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十一章 不就是插秧诗么

书名: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怎可随便污人清白”魏知古上前两步,对着赵旭那边喊。

一群学子急忙跑过来,凑近,很好,没失去机会。

赵旭豁出去了,对着李易说:“你能证明三字经是你所作”

“不能,”李易淡淡道。

“那是谁作的”赵旭追问。

“不告诉你。”李易依旧语气平淡。

“人呢”赵旭盯着不放。

“杀了、埋了。”李易笑着说。

“埋哪了”赵旭进一步。

“不告诉你,你去报官。”李易歪头笑。

“李易,你怎可这般”赵旭愤怒哇。

“跟你有关系吗”李易心情看着不错。

“作为读书人,我们要知道实情。”赵旭大喊,后面一群学子跟着喊。

“你一个杀人犯,你怎么就成了读书人”李易问。

“我什么时候杀过人”赵旭眼直了。

“你怎么证明你没杀过人”李易追问。

“我凭什么证明”赵旭瞪眼睛。

“作为读书人,我要知道实情。”李易目光诚恳。

“哈哈哈哈哈”李成器忍不住大笑。

王皇后莞尔。

“大哥、三哥、嫂嫂,去看沼气池吧。”李易再次出声。

等他们走出去有几十步了,赵旭又大喊:“李易,你也就是一个种稻的,和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蠢夫在田里一辈子什么都不懂吧。”

李易突然站住,旁边插秧的人站起身,看向学子们。

李易深吸口气,扬声道:“庄子的庄户比你们懂得多,至少他们还能自己养活自己,而你们,科举不成,便是废物。”

“至于种田和你们所谓的大道理,哼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说罢,李易迈开大步走远。

李隆基等人快步跟上,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学子。

插秧的庄户们哄笑起来,然后继续快乐地插秧。

他们听懂了,原来我们这么厉害。

“低头便见水中天,退步原来是向前。好诗,当真是好诗。”张说走着的时候夸赞。

魏知古也道:“这乃是由繁化简,字字珠玑,李东主好本事。”

“别人写的,与我无关。”李易说实话。

“那人呢”张说想知道。

李成器在旁插话:“杀了,埋了,你报官去吧,哈哈哈哈哈”

“呵呵呵”李隆基也忍不住笑。

王皇后伸出手,在李易的脑袋上揉啊揉。

郑广要表现,于是说道:“那什么谁作的无学之人辛劳多,难晓天道徒奈何。躬身插秧不见日,一步一退岁月琢。”

“乍听之下能听,如今一比手把青秧插满田,当真是天地之分,差得不一丝半点。”

另一边的学子们。

“怎能是这般为什么会这样竟然竟然”赵旭语无伦次。

其他的人用幽怨的眼神看他,意思是说,你非要咄咄逼人,结果如何

人家李东主的文采高你一筹。

然后贵人也没搭上,你想踩着李东主上去,结果被踩了吧

能写出三字经的存在,岂是你能去攀比的

第六个沼气池的施工现场。

一道道沟挖出来,旁边有人用铸铁管架起来攻螺纹。

手动把铁管给打出来螺丝口,攻机是李易花寿命换的。

他其实可以一点点改善冶炼,然后制作出攻丝机,但太慢,等不及。

换一个,耗费二十个时辰。

旁边有人把麻和桐油准备好,接管子的时候只有螺丝扣还不行,密封不够。

李易那时有麻和生料带,现在就用麻与桐油。

王皇后看着,期待起宫里从这边拿水泥照图纸制作的两个沼气池快些有气儿。

体验过沼气灯的她不愿意点蜡烛了。

蜡烛一个是不够亮,另一个是总要有宫女和太监盯着修剪灯心。

她就愿意让后宫快快乐乐的,能省工夫就省工夫。

从庄子拿的东西,她回去都分给后宫里的人。

“易弟,平日你所作诗文甚少。”李隆基欣慰地看着李易说。

“没意义,百姓手中无钱,念再好的诗也饿肚子。”李易平静地说道。

他想起了杜甫,一代诗圣,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圣。

在长安求官,后来给一个九品小官,去县里当一个公安局局长兼法院法官兼税务局局长。文網

杜甫嫌官小,不去,没钱给家里,继续在长安投献,然后孩子饿死一个。

李易觉得自己现在有时间就可以去当这个河西尉,就在长安左近。

一上来就给这么大的官,杜甫不知足

自己那边,多少大学生,求爷爷告奶奶去当个村里的小官,因为什么

因为他们有信心,只要给我一个机会,我就能成功。

我想升官,我凭本事、凭政绩杀上去。同一个游戏规则下,我不服。就这么自信。

所以李易欣赏杜甫的诗,瞧不起杜甫的人。

写诗写得好,能让百姓吃饱饭

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没事走两步。

李隆基不知道自己这个易弟对某个虚岁才三岁的未来诗圣腹诽。

他就是欣赏李易这种满腹文采却不轻露,只做利国利民事的便宜弟弟。

“易弟,沼气池是不是越大越好”李隆基看这个比之前的那个大多了。

李易摇头:“并不是,涉及到抗压能力和有没有足够的料,大的壁厚,密封要更好,水泥要求高。”

“不然会漏气,引起爆炸,要死人的。”

“眼前这个是我能所做之极限,再大,我拿不出相应的技术。”

“原来如此。”李隆基受教。

“李东主也有不懂的”张说趁机挤兑一句,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是呀,知道得越多,越发现自己无知。当你终于迈进那道你苦苦追寻的门槛,你才明白,那仅仅是开始。就如诗文。”

“他们说秋愁,在我看来”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李易带着无限感慨的情绪说出这些话。

然后

所有人全愣了。

被从宰相位置挪到尚书位置的魏知古眼圈瞬间红了。

他呢喃着:“却道天凉好个秋,好个秋”

张说仰头看天,叹息一声,想说话,偏生一个字说不出来。

李成器蹲在那里看施工现场。

李隆基紧抿着嘴。

作为七品官的郑广什么都不愿意想。

王皇后呆了一呆后,伸手揉李易的头:“叔叔说个振奋人心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易道。

“李东主,什么风浪沧海的先不提,我问一下,河堤开口了,怎么堵最快。”

郑广听到李易的话,猛然想起尚书交给自己的任务,赶紧问出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305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