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作者:狂风徐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百二十五章 这次不能怪我!

书名: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作者:狂风徐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等朝会结束之后,李善很认真的考虑,半个月之后的正月初一,自己需不需要请个病假。

一般来说,唐初武德年间,有三种朝会。

其一是最常见的朔望朝参,即每月的初一、十五……今日就是十五朝参,因为是今年最后一次朝参,所以礼仪齐备。

其二是每日朝参,不过李渊算不上一个特别勤勉的帝王,并不是每日都要上朝的,事实上,平日除了朔日、望日之外,早朝的次数很少。

其三就是元日的大朝会,也就是除夕第二日,正月初一。

大朝会最为隆重,需要有“大陈设”,展宫悬鼓吹,陈车辂舆辇,到时候皇帝御舆以出,接受群臣客使朝参礼贺。

先是皇太子献寿,次之上公献寿,再次中书令奏诸州表,黄门侍郎奏祥瑞,户部尚书奏诸州贡献,礼部尚书奏诸蕃贡献,太史令奏云物,侍中奏礼毕,然后中书令又与供奉官献寿……

平时的朝会从凌晨五点左右持续到上午九点,今日延迟到了中午十一点,大朝会……都可以喝下午茶了!

是真不怕饿死人啊!

李善看看时辰,都不准备回司农寺了,让赵元楷回去招呼一声,待会儿直接去东山酒楼……今晚搞团建!

今天拖延的太久了,早就准备好的廊下食都凉了,朝臣们纷纷拥拥的走出承天门,承天门大街上人头耸动。

“噢噢,安德郡公。”李善与一位约莫三十岁出头的中年人打着招呼,“前几日在平阳公主府碰见了令郎,小小年纪就好文采呢。”

这位中年人是中书令杨恭仁最小的弟弟杨师道,在李道宗之前出任灵州总管,数败突厥,去年初调回长安,出任吏部侍郎。

“邯郸王过誉了。”杨师道笑吟吟道:“若论文才,何人能与足下相较?”

虽然曾经闹出过齐王妃杨氏与朱氏的破事,但因为李善在朝中地位的晋升,以及李善与杨恭仁长子杨思谊的交情,所以两家关系相当不错。

在诸位宰辅中,对李善最为友善的是门下侍中陈叔达,其次就是中书令杨恭仁。

“各有所长。”正巧在一旁的温彦博笑道:“怀仁需推敲,而景猷有捷才。”

几人都笑了起来,李善推敲的名声早就流传开了……如果让他即刻吟诗,那是肯定不行的,现在坊间都传闻,邯郸作诗,若不适意,宁可焚毁也不流于外间,所以现世的诗作无不惊艳。

而杨师道心思敏捷,每每宴饮之际,几乎是提笔立就,为人称道。

“待得大郎略长,倒是要请邯郸授艺。”杨师道啧啧道:“文武双全者多矣,如足下这般,实在罕见。”

“过誉了,过誉了。”李善苦笑连连,心里却在吐槽,你那个儿子……还是算了吧!

其实李善刚刚穿越而来不久的时候就见过杨师道的儿子,那是武德五年的元宵节,不少贵妇来东山寺上香……主要是被各式灯笼以及灯谜引来的。

当时杨师道没来,但其妻子长广公主来了,还带来了她与杨师道生的儿子杨豫之,当时牵着杨豫之的手的是永嘉公主。

站在高处的李善感慨,真是脏唐啊!

很多年后,长广公主病逝,居丧期间,杨豫之与姨母永嘉公主勾搭成奸,最终被永嘉公主的夫婿窦奉节捉奸在床,五马分尸。

李善如今在长安人脉颇广,但少登门造访,能随意出入的只有平阳公主府,在那儿他见过不少宗室女,对那位永嘉公主是敬而远之,如今这位还没出嫁呢。

不过,李善倒是和长广公主谈得来,一方面是因为年初东山寺母亲朱氏与齐王妃杨氏闹起来的时候,是长广公主解的围,而且站在朱氏这边。

另一方面是因为去年禁苑殴斗,赵慈皓被乱马踩踏,胸腹重创,是李善冒险出手救回来的,而赵慈皓的哥哥赵慈景是长广公主的第一任夫婿。

一个多月前,赵慈皓还托了长广公主来说情呢……赵慈皓和赵元楷都出身天水赵氏,还好长广公主是个拎得清的没答应。

闲聊了一阵,杨师道低声道:“授华亭县令。”

“多谢安德郡公。”李善有点意外,他只是看前面人多,自己又要等赵元楷去召集人搞团建,闲聊几句而已,没想到杨师道会说起张文禧的长兄张文禧的任职。

虽然是武城张氏子弟,但一出仕就是县令正职,即使是五姓七家子弟也少有的……隋唐时期的县令,可不是明清的七品芝麻官可比的。

显然,杨师道说起此事……无非是在告诉李善,这里面是看了你的面子的。

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逝,随即李善呃了声,“华亭?”

如果没记错,华亭是松江的别称吧?

“此华亭非彼华亭。”温彦博笑道:“三国陆逊出生华亭,爵封华亭候,但安德郡公说的华亭是陇州华亭县。”

“噢噢噢噢!”李善干笑了几声,还真不知道居然还有个华亭县呢!

陇州隶属于关内道,李善琢磨了下,这个位置倒是有点危险啊……接下来几年关内道很可能成为主要战场,而且主要集中在灵州、原州、会州、肃州一带,而陇州与原州、肃州都接壤。

回头去找张文禧问问,反正要等到正月开朝之后才能下发公文……而吏部基本就是姓杨的。

中书令杨恭仁兼任吏部尚书,而杨师道出任吏部侍郎……隋唐时期,六部侍郎是只有一位的,没有左右之分。

几个人正聊着呢,看前面人都散开了,才缓缓往前踱步,李善还邀请两位一起去搞团建呢,却听见前面一片嘈杂声。

人群中,一个略带尖锐的声音正在叱骂,被骂的是两位中年官员。

李善眼睛微迷,轻声道:“那是何人?”

“武水县公李孟尝。”温彦博皱眉道:“天策府属官,赵郡李氏子弟。”

李善立即想起来了,就是这厮与驸马都尉段纶在芙蓉园干了一架。

陆续又有两三位官员出列附和,李善细看了几眼,目光转冷……这次可不能怪我!

真的不是我要惹事生非!

“怀仁。”

温彦博伸手拉住正要举步的李善的衣袖,“不可贸然。”

李善回头看了眼,露出一个笑容,缓慢而坚定的掰开了温彦博的手。

被辱骂的两人都是代州总管府的属官,一位是临济县公阚棱,另一位是代州司马,秀容县伯尔朱义琛。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