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百七十六章 成套出计铁索桥

书名: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若此地安置降户,大武军可与京兆府连成一片。”

卢怀慎表现出了他的宰相才华,他看到的情况比毕构看到的还厉害。

大武军处在边关地区,冬季苦寒,朝廷只能给正常的军资,还要被将领多拿走一部分。

有了个新的地方,那边的军队要往回不听奔波,防备冬天黄河结冰降户从河上逃掉。

看上去那边的军士们很苦,但不要忘了,李易在支撑降户居住地的后勤。

他能看着另一边的军士白跑一趟只为了巡逻

他会趁黄河结冰,给那边输送物资,正好长安的路要打通过去。

卢怀慎敢拿脑袋保证,降户一到,大武军地区会拿到李家庄子的东西。

运输队伍、羽林飞骑、十六卫轮换的时候,正好带过去。

哪怕是一个肉罐头、一个水果罐头,一个皮帽子,对于大武军的军士们来说都是好东西。

“老夫不如也。”姚崇自然也看出来了,李易出手开始玩成套的了。

看着李易是呆在庄子,实际上手伸得可长了,哪里有事哪里就有他。

张说点点头:“运筹帷幄,现在李易只需要赚钱。”

说话的时候他看毕构。

毕构:“”

他想跟张说换个位置,让张说当户部尚书,他当宰相,哎这个行啊,宰相谁不愿意当

“老夫晚上去李家庄子。”毕构嘟囔一句,说给李隆基听。

“看到好东西”李隆基说五个字。

“免税了都,户部暂时不用李家庄子提供钱。”毕构明白,看到了不准惦记。

四个人离开兴庆殿,回去安排把降户内迁的事宜。

毕构晚上跑到李家庄子,路上即便坐在车中,依旧出一身汗,闷热。

“老毕来了先喝碗冷面汤,一起吃烤串儿。”李易招呼毕构。

毕构现在进庄子可以不在灞水桥头接受检查并等待了,他好歹是个尚书。

毕构不客气,端起冷面汤灌两口,找位置坐下。

宫女太监们挪一挪,给他送来洗手的盆和香皂、手巾。

“今日并州长史王晙上书了,给出来上中下三策,我等决定免去你庄子的税。”

毕构说出一句一般人听不懂的话,眼睛盯着烤串儿。

他平时吃不到烤串儿,尤其是调料如此全的烤串儿,他没有辣椒面。

“老毕,大唐的铁多了,还有水泥,黄河那里原来的竹索浮桥,改成铁索吧,就叫蒲津桥。”

李易也没说降户的事情,大家都明白。

他要改桥,历史上就有铁索浮桥蒲津桥。

正好是那个位置附近,现在属于竹子编制,大部队不好用。

历史上是李隆基时代给弄出来的,不是现在,用了很多铁。

“如何改”毕构心中想到的是两岸的往来,冬天还好说,夏天竹子的桥和摆渡太费劲。

“先用混凝土制作墩子,粗铁棍安排好位置和结构,用铁索链延伸过去,铺板子,下面放船。

制作成浮桥,冬天不用放船,趁着结冰,把铁链拉过去,铁链知道怎么运吧”

李易怕毕构不懂,刻意问一声。

“先用麻绳,逐渐加粗绳子,再拉铁链,两岸要先把墩子建好,不然挂不住。”

毕构没拿正眼看李易,意思是你当老夫是白痴。

“对呢。”李易给点赞,老毕就是聪明。

毕构喝口冰镇的黄酒,拿起一串不知道是什么肉的肉串儿:“然后等铁更多了,就把岸边的混凝土替代,然否”

“不然。到哪是,我就有新的建桥技术了,咱们在黄河里打墩子,需要大型驳船。

在黄河水流不湍急的时候,把驳船当成跳板,建钢筋混凝土柱子往里砸。

砸进去之后,再一个墩子一个墩子把外围阻水,然后增加底部墩子边缘,用混凝土。

当墩子打完,在上面直接架桥。过程很烦琐,用的铁并不少。

好处是修完了,从上面直接跑马车,与平地无异。说白了就是技术不足用钱补。”

李易要在蒲津桥的旁边建黄河大桥,打墩子,对于现在的技术来说,很高端。

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是财力,技术他解决。

丰水期不行,枯水期也不行,下游的枯水期可以,下游是真枯,没有水。

“木桩桥也是这么打。”毕构想了想,有印象,木头支撑的。

圆木头下面削尖了,用桐油泡啊泡、晒呀晒,之后打进河里。

“一个原理,另一种咱现在学不来,那需要抽水机,硬下。”

李易给毕构半个烤茄子,放了许多蒜泥。

“小易,这等事情你也懂”毕构发现自己怎么就看不明白李易呢。

“略懂,见笑了。”李易谦虚。

毕构:“”

“老夫来之前,陛下警告老夫,不得管你要钱。”毕构尝一口茄子说道。

“相当于养,现在管我要,我不会给你。等过两年你未必还能当户部尚书,那时钱就多了。”

李易坦言,该给的时候给,不该给的时候一钱也不给。

他只是没想到毕构会愿意把税全给他免了,他通过历史资料知道,毕构这个人有点死板,比宋璟差一点。

姚崇、宋璟、毕构、张说、卢怀慎,这些人其实才是支撑起开元盛世的人。

“那你有什么新产品,赚钱的,户部帮你卖,赚一个差价,不然商人也一样。”

毕构立即换成这个话题了,一点没变。

“有。”李易一如既往,好说话,而且有问必答。

“什么买卖”毕构都不好意思了,果然有东西。

“洗澡用的,很简单,水桶和花洒,自己做,需要花时间和钱,大批量制作,成本非常低。”

李易给出个东西,他要用竹子拼桶,然后接花洒,软管的位置用皮管缝制代替。

一个可以卖二十钱,百姓自己若是做呢,三天做不出来一个,一天耽误的工钱多少

“好卖不”毕构以为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呢,结果不值钱啊。

“面条好卖不现在天热,还得持续一个多月,我给你十个的批发价。”李易让出两钱的利润。

“不对,小易,你必须有赚大钱的东西,不然你养不起将近三万个降户。”

毕构觉得自己要是批发,就让李易少赚钱了,不开心。

这种东西李易自己也能卖,报纸上说一下,销量不愁。

“有啊,百叶窗嘛那个我报纸上打广告。正在制模,可费劲了,报纸上必须有一个套彩的三维立体图给大家看。”

李易这个买卖不准备带毕构玩儿,他自己可以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714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