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七百四十五章 机头易造轨难修

书名: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你好,我家东主,吃饭了。”

李隆基安排人手去外面找人来京兆府洗煤,李易继续抄医书。

他发现大唐的太医署的人学医书很快,上次给毕构问诊开药,太医们就用上了新医书中的药。

一个是明朝医书上的药,一个是清朝医书上的药。

既然能够活学活用,还用得那么准,就继续抄吧。

抄累了,李易过来看看大绯胸鹦鹉。

结果他又被吓到了,别的鹦鹉喊你好,这两只喊出来三句话了。

“好,多学几句。”过来送冻海鲜的李成器站在李易旁边。

从登州来的海鲜,当地天冷了,开始冻冰,大冰块,要井水的。

海军们带这冰块出海捕捞,捞起来就放在冰块组成的冷库中,再撒上碎冰。

等保鲜会到岸上,岸上的人把冰水混合物准备好,海鲜扔进去,放在外面冻结实。

一坨坨的,用草帘子分开,装上车往长安运。

第一批刚到,李成器没准备卖,大家先尝个鲜。

“大哥,听说武则天养过一只鹦鹉,能够念经”李易想起个事情,要真相。

“怎么可能,鹦鹉要是能讲经,佛教还不把鹦鹉当成圣物”李成器摇头。

“我想到个教鹦鹉的好方法。”李成器否定了武则天养的鹦鹉可以背经文的事情后,灵光乍现。

“什么办法”李易就像让鹦鹉多说几个词。

“喇叭,你那个录音的喇叭,用人一句一句教多费劲啊,那个小丫头厉害,把她的声音录下来。”

李成器指指说出三个词的一对儿鹦鹉。

李易:“”

他根本没往这方面想,对呀,他有喇叭。

“为兄知道你要卖鹦鹉,不是卖这些,以后从别的地方抓来的鹦鹉和只会说话的鸟,价格能逆天。

他的王府中就没有,整个长安城中,会说话的鸟不足二十只。

他又不能去巧取豪夺,人家养个鸟宝贝着呢。

如今逮到机会了,易弟会养很多,大鹦鹉到了春天会下蛋、孵化。

“我是想要开连锁店,每一个店里放一对儿鹦鹉或进门就喊欢迎和你好。”

李易终于说出他的打算,外国有这样干的。

李成器倒吸一口凉气

外面天冷,没有热气吸。

“对对对,开什么的店,然后放鹦鹉,别人进去吃饭,听到这一句话,一盘菜的价钱应该翻倍。”

李成器承认会说话的鸟有多大的吸引力,在长安开店,会有人专门为了听鹦鹉说话儿进店吃饭。

“大哥可是让登州地方的人挖窖储存冰了”

李易说起别的事情,鹦鹉还早着呢,现在不急。

“说了,会专门挖很多冰窖,我总想吃海螃蟹,大,吃着过瘾。

冬天的时候,螃蟹倒是能抓到,只是没有黄也没有膏,只能吃壳。

几月和十岁,渤海拿里的梭子蟹说是最好吃,没冰送过来,全臭了,干的螃蟹肉差远了。”

李成器边说边咽口水,馋。

他又不能跑海边专门吃螃蟹,只能储存冰。

“大哥我想到了个东西,用铜垫密封的往复式蒸汽机,先把它造出来,我才敢去碰燃油发动机。”

李易想吃海鲜,很鲜的那种,不是用冰给冻死送来的。

是送到地方,里面有冰,但螃蟹是活的那种。

它的要求就一个,速度。

从山东那边,先修铁路到洛阳,再从洛阳修铁路到长安,直线距离一千多公里,实际距离要有一千四百多公里。

蒸汽机一小时如果能跑三石公里,五十个小时绝对能到地方。

五十个小时,螃蟹死不了。

为什么要到山东山东挨着海,同时京杭大运河要经过那条线。

山东属于大唐的河南道,河南道从来都是重中之重。

“干什么用的”李成器不怀疑能不能造出来,他考虑的是用途。

“我试着做个小的,明天螺旋桨船要下水,大哥记得过来看。

之前做出来的配重比有问题,重新做了下。

若可行,明年京兆府水网就不用轮船了,换成螺旋桨的船,速度快。”

李易皱着眉头说,他对蒸汽火车很愁。

蒸汽机即便造出来了,铁轨怎么办

铺一千四百多公里的铁轨需要多少铁有那些个铁,造枪炮啊。

百姓家中的菜刀还缺呢。

造个小一点的,运载量不大的,铁轨是不是可以用木头包铁皮

李成器很少看到李易苦恼的样子,遂问:“易弟,可是有为难之处”

“用铁太多,等上几个月,我试着在庄子里造一个儿童小火车,蒸汽的,到时你看了便知。”

李易想到了公园里的小火车,其实是电的,不过做成蒸汽的可以。

蒸汽机头的自重和拖载东西的重量,看看小轨道能不能行。

隔了一天,李成器和李隆基一家都来了。

小家伙看到李易,露出疑惑的神色,显然是好多天没见,有点忘了。

李易也不废话,给大家套上救生衣,去灞水。

船已经从庄子这边的码头上放下去,王皇后抱着儿子,四个人坐到踏板的位置上。

船舵在中间,李易控制。

蹬踏板大家都熟悉,没有了两边的轮子,显得有些不习惯。

“准备,开始。”李易负责临时指挥。

随着他一声令下,四个人一起蹬起来。

尾部螺旋桨旋转,船尾泛起水花,初始速度就比所有的船都快。

即便是轮船也远远比不上螺旋桨的船。

轮船由于左右两边有轮子旋转,本身就承受水的阻力。

螺旋桨船的桨在水下,船设计的时候前面是尖的。

船底的形状也不同,有槽,用来分水。

四个人快速蹬踏着,船速逐渐提高。

李易控制的中舵开始不稳了,不是舵怎么摆,船就能够立即改变方向,有个过程。

“龙舟,龙舟,这是龙舟的速度。”王皇后感觉出来了,赛龙舟的时候,龙舟就是嗖嗖嗖快速前进。

现在坐着的船,速度和龙舟差不多了。

龙舟的船狭窄,需要的人多,而且无法长时间保持速度。

脚蹬的船,显然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

“好船、好桨。”李隆基如是说道。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938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