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作者:狂风徐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让你干瞪眼!

书名: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作者:狂风徐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其实河东战报送来之后,李善的第一反应就是,武德二年的力挽狂澜的七年后,李世民又能装比了!

随后裴寂举荐屈突通、柴绍、苏定方,这并不让李善意外,只让他鄙夷……你这位陛下口中“裴监”是看不清形势啊,难道不让李世民重掌兵权,东宫就能绝境逢生?

开玩笑呢!

但随后李渊居然也没有考虑李世民这个人选,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苏定方和自己身上,这让李善懵逼了,好长时间后才反应过来。

正因为如今在夺嫡之争中,李世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所以才没有人举荐他,万一李世民离开长安,东宫有异动,说不得大好的优势就要毁之一旦,更有可能被突厥乘虚而入。

李渊如果早一些动手,李世民这时候入主东宫都无所谓,但现在李世民还没有入主东宫,那就不能轻易离开长安,以防生变。

这也是天策府众将将视线集中在李善身上的一大原因,战事很重要,但保证李世民入主东宫同样重要。

这更是适才杜如晦向李善发难的原因……屈突通老迈,柴绍需执掌宫禁,李孝恭不能用,窦轨不堪用,在李世民不能轻动的情况下,只有李善了。

杜如晦、房玄龄、凌敬自然而然的认为,李善不肯主动请缨是怕功高震主,日后被郡王所忌。

但李善有不同的看法,他很确认,李世民才是最佳的人选。

听到李善这句话,李世民虽然有些意外,但依旧保持镇定,伸手道:“怀仁尽述之。”

李善叹道:“臣并不胆怯,殿下也不会认为臣胆怯吧?”

房玄龄笑道:“能数度端槊冲阵,何人敢责怀仁无胆?”

李善点点头,“其一,河东战局,如今涉并州、岚州、忻州、代州、朔州、蔚州、汾州,可能还有晋州,此战涉地之广,战场之多,非臣能为之。”

“无论是当年三破突厥,还是泾州、原州战事,都是一条线,但这一战不同。”李善摇摇头,觉得自己不需要多说,只道:“实是无能为之。”

在场众人都是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的老人,听了这话都不吭声了,就连杜如晦也陷入深思。

正如李善所言,他自己之前的几场战事显示了他的军事能力,也显示了他的谋划之能,但在这么复杂的战局中,能不能如庖丁解牛一般剥茧抽丝,就很难说了,至少之前李善并没有显示这样的能力。

而李世民不同,洛阳大战中,这位才二十一岁的青年熟练而精密的展现了他超卓的军事天赋,而且不像李善或者霍去病那样只打一条线,而是总领战事。

洛阳一战绝不仅仅只是攻占洛阳这一座城市,实际上当年王世充掌控的地域范围颇广,而李世民并不冒进,调兵遣将,一点点的蚕食郑国的疆土,一次次的绕后切断郑军的粮道,等到驻军北邙,进逼洛阳的时候,中原数十个州府纷纷降唐。

一般来说这样大规模长时间的战事,最需要的不是天赋,而是经验,但李世民实在是天资纵横,虽然也玩火,但老辣的手段让王世充吃尽了苦头。

在整个大唐,有过类似经历的只有三个人,除了李世民,就是李靖和李孝恭,但李靖如今在延州,而李孝恭是李渊、李世民都不能也不肯放心使用的。

天策府内的诸多大将更是没有这样的能力,至少以前没有表现出来,这也是李善为什么评价天策府内少有独当一面名将的原因……李世民本人太妖孽了。

这个道理李善想得到,李世民自然也想得到,房玄龄、杜如晦当然也能想得到。

沉默良久后,李世民展颜一笑,“怀仁,其二呢?”

李善目光炯炯,“其二,殿下入军,何人能制之?”

屋内响起细不可闻的嘈杂声,多是众人不由自主加重的呼吸声,是啊,秦王入军,手掌兵权,天下还有什么人能产生威胁呢?

李世民也神色微动,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日渐亲密,而父亲已然厌弃太子,东宫之位近在眼前,让自己忽略了这一点。

“只要殿下入军,东宫会有异动吗?”

“敢异动吗?”

李善嘿了声,“无论太子想做什么,殿下回师一击,什么样的阴谋诡计都会碎为粉末!”

韩良察言观色,笑道:“实是名不虚传,名不虚传。”

房玄龄点头道:“殿下入军,大事可定。”

就连长孙无忌也点头赞同,原因很简单,只要李世民掌兵,就能保证绝对的安全,东宫就不敢妄动,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什么样的计策都会显得无力。

同时,李世民也的确是领军上阵指挥这场战事的最佳人选,驱逐突厥,恢复河东,领大军回京,堂堂正正又顺理成章的入主东宫。

凌敬瞥了眼李善,“想的的确周到。”

“周到”两个字,凌敬加重了语气,显然意有所指。

如果东宫和裴世矩要乘着突厥南侵时候搞事……这也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了,只要起兵,那首要目标一定是李世民本人。

若是李世民入军,裴世矩只能干瞪眼了!

杜如晦轻声道:“怀仁建言的确合适,不过若是如此,尉迟恭或可随殿下出兵河东。”

李世民都入军了,东宫哪里敢妄动,尉迟恭也没有必要拱卫长安,还不如去河东,助李世民尽早平定乱事。

“不可。”李善立即反对道:“吴国公当拱卫长安,以备不测。”

李世民看了眼李善,“陇右?”

“嗯。”李善摸了摸鼻子,“臣还是觉得……陇右或有异动,殿下当去信陇州,使李孟尝加紧戒备。”

如果突厥会攻入陇右道,想进关中只可能走陇州,李孟尝的位置太重要了,而且这次又从泾州、岐州调兵,使得李孟尝手中兵力不足。

沉吟片刻后,李世民点点头,“孤明日请战,天策府均随军出战,长安诸事,那就要拜托怀仁了。”

李善听得懂这句话,若是陇右道那边真的出了事,李善就要主动请缨,不能让东宫那边得了便宜。

“必竭尽全力,侯殿下回京。”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