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百四十章 人去却留地富饶

书名: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李易在赶路,要去蓝田县看看情况,回头想办法应对。

洛阳的百姓却在感谢着李易,再没有人说他是败家子。

收麦子的时候,一捆捆麦子用割麦神器给兜下来,更多的蝗虫在埋地里蹦达。

百姓们终于知道这是什么,蝗灾呀。

好多蝗虫,这已经抓了不少了,若是不抓,过些个日子会冒出来更多。

而有个钱多的傻子一早便带着鸡鸭和猪过来用蛋换蚂蚱。

大家看到了鸡鸭吃蚂蚱下蛋多,猪吃蝗虫长得快。

然后大家就去换蛋、前些日子换鸡崽儿、鸭崽儿,还学会了人工孵化。

等割了麦子,露出下面的地和密密麻麻的蝗虫,才明白有多么凶险。

要是不换很多家禽,并且知道怎么抓蝗虫,现在如何是好

现在

现在是洛阳城周围的田地里奔跑着大量的鸡和鸭子,庄户把鸡鸭放出来了。

前面的人收割麦子,后面鸡和鸭子扑腾着翅膀、叼高啄低争抢着吃蝗虫。

蝗虫只要飞得低一点,保证被鸡给叼下来。

鸭子伸脖子、低下头、放平嘴、呼扇翅膀、两条腿在田里高低不停地奔跑,遇到一个吃一个。

一脑袋撞在人的腿上,理都不理,继续逮蝗虫。

一些没被换走的小鸡小鸭子跟在后面,跑两步就摔个跟头,翻身起来,互相配合着吃一只蝗虫。

蝗虫对于小鸡来说太大,一只吃不下去,几只冲上来,一鸡一叼,向后一使劲,撕了。

“别踩了小鸡小鸭,它们会长大。”被庄户雇来放鸡鸭的人拿个网兜跟在旁边,喊着让人注意。

毕构兄弟两个站在田边,任凭蚂蚱落到身上而无动于衷。

有一身黄毛的小鸡跑过来,抬头看毕构身上的一只蝗虫,焦急地叽叽叫。

毕构看一眼,抓住蝗虫摔地上,小鸡冲上去,叼着吞不了,不听地叼,想给叼碎。

旁边又跑过来一只小鸡,看着过来一起叼,几下之后,蝗虫碎了,两只小鸡吃掉,转头再去找。

“兄长,明明是个蝗灾,为何弟这里看百姓竟然看出了欢乐的气氛”

毕栩看着百姓咧嘴笑,躲着小黄毛鸡和黄毛鸭的样子,总觉得很违和。

毕构仍然看着劳动的场面,道:“他们看到了希望,当发现蝗虫可以用来喂家禽和牲畜后,他们考虑的是怎么抓更多的蝗虫。

百姓一样会算鸡鸭的孵化期,知道每两旬就会出一批小鸡,每月出一批小鸭。

鸭子比鸡吃蝗虫多上许多,现在是收割,收割完毕,大量的蝗虫在地里。

晚上用火引诱,白天捕捉,再看这已经超过七万只大大小小的鸡鸭在吃。

鸡鸭按照民间说法是直肠子,边吃边拉,肥料就落到地里。”

毕构说话的时候,脑海中出来了一个笑嘻嘻的少年身影。

初来时被人骂成傻子,现在骂他的人恨不能当面对他磕头的少年。

招呼未打一个,人跑了,只留下一百庄户操持。

毕栩还是有些恍惚,一切发生得太快了,一个月不到。

正想着,他看到有鸡下了个蛋,马上有小孩子挎着篮子跑过去。

篮子中铺了麦秆,小孩子小心地把蛋捡起来,放到篮子里,不敢再跑,一步步走向旁边。

旁边已经放了很多大筐,同样是铺了麦秆,鸡蛋、鸭蛋装在里面。

被雇佣来的人帮着看人和记数,凑十个蛋,给孩子一个小竹牌子。

毕栩知道,用这个牌子可以去领一只小鸡或小鸭。

蝗虫在飞着、麦子收割着、孩子找来找去,居然显得那么和谐。

“李易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毕栩使劲想,发现自己想不出来,无法给李易往其他人的身上重合。

李易似乎跟谁都不一样,听兄长说,他是被陛下派来。

“待为兄入了长安后再打探,说好的,给我镶三颗黄金芯的陶瓷牙,还说在庄子里为我单独修个院子。”

毕构笑着说出来,他相信,李易不是说着玩。

“这些鸡鸭,他们还要带回去”毕栩对长安的事情没作多想,开始考虑运输的问题。

“他既然把人工孵化的法子教出来,自然更熟练,他庄子怎么会来回折腾,必是卖掉。

加上前几日卖出的花露水、香皂等东西,他跑一趟,不但没赔钱,反倒是赚了几倍。”

毕构算了算蝗虫换蛋和小崽儿的比例,以及下蛋的大概数量和孵化数量。

得出一个结论,只鸡鸭和猪,李易拿过来的这些,最后卖掉后会拿回去四到五倍的钱。

官员会说他好,庄户一直在想办法给官员送好处。

百姓说他好,百姓有了更多的鸡鸭可养,还学了孵化和用蚂蚱喂家禽、猪长得快的技术。

在一片称赞声中,他的庄户会满载而归。

比起毕构从全局考虑,百姓就淳朴许多,他们只晓得自己随便扎的蚂蚱可以换到鸡蛋、鸭蛋,以及小鸡小鸭。

蚂蚱在他们眼中随处可得,不值钱,鸡鸭才是好东西。

只要蚂蚱不吃掉麦子,等收完之后,就开始大量捕捉。

同时他们发现个有意思的事情,以前一到收获的时候,总有鸟雀来吃麦子,现在鸟雀全跑去吃蝗虫了。

于是在一片和谐,麦子被收割,很快有人抬来脱粒的设备,哗啦哗啦打下麦粒。

到这个时候不用再急着脱壳,麦子或稻子的保存,有外面壳的情况下可以放更久。

面粉和大米保存期才短,会生虫子。

打下来谷粒的秆子,以前是用来烧火,现在则是放着,看看是堆肥好,还是混杂到秋天时候制作青储后一起喂给牲畜。

即便是知道可以焚烧了在田中,用来肥田,他们也不干。

因为有堆肥的技术,堆出来的肥比直接烧了强。

毕构在蝗虫飞舞中,背着手离去,没什么可看的了,今年河南府的粮食不会出任何问题。

并且以后百姓不会惧怕蝗虫,他们找到了应对的办法,包括如何说服自己去抓蝗虫。

什么天威和蝗神,在鸡蛋、鸭蛋的面前,全都靠边站。

“兄长,今年的夏租还收吗”毕栩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其他蝗灾的地方收,河南府就收,别人的不收,河南府凭什么要收”毕构给出答案。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080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