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百九十四章 丝绸之路市舶司

书名: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永穆公主静静地听,听到李易说换好处,莫名其妙地想笑。

“李郎家财无数,还欲寻更丰之利”永穆公主嘴角带着笑容,问。

“闻恬啊,不当家不知材米贵,我这个小家维持起来已不易,何况大唐的大家。陛下派兵保护我,你说我是不是要为陛下多想想”

李易一副悲天悯人,要当贤臣的样子。

永穆公主眨眨眼睛:“李郎辛苦了。”

“倒算不上多苦,只是突厥太过可恨,竟然把碎叶镇给占了,不让商队通过。”

李易说起突厥,陆地上的丝绸之路断了,不然一定有许多好东西从丝绸之路送过来。

永穆公主轻声问:“是做不了买卖了那边的东西很好”

她年岁小,丝绸之路断的时候,她记不得什么事情。

“咱们用丝绸、茶叶、陶瓷跟他们换马和羊毛做的东西,关键是种子,大唐没有的种子。”

李易耐心地讲,不能指望谁都知道丝绸之路换的是什么。

永穆公主吃口饭,抬起头来:“听闻每年广州有昆仑人乘船来换东西,走海路不可么”

“闻恬,你太厉害了,不但人长得美,关键是聪明。对,前年的时候咱大唐有安南市舶使。

不过那人一直在研究技术,想制作好玩的东西给陛下,陛下不要。”

李易先夸永穆公主,再说安南市舶使,前年有的,人叫周庆立。

他跟着波斯的僧人制作东西,要给李隆基。

李隆基不知道咋想的,不要,估计是担心劳民伤财,与百姓无利。

永穆公主被称赞,脸微微红了。

小兰在旁边听着看着:“李东主,我闻恬姐姐自然是聪明。”

“小兰也是又漂亮又伶俐。”李易再夸一下小兰。

“那广州呢”小兰高兴了,要跟着研究买卖的事情。

“广州那里才最应该成立市舶司,专门与外面的人买卖东西。

周庆立他不应该把心思放在造东西上,而是赚钱,陛下缺钱,不缺那点玩具。”

李易说起广州时,猜出来李隆基为什么不要周庆立的东西了。

让周庆立当市舶使是为了跟别的人贸易,不是造东西。

“对呀,广州,现在可以安排,带东西出去,到别的地方卖了,珠宝什么的不要,要香料和粮食。”

李易有了想法,东南亚那里的粮食不值钱,香料也不值钱。

走陆路和用小船带一些珍贵的东西,包括胡椒,卖很高的价。

大唐主动出去,船队出去,雷州、琼州那里的胡椒没形成规模之前,用海上贸易来弥补。

什么乳香、没药、肉桂、丁香等东西。

大料也少,庄子里吃点东西可贵了。

广西那里多,就是路不好走,从广西走海路转一圈进黄河到长安

“珠宝怎不要”小兰一说珠宝,两眼放光。

“李郎不喜奢侈之品。”永穆公主出声,她觉得自己比较了解李易,李易不要珍珠,绣得好看的布。

除非能当钱花,其他的更喜欢牲畜、粮食。

“闻恬提醒我了,应该要,多谢。”李易又改变主意。

“我说的,珠宝是我说的。”小兰强调自己的重要性。

“对,你也说了,闻恬说的奢侈品,应该换。你们看啊,一船陶瓷换过去”

李易讲经济账。

一船东西过去就换一船粮食,不划算,香料也不划算。

带空船过去专门拉粮食,浪费运力。

可以换奢侈品,顺便用香料和粮食把船装满运回来。

“奢侈品卖给有钱人,从他们手中拿到钱,不能让他们手上的钱太多,奢侈品数量增加,会慢慢不值钱。”

李易说出他愿意交换奢侈品的缘由,让有钱人的身家缩水。

把钱拿来修路,修学堂,免费给学子们发东西,给百姓发低保

“你咋那么坏”小兰瞪大眼睛。

“李郎定然有利民之思。”永穆公主帮着李易说话。

“还是闻恬懂我,我跟你说小兰,有钱的人不管买多少奢侈品,他们还有办法赚钱。

没钱的人许多时候直接给他们钱,他们还是没钱。

我想出来的办法不是让有钱人没钱,而是让们慢一点赚钱,贫富差距别那么大。”

“就知道李郎心善,宰相肚量。”永穆公主再一次认可。

“谢谢。”李易笑,他愿意听永穆公主说话,声音好听,关键是内容更好。

小兰在旁边翻白眼,啥都不想说了。

待吃过饭,永穆公主告辞。

“有时间来玩,桃红,找几个人送送。”李易没去送,让桃红安排。

永穆公主离开庄子,过桥,一群人围上来,一辆车停好。

她上车透过窗户看看庄子,对小兰点头。

“走啦。”小兰喊一句,队伍向皇城而去。

李易恢复了正常状态,回书房写奏章,朝廷应该建广州市舶司的奏章。

中午之前,李隆基收到奏章。

上面写:陆路贸易不通,用海路补充,建广州市舶司,可以收税,外面粮食多,商人运粮食回来,减免税额。

就这么点内容,李易没心思写得花团锦簇。

李隆基看过,招呼一声,让宰相们过来一起吃饭。

宰相数量多了一个,还没有往下撤。

正常情况两个宰相就够,有时三个,必然有一个很快就下去。

多出来的宰相是源乾曜,正常来说他应该接替姚崇。

可是他不能扛事,拿下姚崇的时候顺手把他也给拿下。

四个人到来,吃炸酱面,很多种小咸菜,每种小咸菜就一口的量。

天热,刚入秋。

吃饭的时候李隆基没说话,一口一口吃。

四个宰相互相看看,不清楚情况。

等李隆基吃掉最后一口面放筷子时,四个人正好吃饭,很巧。

宫女送上茶水,李隆基出声:“听说广州那里总是有昆仑人带东西去买卖。”

“陛下,臣想起一人,左拾遗张九龄是那边的人,他刚辞了官回家去了,如今应该正在路上。”

卢怀慎没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提到一个人,张九龄。

张九龄前几天说他任期满了,辞职回家,于是就走了。

张九龄家就在南方,问别人不如问他。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360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