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作者:狂风徐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启程

书名: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作者:狂风徐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就在尚书省找了个地方稍微眯了下眼,天还没亮就被催着起来了,李善站在朱雀门边,揉着双眼看着西南方向,那儿不远处就是延寿坊。

如许多的将士不能回家看一眼就要奔赴河东,李善又有什么样的理由非要回家去看看呢,虽然妻子怀孕在身。

李善心中有颇多的歉意,十一娘怀孕后的这些月里,先是担忧仁智宫,平叛之后又开始担心夺嫡,在落幕之后李善又不得不承担起率军抵御胡骑的战事,如今李善又要奔赴河东。

李善突然想起前世在妇产科看到过,即将临盆的孕妇……丈夫匆匆忙忙的赶回来,七八个月陪着妻子的时间没超过半个月,被一旁的四个老人骂的狗血淋头。

自己应该来得及赶回来。

李善曾经问过,如果不告诉你这些,或许更好一些……而崔十一娘在思索之后如此说,虽担心受怕,但更喜欢郎君坦诚。

“阿郎。”

李善转头看见刘黑儿,身后跟着的是段志玄、侯洪涛、曲四郎等人,昨晚的相争,最终段志玄、侯洪涛力扛尉迟恭……后者的人缘真不怎么样,麾下的胡演、常何、马三宝也帮不上忙,最终延州骑兵落到了刘黑儿手中。

刘黑儿领左军是第一批启程的,也是这场战事的先锋,如今天还没亮就要出城赶往栎阳、新丰两地点兵。

“西河郡公已经提点过了吧?”

“是。”刘黑儿应了声,“点兵启程后,先至渭南领取粮草,再行北上去龙门,军械已然补足。”

李善点点头,低声道:“你叔父被囚,族人多在凉州一带,夷男先行北返,会放归。”

顿了顿,李善补充道:“放心吧,陛下已然宽赦。”

“多谢阿郎。”刘黑儿行了一礼。

大半个月前,在突厥持续的猛攻中,稽胡首领刘女匿成不得已选择了投降,不过刘黑儿的弟弟刘宝依旧领近三千稽胡骑兵在鸣沙大营。

放在后世,这叫首鼠两端,但放在这个时代,是情理之中……事实上,尔朱焕为太子心腹,李善也勉强能算是首鼠两端,但李渊、李世民都不以为意。

这叫正常操作。

“此战之后,无论突厥能否一统,大唐必将蒸蒸日上,至少百年内无人可望其项背。”李善加重语气道:“稽胡定居灵州、会州,族人可安。”

刘黑儿简单的应了声,领着一众将领翻身上马,李善遥遥望着,身边响起了马周的声音。

“有秦叔宝、程咬金、刘弘基、钱九陇、段志玄诸多将领,以刘黑儿领兵,真的合适吗?”

“合适。”李善用确凿的口吻如此回答。

马周有些难以理解,那么多将领都比刘黑儿资历要深,即使是以军略论,刘黑儿也算不上独树一帜,昨晚至少能挑出四五人与其并肩。

但李善还是坚持用刘黑儿,而且还将曲鸿、侯洪涛、段志玄、张宝相这些自己的旧部放在其麾下,以确保刘黑儿能如臂所使。

李善没有解释什么,昨日他敏锐的从李世民的言语中发现了一些端倪,这位可能在明年,最迟后年就要登上帝王的太子殿下保持着与史书一致的面孔。

英武、强硬、气吞山河以及对着战功、领土的极度渴望。

李善曾经猜测过,历史上的唐太宗竭尽全力打造出了一个贞观盛世,驱使那么多的将领打下了那么多的领土,留下的遗泽让唐高宗的兵锋远达西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玄武门之变的污点,这迫使李世民有着向李渊,向世人,向后人证明自己的渴望。

但现在看来,李善的猜测未必正确,至少不是全部的答案。执失思力

前日大战中被生擒的阿史那·思摩得到了李世民的礼遇,李渊甚至有意授其爵位。

即使是另一位被生擒的突厥大将执失思力也没有被斩杀,要知道就是此人在漠北悍然突袭,斩杀唐使黄门侍郎崔民干,迫铁勒举兵南下。

李善很快判断出,李世民还是有意他日以胡将统兵,征伐草原漠北乃至西域。

平心而论,无可厚非,类似的事情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这些胡人将领重返草原,会比寻常的唐将更加卖力……历史上,唐朝覆灭DTZ后,攻伐草原部落,抵御吐蕃入侵,都有胡人将领。

而且就算是正儿八经的唐朝将领,也多有胡人血脉,比如大将尉迟恭、屈突通都是胡人,史大奈更是姓阿史那,甚至李善本人都带着胡人血脉。

后世明末,多少明朝将领降了后金,上阵后一反之前的不敢战,个个都勇猛。

无非是因为没有了退路罢了。

所以,李善才会将刘黑儿推出来,李世民对此也很是满意。

天亮之后,尉迟恭率第二批将领启程,在咸阳、泾阳、云阳等地点兵启程。

两仪殿外,李善正在与李世民商议细节,后者很是好奇李善的思维模式……李善习惯对可能发生的意外做出预备方案,非常细致。

用韩良的评价来说,李善很有武侯之风……诸葛亮领军风格就是这样,因为在关键时刻,诸葛亮很难亲自领兵上阵,以个人的勇武和号召力来力挽狂澜,所以往往布置多道后手。

李世民笑着说:“此战不难,道玄、道宗守御并州,突厥难破城,唯独朔州刘世让、李世绩令人忧心,怀仁此战当急缓兼用。”

李善应了声,他与李世绩没什么交情,但刘世让却是他的嫡系,自然不希望看到突厥北返时候顺手攻破马邑。

“记得父亲提点,此战,怀仁不可亲临战阵。”李世民看了眼李善身边的尔朱焕、王君昊、韩良等人。

李善忍不住笑了,“昨晚还听说……当年柏壁一战,太子殿下亲自查探军情,与一名亲卫山丘入眠,若非蛇虫惊扰……”

李世民笑骂了声,领头往外走去,当年若不是一条蛇惊扰了那个亲卫,然后叫醒了呼呼大睡的李世民……当时宋金刚麾下数百士卒已经开始围困山丘了。

半个时辰后,长安通化门外,李善看了眼李世民以及后面的凌敬、房玄龄,还有崔信等人,举起酒盏,一饮而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