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作者:狂风徐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九百二十八章 封赏(下)

书名: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作者:狂风徐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爵位乃是国之重器,伯父这也太大方了吧?”

李善一边为李渊换药一边嘀咕着,他也没想到这位陛下这么大方,实在是有点夸张。

唐朝初年封爵比较普遍,比其他几个大一统王朝都要普遍,这里面自然是有原因的。

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说到底是造反起家的,而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是承继北周,但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战事。

而唐高祖李渊不同,当年晋阳起兵,入主长安,建国称帝,大量的旧人都得以封爵,之后陆陆续续有前隋旧臣来投,如姻亲窦轨、宇文士及、萧瑀、封伦等,前朝就身居高位,自然更要赐爵。

再加上大量投靠的其他势力,只要是稍有名望的,李渊基本上都会赐爵,比如秦琼、程咬金这些瓦岗寨名将,比如来投得以册封郡王的李大恩,就连常何那个倒霉鬼第一次投唐都得封郡公呢。

除此之外几场大战,那些为了李唐打天下的臣子将领也都要赐爵,所以朝中啊,那真是县候满地走,县男、县子、县伯不如狗!

也就到了县公才有资格自夸一句。

不过这种情况下武德四年之后就开始出现变化,不仅是李渊,朝中也开始刻意的缩减爵位的发放,历史上武德四年之后,也就李建成征山东立下战功,有一大批随之进爵的将领,再往后就要等玄武门之变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爵位多了那就不值钱了!

所以,这次对于李渊的大手笔,不仅是李善,太子、秦王以及几位宰辅都很吃惊……除了提前赐爵长兴县公北上泾州的钱九陇之外,李渊下诏封赏勤王护驾的将领,光是新进位国公的就有四人。

被李世民指派护驾的天策府大将尉迟恭爵封吴国公,节制北衙禁军的苏定方进爵赵国公,阵亡的梁建方、牛进达两人追赠国公,厚抚后人。

另外,程咬金本为宿国公,改封卢国公,并赐食邑加至一千户,重伤的秦琼原本就是翼国公,改封齐国公,亦赐食邑加至一千户。

之下的爵位就多了,郑仁泰、丘行恭、李孟尝、李客师、段志玄等将领分别赐爵郡公、县公,再往下的县候、县男、县伯一大把。

至于在最关键时刻赶到护驾的李善的亲卫头领中,一下子冒出了两个县公,两个县候。

张仲坚因早有顾集镇、苍头河两场大捷有功,这次又先败梁军,后以主将身份统军南下救驾,得以封爵维扬县公……维扬是扬州的古称。

王君昊在去年战后爵封县男,这次也进位县公,此外侯洪涛、曲四郎两人也得以爵封县候。

张仲坚、王君昊要么早有战功,要么出身不算低,但侯洪涛、曲四郎就有点夸张了,前者还勉强算是三水候氏的旁支,而后者完完全全就是庶民了。

“也差不多痊愈了。”李渊摆了摆胳膊,伤口已经长出新肉,已经感觉不到疼痛,只是略有些痒,随口笑道:“谁让你已经册封郡王了呢?”

正在收拾东西的李善两眼一翻,“噢噢,原来还是小侄的错。”

李渊忍不住笑了,当年将李善列入宗室册封郡王,以其雁门大捷的战功其实是有点过的,就算加上招抚苑君璋,使得大唐与突厥之间战局变化,那也不够……完全就是让李善去顶锅的。

但谁想得到这小子一次比一次能折腾,等三破突厥之后,李渊才后悔,已经封无可封了。

“当年雁门大捷理应进爵郡公,再到大败突厥,进爵国公,这次有救驾大功……”李渊调笑道:“索性一次到位。”

李善嘿嘿笑道:“伯父倒是省事了,可惜小侄多了个要非要斩某头颅的好兄弟。”

李渊有些讪讪,他也早就听说了突利可汗以他日必斩李善头颅来收拢人心,想了想道:“虽然消息断绝,但五原郡那边应该还在内乱。”

“嗯。”李善板着手指头算了算,“后日就是中秋了,关内道各地秋收快要结束了,没想到突厥不显踪迹,应该还在内斗。”

这两日李渊心情不错,因为陇州、泾州两地战事非常顺利,任瑰、钱九陇上任之后整肃兵马,稳固防线,击退来袭的梁军。

半个月前,陇州、泾州、宁州、庆州四地同时出兵,从西南、东南、东三面进军原州。

八月六日,任瑰、钱九陇在原州平凉县附近大败梁军,斩首千余,八月九日,宁州刺史胡演奔袭百泉,再次大溃梁军。

梁师都在原州已经不太站得住脚了,再加上驻守陇右的淮安王李神通率兵向东攻入了会州,战事顺利,应该不会拖延太久。

但李善心有隐忧,“不过去年草原大雪,多有牲畜被冻毙……”

“怀仁说的是。”李渊眉头微挑,“胡人南下劫掠,无非为财、粮、人口,现在就要看任瑰、钱九陇能不能迅速攻破灵州,布置防线。”

李善没接口,如果顺利的拿下原州,进军灵州,一直提议但还没有复设的灵州道行军总管府应该不会再拖延了,而以任瑰的资历战功,肯定能压倒钱九陇出任主将。

为此,凌敬昨晚还提起,长孙无忌那厮满腹牢骚……觉得是李善坏了事。

李善也是无语,举荐任瑰不说是李世民点头,光看李渊那么快做出决定,就知道这事儿是避不开的。

就在这时候,门下侍中陈叔达、中书令封伦在外请见。

“陛下,大捷!”封伦扬着手中捷报,“管国公果为名将。”

李渊松了口气,“任卿不失朕厚望。”

“昨日午后,管国公任瑰与泾州刺史钱九陇、宁州刺史胡演合军,进逼固原。”陈叔达笑着解说道:“酣战良久,管国公以悍将破阵,斩将夺旗,梁军大溃北窜,固原守军献城以降。”

将捷报递给李渊,陈叔达看向李善,“邯郸王真有意出任吏部尚书否?”

李渊诧异问:“此为何意?”

“那员悍将乃是管国公亲卫头领刘仁轨,当日邯郸王初见就断言此子不凡。”

李善嘴角有点歪,自个儿当日的确断定刘仁轨不凡,但按照历史轨迹还要等到李治登基后好久呢,这下好了,提前几十年就扬名了。

自己这只穿越的蝴蝶扇动的风暴是越来越剧烈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