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百九十五章 木轨亦成海贸定

书名: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一队快马从长安城冲出,去追离开几天的张九龄。

朝堂上的会继续开,张九龄的事情等追上再说,眼下问广州市舶司。

“臣请命广州刺史上报广州与昆仑人买卖货品种类、数量,若数量过大,当开市舶司。”

姚崇不清楚广州有多少东西需要交换,贸然开市,必派人手管理,空耗钱粮。

张说喝口茶水,放下杯子:“陛下,可是李易所提”

“嗯”李隆基回应一声。

“臣以为当立即着手设立市舶司。”张说得到答案,马上支持。

卢怀慎看张说一眼,对李隆基:“陛下,李易怎么说的”

“主动出去卖,用丝绸和陶瓷到外面换东西,最后回来拉一船粮食,收税。”李隆基没隐瞒。

“需要市舶司。隆择会高兴。”姚崇不用再问。

出去卖东西,数量自己控制,可以很多,有个部门管理。

卢怀慎附和:“多一船粮,则多百户一年之食,积攒起来,递次运输,即便路上有所损耗,百姓也定然少饥。”

李隆基颔首,他还未考虑怎么吃那个粮食,早着呢。

他看向源乾曜,该你了。

源乾曜低头沉思,片刻后说:“人员在外,言语难通,行市或起冲突,有损大唐声望,当慎之。”

他停顿一下,又说:“然,市舶司当开,却不应收昆仑人之税,以显大唐恩德。”

“朕知道了。”李隆基没下结论。

四个人识趣地告退,回政事堂。

晚上李隆基一家三口到李家庄子,王皇后带着小家伙去疯跑。

小家伙自从会跑了以后,便闲不住了,不像有的孩子总觉得累,让大人抱,小家伙不愿意被抱着。

“三哥来了,正好看看制作出来的模型。”李易带李隆基去河边。

河边修了一个很小的水坝,水到这里的时候流速加快,模拟壶口瀑布。

在瀑布的旁边有一条更小的河流,一只几寸长的小船再过闸门。

先是在低处停下,后面的闸门关闭,水流继续流,水面上升,升到和上面的平台一个高度,小船过去。

继续向前,又到一个有闸门的位置,小船停下,关闸门,水位升高。

“三哥你看,从壶口瀑布旁边凿出来河,一层一层往上去,同时十几只船一次。”

李易用小模型演示、讲解。

再重复下来的办法,反向操作。

李隆基看了看:“好想法,另一种呢”

“另一个在这里。”李易带李隆基换个地方,不远。

同样模拟壶口瀑布,一个板子斜着摆好,倾斜角度不大,板子上面是一排滚轴。

李易用绳子把小船拴上,往倾斜的板子上拉,船底碰到滚轴,滚轴旋转,船被拉上去。

板子放平,正好搭在轨道上,铁轨,板子的下面有轮子,火车的那种轮子,卡在铁轨上。

拽板子上的绳子,轮子滚动,板子在铁轨上前进。

到另一边,板子后面有绳子,倾斜,船滑下去。

“易弟,就这个铁轨,用铁不少,现在却出得起。”李隆基作选择。

“逐渐升高的不要”李易认为第一个好。

“壶口瀑布石头太硬,一次次升高,需要凿太多的石头,水也不够,壶口位置周围的水向壶口汇聚。”

李隆基对李易讲解,别看利益模型做得好,没用。

铁轨的行,本来就是旱地行船,有铁轨方便。

李易低头考虑一番,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忘了咱们现在的技术程度不足以支撑。”

他把木板在铁轨上拉来拉去:“铁轨用不了太多的铁,原本打算用算上自身二百五十石的船,现在决定一百石。”

李易之前考虑十五吨的船,发现用铁轨,船沉,铁轨要能承受住。

用手葫芦拉十五吨的船同样累,改成六吨一百石,相对就轻松了。

关键是木板上的滚轴,船重了会压坏滚轴。

李隆基蹲下看看铁轨:“铁轨两边用水泥铺好,采用牲畜拉,制作两道铁轨,一道上,一道下。”

“好,我这就可以灌铁轨,冬天施工。”李易制造铁轨的办法是灌。

李隆基又打量了一番轨道,提议:“若只有百石,用木头轨道,轮子可以是铁的,放在木头轨道上走。”

李易抬头看天,他计算六吨重的东西的受力面积和木头的承压能力。

一百石的轮船,放到木板上,木板下面装百五十石的船也行,木头轨道没问题。”李易又要提高船的运货量。

“你多造几种,到时候看看行不行,不行则用在其他河流。”

李隆基也不会计算,但他会试。

“好,从一百石到三百石,做出来五种。”李易同意了,每一种向上增加五十石。

船宽一点、窄一点,无所谓,往板子上放,板子下面的轱辘间距不改就行。

“今天朝堂上关于设立广州市舶司的事情,大家都同意,不过源乾曜不认为派队伍出去对大唐有利。”

李隆基准备回去让人在壶口瀑布修木头轨道,转而说起市舶司的事情。

等他把源乾曜的担忧说完,李易撇下嘴:“买卖而已,何来有损大唐名声,大唐会主动去欺负别人”

李易发现源乾曜缺心眼,这等时刻,考虑的是别人的看法。

而不收外来的人税,李易笑了:“不收别人的税,不主动去买卖,市舶司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外面好东西都有什么”李隆基对源乾曜说什么并不在乎,源乾曜又无法决定。

“那可多了,象牙、珍珠、珊瑚、玳瑁、金银、没见过的动物和植物、香料。

咱们用能种出来的东西去交换,他们冶炼技术不是很好,铁器也能换东西,比如刀、铁锅。”

李易简单说几样,他看重的是金银、香料和粮食。

象牙、犀牛角,当中药那样玳瑁、珊瑚和珍珠也可以用在药上。

“好,应该出去,多造船。”李隆基不管什么东西,反正自己付出的少,换来的多。

“我有地图,海图。”李易加一把火。

“用寿命换就不用了,到时候让他们自己去趟,前人也留下一些东西。”李隆基先问一下。

李易摇头:“不用寿命。”

李隆基笑了:“多多益善。”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103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