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百九十六章 )

书名: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易弟,你怎想起来烧新釉瓷”喝着大棚里的野菜做的汤的李隆基终于问起正事。

他可不认为李易闲得无聊,才烧一窑新瓷拿出来送人。

“用泥兑换陶器的事情,武功县”李易介绍起情况。

有地方把事情给做绝了,废陶器拿出来卖,本身破坏行业规则。

照行里的规矩,都可以去拆了对方的窑,只是同行看着不管,百姓不敢。

“由于此事是长安令牵头,他们败坏的是大唐朝廷的信誉。

更主要的是明明知道背后是我,却依旧不给我面子。

或许他们觉得在这个行业中我庄子是个新嫩,对我有所不屑。”

李易没再往深了说,态度表达出来即可。

“叔叔,叫京兆尹去查他们啊。”王皇后匙子在菜汤中来回搅拌着降温的时候说。

李隆基摇头:“当初未签订具体的文契,不教而诛谓之虐。易弟不想那样是吧”

“三哥所言不错,换的过程中没说清楚。所以必须通过其他手段收拾他们,不然他们不服。

否则今天打着为民的名义去收拾他们,明天是不是有人以同样的名义去害人

行业的规矩,必须由行业上找回来。我必须让他们知道,有的钱不能碰。”

李易也在那里用匙子给汤降温。

今天早上的汤,俗名叫猫耳朵汤,一般五月份才出现的野菜,毛茸茸的,吃着也是毛茸茸的口感。

学名叫葶苈,开花的时候是黄色的小花,不过开花老了就不好吃了。

大棚里种别的菜,泥土中带着种子就冒头了。

李隆基现在吃的蒲公英叶子的汤,也是这个情况,不吃了,等之后会有很多毛毛,一吹跟降落伞似的。

包括桔梗,大棚里也有野生的生长着,这个李易没让人碰,长吧,然后有了种子就种。

桔梗是药,中药,治疗咳嗽的,但是对胃有刺激。

同时桔梗又是菜,就是和尚头、道拉基高丽语、苟宝、铃铛花

在李易那个时候,最初很便宜,他小时候上山就挖了。

后来也不知道是哪个些个中药商囤积,一下子就贵了。

跟甘草一样,炒起来的,同样吃了对胃有刺激。

而甘草片的主要成分却不是甘草,而是麻黄碱。

甘草更多的时候是用来中和药性,甘草是一片一片的,不是一根一根的草。

现在桔梗长着,李易不打算吃,跟胡萝卜一样,当年不出种子,是多年生的。

不一样的地方是胡萝卜北方地区不用大棚就冻死了,等不到结种子,桔梗没问题。

当然,猫耳朵汤才是最好吃的东西,口感独特。

李隆基和王皇后不知道一个早餐的汤有这么多讲究。

他俩发现这个易弟叔叔的脾气也不小,一怒就出新釉。

往日里看着多平和的一个人了,结果遇到有人不按照规矩办,生气了。

别人生气不过是自己气自己,没什么好办法。

易弟叔叔生气却不同,直接要对着干,不就是窑瓷么那就在瓷上一论高下。

“过些日子,还有几种釉,我要出去,不然我直接顶死武功县的窑,看不到他们妥协的那一刻。”

李易摇着头说,似乎很遗憾。

“叔叔你快些回来哦,你侄子等着你呢。”

王皇后提醒,我这边快了,你不在,别人我不放心。

“有漕运,我过去送完礼,一个月内必然返回,还有一个月左右的观察期。”李易保证。

“易弟,事到如今,总该说个情况吧”李隆基一直在考虑,终于发现了,今年干旱。

“太行山以东地区干旱,春夏交接的时候,蝗虫肆虐,姚相下令都不好使。

按照推算,由于是春夏交接,冬小麦还可以,只是秋天的粮食就完了。

然后明年还旱,蝗虫今年不杀,年年犯,拦都拦不住了,而今年各地州府抗命,明年姚相下死命令,才有所缓解。

却是从此往后十几年,蝗虫卵杀不绝,那一片小麦主产区”

李易终于说出来了,他知道姚崇弄百工来跟他打对台。

也晓得姚崇小心眼,却还是告诉天上人间给好处。

就是因为这一次蝗灾,姚崇举刀要杀人。

“看一个人,不能非黑即白。

用人是用其才,而不是用其德。

不然的话就没有可用之人。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好人;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行,论行寒门无孝子。”

李易说出来,指的是谁,他相信三哥应该明白。

李隆基的眼圈突然红了,他觉得回头使劲收拾姚崇都没问题。

看看,看看我的易弟,知道你做了什么,却觉得你的存在对大唐有好处,还帮你说话。

这才是真正的宰相肚量,你为了自己的权力,你想收拾掉的人有多少

朕的易弟多守规矩啊,明知道武功县的窑作得不对,却依旧要依律法不能收拾,绕一圈,用行业规则来行事。

易弟说此次有蝗灾,你应该出声,你若是沉默,朕就给你换掉。

王皇后则是眼睛眯成了弯月,别看她总是一副大咧咧的样子,其实并不傻,傻子能帮自己男人获得皇位

她知道姚崇多能折腾,可是叔叔这里根本就没在乎过。

今天终于把事情说明白,原来叔叔一直在为姚崇打助攻,姚崇啊,等你知道后,你

“易弟养这些鸡鸭是为了吃蝗虫”李隆基终于懂了,怪不得易弟又是让张家村子养,又是让皇庄帮忙养。

还提供各种人工孵化技术,同时喂鸡鸭蛆吃。

吃惯了肉的鸡鸭才好吃蝗虫啊,然后还有那个什么松花蛋。

易弟一直在准备,只为了今年干旱蝗灾冒头的一刻。

“是,但是不够,庄中加起来不足两万只,我是过去让百姓知道,吃蝗虫的鸡鸭可以下很多蛋,还有小猪,长得飞快。”

李易不保留了,整个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几万只鸡鸭扔过去没用,吃不完。

好在今年是初发,还不够多。

打个样出来,顺便教当地百姓怎么人工孵化。

明年才是最重要的一年。

“叔叔那些盐。”王皇后突然问。

“一百五十万斤,运过去,卖掉,给百姓制作松花蛋和咸蛋,感谢蜀地的盐商们。”

李易点头,正好对方过来了,不然还得想办法弄盐。

“易弟你不去不行么”李隆基还是担心李易的安全。

“我不去我不去谁能成功达到目的行贿不是直接给钱就行。”李易摇头。

他曾经做的行业,太知道直接给钱没用。

还要帮人家的孩子买衣服、弄游乐场的票。

人家的父母要照顾好了,认干爹干妈。

人家的媳妇想着买名牌,人家媳妇开车出门,前后要派车保护。

人家的其他女人要作个头发,必须隔离正宫。

还有

这才是行贿的最高境界,你不同意、你坚守原则,没用,我从你身边人开始。

那些个厉害的业务员,对自己的家人都没有对目标人物的家人那种热情与孝顺,生活不易呀

然后那些人父母就说了。

我知道他们为了什么,但是我们喜欢啊,你们不能陪我们,他们陪。

卖什么不是卖,卖谁家的不是卖,人家一个个的孩子多不容易

要不你就用人家的东西,要不就别管我们了,我们不用你嘴上的孝顺。

不过后来他那的国家改变政策,以前的方法就不行了,越管越严,社会也变得越来越好。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515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