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百四十二章 世间好物在何处

书名: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李旦和豆卢贵妃过来检查身体,太医说了两个人身体没有问题。

于是他俩就来李家庄子了,太医说的不行。

早上起来,二人刻意没吃饭,只要检查的流程。

等检查完,没问题,李旦看李家庄子的庄户们,觉得庄户们吃饱、穿暖。

若大唐百姓都如此,就是幸福。

李易不认同,在说道:“庄户们比别人快乐,是因为跟其他普通人对比,他们日子过得好。”

“不比不就可以”李旦笑着问。

“朝廷录取官员还要科举,学子与学子比,当了官还要比,男人和女人长得漂亮,嫁人和娶媳妇就容易。”

李易耸肩,给出个最简单的例子。

李旦抬头看看天:“是呀,当皇子的要比,不然坐不到那个位置。”

“那个位置一点意思都没有,整天忙,手下安排不好,留下的是骂名。”

李易看一眼长安城的方向。

“大唐百姓如何才能像你庄子的庄户一样开心”李旦问出来一个他觉得无解的问题。

“大唐百姓去和别的地方的人比,别的地方吃不饱饭,大唐百姓吃肉吃腻味了。”

李易笑着说出来,丝毫不觉得别的百姓吃不上有什么可难过的。

“老夫想要活到大唐百姓能吃饱的时候,不要求吃肉吃腻味。”

李旦说这话的时候,神情有一丝悲凉。

李易看看他,点头:“应该能,没问题,说让大唐百姓顿顿吃肉,确实挺费劲,吃饭”

“吃饭如何”李旦追问。

“有一种稻子,种下到收获,两个月,这种稻子耐旱,而且什么地都能种。”

李易眼睛看向西南的方向,让人不知道他究竟在看什么。

“何种稻子两个月能收”李旦被收获的时间给吓到了。

两个月收一次,南方的地方,一年岂不是可以种六次

“稻子不怎么好吃。”李易摇头。

“麦饭也不好吃,糠更难吃,至少它是稻子,一年能几熟”李旦瞪着李易说。

这个时候考虑的是好吃吗现在种的大米好吃,粳米,可惜产量太小。

“要看地方,江南道那里,一年可以三熟,需要追肥,琼州那里,使使劲,一年四熟,其他地方,一年两熟。”

李易介绍占城稻,这个稻子现在在安南都护府。

“稻子在哪”李旦着急了。

“安南都护府,是籼稻,不是粳稻,庄子上种的是粳稻,毛刺多,产量低,就算使劲给肥,也比不上籼稻。”

李易指着庄子上的水田,大米还没种呢。

他种大米就是为了自己吃,换一个人瞎种,早被朝廷收拾了。

“安南都护府,那里有两个月可以收的籼稻,好啊。”李旦记住了。

“我写个奏章吧,给陛下上书,说安南都护府的地方有一种稻子,那里可以先拿到江南道种。”

李易跟李旦说他的安排,他是官。

李旦颔首:“对,给陛下上书,你快去写,老夫自己溜达着看。”

“行,你慢慢转悠。”李易看老头要推自己了,赶紧走。

豆卢贵妃凑上前,李旦皱着眉头:“这孩子有好东西不忘外拿,藏着掖着,有一种籼稻”

李旦跟豆卢贵妃说起一种两个月可以收一次,还不怕旱,草能长它就能长的稻子。

“还有这等好东西大唐现在最快的作物是两年三季。”豆卢贵妃跟着惊讶。

“一年两熟,是地力不够,换到李家庄子,李易能给你种出来一年四熟,他都可以上大棚种。”

李旦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以为李家庄子是琼州呢。

“说哪里有了种子多么要等几年才能种出来大量的种子”

豆卢贵妃同样急切,百姓有饭吃,大唐才稳固。

“安南都护府,我要是不催他,他还不去写奏章呢,你说说,这孩子。”李旦还生气呢。

“不是说出来了嘛有那个新的稻子,再杂交,培育出来更多的品种,大唐能养更多的牲畜吃。”

豆卢贵妃护着李易,白李旦一眼。

同时琢磨着粮食多、肉多,大唐百姓都吃得胖胖的。

李易这边写完了,就一句话,没用那个朝廷发的纸写,用自己庄子上的纸。

他出来找到一个羽林飞骑:“给陛下送去。”

“来几个兄弟,跟我走。”这人接过信,小心揣进怀中,叫上五个人,六骑冲出庄子。

两刻钟之后,有快马跑到大熊猫园区。

“姚相,陛下紧急相召。”来人找到三个宰相。

“走吧,快回,大熊猫还未看够。”姚崇无奈。

三个人上车,两刻钟回到宫中,直奔政事堂。

李隆基在批改奏章,听到脚步声,用眼神示意高力士。

高力士拿着李易写有一行字的纸递给姚崇。

纸展开,三人一起看。

张说读出来:“陛下,安南都护府有一种耐旱、不挑地、天热地方两个月收获一次的籼稻。可先种在江南道。”

就这一句,简简单单。

“安南都护府有此等好稻他们怎不上报”姚崇怒了。

“赶紧派人去看看,现在若是能收获了,问问当地人,多带种子回来。大部分送去江南道种,小部分在京兆府种。”

卢怀慎没去考虑安南都护府的事情,先看有没有,有的话,快点种。

命令赶紧发下去,六百里急报,不用八百里,浪费马,再急又不急那几天。

等处理完了,姚崇对李隆基说:“陛下,臣请命李易写下现在有的所有好东西。”

“臣附议。”卢怀慎支持姚崇了。

“嗯”张说给个鼻音。

他们都觉得,别的东西也就算了,这么好的稻子,李易为什么才说出来。

去年说的话,今年不就有许多地方种上了么。

“他得想起来才行,想不起来有何用现在问,难道他就都知道”

李隆基才不同意去逼问李易呢,那将失去更多的东西。

李家庄子,李旦在问。

“小易,你看看还有什么事情你认为对大唐有用”李旦如哀求一般跟李易说话。

他知道,李易想说才会说,不说拿他也没办法。

李易看看老头,叹口气:“还真有,我以前把,一直想着这些东西,所以要造船,忘了那边的籼稻。”

“什么东西在哪”李旦探探脖子。

“地瓜、土豆、苞米、西红柿、芸豆,很多。在两万多里之外,隔着海。”

李易说出来实话,有,就在那长着呢,怎么拿回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015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