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蔬菜水果副食增

书名: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众人从未种过玉米,其他作物种植,他们多为之后才学,被李易逼的。

“玉米收获,应种何物”魏知古蹲下瞅玉米秧子。

“小麦。”李易伸出两根指头。

“正常种玉米时节”姚崇问。

“冬小麦收后。”李易回答。

“小麦收完种玉米,玉米收完种小麦小麦茬怎般处理”毕构发现属于一个圈。

“不管,直接种玉米,浅种,小麦的茬子自然烂到地里。玉米收完比较麻烦,要翻耕,才可种小麦。”

李易考虑下人工成本,不让百姓在收了小麦后灭茬。

没有设备,人或驾牲畜翻埋,时间成本过高,与多收获的产量比较不划算。

有翻耕的时间,不如休息休息,养好身体,刚收完麦子本就很累。

卢怀慎想像不出来眼前的秧子长大后怎样结玉米,遂问:“玉米从哪长出来”

“跟高粱差不多,回头给你们看图。现在的玉米属于别处土著人培育好的,咱们自己也要培育。”

李易抓一把土,看看潮湿度。

“你这一亩地种了多少”宋璟不想数,直接问。

“三千五百株,用来留种。如为收割青贮,不追求玉米产量,一亩种四千株。

想专门吃煮玉米,一亩地种两千五百株到两千八百株。

留种的玉米亦可提前掰下煮着吃,制作青贮不划算。”

李易计算比例,大唐一亩地不是六百六十六平方米,乃为五百四十平方米左右。

“单季亩产有多少”李隆基关心产量。

李易微微摇头:“不知道,反正比现在大唐任何农作物都高,还有土豆和地瓜,亩产都不错。”

李易确实不清楚,他刚拿回来,种完收了称重。

总归比不上他那时的玉米产量,没有农药,病虫害会使玉米减产。

化肥只有矿物肥,好在农家肥有,清理河道还可掏出淤泥。

众人选择相信李易说的产量比其他作物高的话,再转到土豆地里。

土豆也长出来秧子,整齐地排列在地里,有垄沟,浇水所用。

“土豆作为主食比较不错,诸位吃过土豆做的菜。

正常情况比玉米产量高,缺点是保存不易。

当季收获,不吃掉,到明年全成种子,最多留到开春。

除非制作成土豆粉,能够保存时间久,制作过程耽误人工。”

李易道出土豆缺点,不然大家都种土豆该多好。

姚崇听了不在乎:“收了土豆后,一直吃到春天,节省其他主粮。”

“南方地区倒是不用,南方可以种别的作物在冬天。

洞庭湖一带、广州陆州等区域、江南东道,可以成为大唐主要粮食产地。

关中地区也挺重要,再往北面的草原,适合土豆生长。”

李易知道以后土豆会有多重要,北方冷的地方,土豆、大白菜、大萝卜、胡萝卜、大葱,俱属于冬季主要蔬菜。

其实河南道等长江以北的地区,冬季都冷。

从一大片的土豆秧子中穿过去,来到地瓜秧子面前,两大片地中间隔开。

李日知没看明白:“同为垄沟,连在一起,浇水的时候方便。”

“地瓜不行,种的时候浇水,之后除非太过干旱,不然不能浇,尤其是灌垄沟。”

李易耐心地讲解,别人确实不清楚。

用来育种的地,肥下足了。

看完地瓜,来到西红柿的地方。

大家一看,发现不一样了,东西叶子相同,有的打了架子,而且上面接了青绿色的小球。

另外更多的没上架子,秧苗矮。

无须别人问,李易自己说:“回来的路上着急吃,一小部分提前育苗,剩下的天暖和直播下地。

育苗的生长速度快,再有二十来天能吃,选好的留种。

跟黄瓜一样,不是所有的黄瓜都能变成种子。

冬天的时候在大棚中改架秧为吊蔓,肥料跟上,属于密集种植,节省空间。”

“倒是知道,去年李家庄子所有应该打架子的菜,一律吊在绳子上,有夹子,产量高。”

毕构了解,不止李家庄子,六李庄、小兰庄、皇庄,包括皇城后面的一片大棚地,全采用同样的技术。

出果出的多,好管理,摘的时候方便。

难度在于大棚架子得结实,否则撑不住。

另外绢帛的大棚由于透光性差,太过密集,除非有额外光源,不然长不大。

百姓学不来,告诉他们没有用。

他们自己种大棚,额外增加收入,已经不错了。

曾经的冬天可找不到多赚钱的法子,长安的百姓更吃不到黄瓜,只有皇室能吃到一点反季节蔬菜。

在温泉旁边,或者修地暖的暖道,从没想过还有大棚。

“这个非主食的不急着推广吧”苏颋前面说得很笃定,又突然犹豫,加个吧。

“百姓都能吃到水果,自然不缺一口西红柿,西红柿产量比水果高,能当水果吃,又能当菜吃。

收获期长,边摘边长,家中有院子的,跟种黄瓜一样,起西红柿的架子。

到时孩子吃不着水果,吃西红柿,可以补充一些营养。

用它熬汤,酸甜可口,夏日里放到井水中镇,口感不比吃西瓜差。”

李易说着自己咽口水,馋了。

他不爱吃西红柿炒鸡蛋,却喜欢西红柿鸡蛋汤,西红柿炖牛腩也不错。

不过他知道有许多人喜欢吃番茄炒蛋,这个菜确实挺好。

走过西红柿种植区,转到各种辣椒的地方。

“要丰富百姓的菜篮子,冬天受自然条件影响,能吃东西相对少,天暖和时,尽量让百姓吃到更多的东西。

尤其是孩子生长阶段,家中有院子,种上草莓,草莓这东西很多个品种。

我带回来的比较大,比咱们原生的森林品种好,可以再进行杂交。

加上樱桃、葡萄、桃子、李子、杏子,孩子摄入的营养多,有利于长身体。”

李易不紧盯主食,蔬菜水果类的补充一样重要。

说起此事,卢怀慎出声:“远的不提,鸡蛋这个东西,孩子吃了确实惯用,记东西快。

我的族人家中有孩子,现在我也不怎么给他们钱了,他们自己赚。

小孩子早上起来吃两个煮鸡蛋,冬天是煮完,在炕头用被盖着,眼见着身体好。”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229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