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百二十一章 平和李易起弹劾(盟主懒得不想起名字3/5)

书名: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姚崇接到的是郑县县衙门给出来的求助信,看完,他耳朵感觉嗡嗡的。

都冬天了,指望着下雪覆盖冬小麦呢,然后就是京兆府各县的许多大棚。

还有天再冷一冷,河面上的冰冻厚实了,组织人手凿冰赚额外的收入。

当然,冰雕、冰灯今年还要有。

这已经可以成为套路了,带百姓赚钱,李易留下的。

怎么就下雨了下就下吧,这天还没晴,雨稍微小了一点点。

多亏不是大朝会,不然大家得在外面打着伞上朝了。

姚崇忧心忡忡,与张说和后赶过来的卢怀慎简单说一下情况,去上朝。

李隆基的精神不错,显然昨天晚上他并没有累到。

早朝一开,其他人还没说话呢,姚崇自己站出来。

“禀陛下,华州郑县县令送来求援文书,言说山水汇集,郑县多出雨水暴涨,百姓房屋被冲。

到目前为止,不知道有多少百姓遭灾,他已向华州州府求援,又觉离长安近,连夜命人到长安求救。”

姚崇眉宇间带着忧色,他不希望哪个地方受灾。

“诸卿可有锦囊之策”李隆基接过郑县县令的越级上书,看一看,问群臣。

“陛下,可命华州府派人救援,责令郑县县令稳妥安置受灾百姓。”有人站出来说。

“陛下,长安应调集物资,同时让户部行文,开华州常平仓以赈。”又有人开口。

“陛下”

“报,渭南县县令胡世伟急报,渭南大雨,洪水肆虐,渭南县县令及所属官员夜不能寐。

连夜阻止人手救援,到目前为止,没有死于洪水之灾之民之事。”

外面黄门跑进来,他找姚崇是找不到了,只好直接找陛下。

“陛下,值此危机时刻,渭南县县令胡世伟竟然连夜组织人手救援,当居首功。”

有和胡世伟有些关系的官员见到机会,赶紧出声。

“报金紫光禄大夫李易弹劾渭南县令胡世伟玩忽职守,心无民忧。县中积水成流,百姓毁屋塌楼,县令酣睡不休,民众天寒多愁”

又一个小黄门跑进来汇报。

朝堂上的官员懵了李易怎么弹劾起人了他不是很老实的嘛

刚刚帮胡世伟县令说好话的人,嘴张着还未合拢,此刻口水流下来。

“陛下,李易怎知渭南县之事他定然是”又一个和胡世伟关系比较好的人出声。

“报金紫光禄大夫李易上书,陛下,华州郑县无忧,臣在郑县救援,房屋倒重伤死人,臣已处理完毕。

另溺水二十九人,二十人暂未苏醒,心跳正常、有自主呼吸,脑部损伤未知。

骨折、划伤等轻伤者已被处置,无生命危险。

县中高地搭建帐篷,待陛下收到急报时,县中百姓应在吃早饭。

陛下所派羽林飞骑当居首功,急行军到渭南县,又听到华州郑县事急,强行军抵达。

徒步奔走百里那么远,用时不过四个半时辰,天亮的时候,和衣睡觉,就吃了点压缩饼干。”

第三个小黄门跑进来,照着行文念。

这个和之前弹劾渭南县县令胡世伟的行文风格截然不同。

弹劾的时候用词华丽,说这个的时候,一律大白话。

李隆基看想花还没说完的那个臣子。

对方抬袖子遮面,向后退,左脚绊右脚,一屁股坐到地上。

其他人此刻只要智商在线的都明白了,昨天晚上李易居然带着羽林飞骑去救援。

李易亲自出去了,羽林飞骑跑了一百多里路。

那还说什么胡世伟完了。

李易可是第一次弹劾官员啊,他往常就是出主意,和哪一个官员都很好。

连守城门的兵他都给东西,包括衙役什么的,谁没拿到过他好处

能让他生气弹劾的人,没罪都有罪呀,他得气成什么样

“臣请彻查渭南县令胡世伟。”卢怀慎一大步跨出来,直接就助攻。

“陛下,应召胡世伟入长安。”张说跟着补充。

“凡百姓之事,不可不查,不可不究。”姚崇直接定性了,究字用出来。

他总想找李易的麻烦,那是特殊情况,习惯了。

他更知道李易的性格,哪怕有一点点可以谅解,李易都不会上书弹劾。

李易又不认识胡世伟,他用得着专门找一个畿县县令的麻烦

既然李易不高兴,胡世伟保证有问题。

姚崇这个时候可没心思与李易对付,办正事了,以后不是正事的时候再说。

三个宰相,口径一致,其他人哪怕拿了胡世伟的好处,也不敢吱声。

“陛下,是不是金紫光禄大夫李易在那里,两县无事”

魏知古冒头,他把金紫光禄大夫六个字说得很重。

李隆基看姚崇。

姚崇咬一下牙:“臣请擢金紫光禄大夫李易为光禄大夫。”

“臣附议。”毕构表示支持,他即便觉得在面条的事情上被坑了,还是要为李易说话。

于是一群看清楚情况的人,纷纷附议。

他们悟了,昨天晚上,李易可以带着羽林飞骑出去,羽林飞骑是陛下私军。

李易能够让那些骄兵听话,显然他能指挥得动。

他又连着帮了两个县,尤其是华州郑县,都求救了,李易在那里居然给处理好了。

不到一夜,奔走百里,这是啥意思

救援百姓可以这么快,打仗出兵也是一样。

在羽林飞骑不骑马的情况下,顶着大雨都这个速度,

他们上了马,天气好一点,一人三骑的时候,一晚上还不把京兆府给趟一遍啊

三万羽林飞骑集结,多少兵能打过

陛下这是耀武扬威呀。

李隆基果然面带笑容,实在是忍不住哇

朕的兵,看看,就这本事。

没有马一样厉害,还有谁谁不服不准背后暗中嘀咕,有想法当面说出来。

“说说其他的事情。”李隆基心情好了,看向众臣出声。

不然这个话应该由高力士来说:诸事可奏。

好几个御史台的人缩了,不吱声,之前他们是想弹劾李易。

并不是要把李易弹劾倒,是刷一下存在感,弹劾李易庄中牲畜不报备,就这么简单点事儿。

他们不敢弹劾李易发行兑换券,虽然都知道这才是大事儿。

想寻死还不简单嘛,何必非要从李易身上寻。

李家庄子的牲畜多,官府那里没有账册,弹劾一下,表示自己这些御史台的人合格。

眼下是不行了,李易要升官,以后再说,反正随时可以用牲畜的数目不明弹劾。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289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