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作者:狂风徐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唯一的选择

书名: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作者:狂风徐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虽然这个马屁拍的李渊非常舒服,但他还是很快将话题给转了回来。

“如今道宗被困于并州,张仲坚远在灵州。”李渊叹道:“嗣昌出任泾州道行军总管,河东诸将均是二郎麾下,骄兵悍将……苏定方资历太浅。”

顿了顿,李渊看向李善,“原本代国公李药师倒是合适,但如今威望大失……”

李善嘴角抽了抽,的确,如果李靖这次没被弄得颜面大失,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

“谁让他李药师不干人事……”李善觉得自己有点冤,“自原州南下,诸将都不敢使其顿后,就怕他顿足不前。”

“难道以后都这样?”李渊有些无奈,“记得你与其弟李客师、李乾佑都相交颇深,其侄李楷还是你的至交。”

“如今河东战事还陷入僵局,蒋国公屈突通患病卧榻,也已经七十岁了,年迈不堪。”李渊哼了声,“而且必然要从关内调兵遣将,李药师无能压制。”

的确压制不住,尉迟恭、程咬金、秦琼这些李世民嫡系都看着李靖是如何被羞辱的……张士贵、段志玄这些李世民嫡系更是看李靖非常的不顺眼。

而河东那边的李道玄是李善的至交,薛万彻、薛万钧、秦武通更是随李善大破突厥扫了李靖颜面的。

更别说朔州的刘世让、李世绩了……若是李靖领军,只怕上上下下都要怀疑李靖会不会坐视,然后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时机突然出兵,取得一场大捷的同时,可能会让并州、朔州的唐军承受巨大的损失。

“去岁太极殿内,怀仁主动请缨,如今却再无胆气了吗?”

李善稳如老狗,只投去委屈的眼神……你好意思说我没有胆气?

就在十天前,我还杀入玄武门救驾,就在五天前,我还率军力抗数倍胡骑呢。

李渊皱起眉头,“二郎是决计不能出京的,如今朝中,唯独你才能使诸将钦服,才能解河东危局!”

一旁的几人都默然无语,长孙氏在心里盘算着,陛下这话还真不算夸张,当年郎君南征北战,副将先后用的是殷开山、屈突通,但前者已于武德五年病逝,后者如今也患病卧榻。

如果从秦王一脉中挑选大将为主将,挑不出一个在资历、战功、名望都能压倒众人的人物。

这也是之前李善提及的,李世民太能打,导致嫡系中没有能独当一面的统帅级别的人物的原因。

从各个角度来说,李善都是最合适的人选,首先,虽然资历不深,但却有三度救驾的大功,而且是平叛的关键人物,若不是其出手,李世民搞不好都已经入土了。

其次,李善的战功无可挑剔,雁门、马邑、顾集镇、苍头河、泾州、京兆连续六次败突厥,前后三任可汗都在他手中吃了大亏,他是对阵塞外胡人战功最为卓著的统帅。

再次,李善与李世民麾下的嫡系将领关系大都不错,仅仅是如今京兆内还在战中的将领,张士贵、段志玄、李客师都是其旧部,尉迟恭、秦琼、程咬金也是参与这场平叛的,对李善的观感自然很好。

而如今还在绛州的唐军中,不少李世民的嫡系将领也与李善关系不错,比如去年泾州大战时期的旧部钱九陇等人。

最后,如今代州军溃败在并州,与并州军合军,而李善却是代州军的创立者,如薛万彻、薛万钧兄弟以及远在朔州的刘世让,还有淮阳王李道玄都是他的旧部,任城王李道宗与其的关系也很不错。

更重要的是,李善在河东有着极强的影响力……自李善在江夏郡公李高迁弃军而逃,挺身而出守御雁门之后,突厥再也不能破关而入,代地乃至河东的恢复都是由此而来。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李善都是最合适的人选,甚至是唯一的人选。

“陛下,昨日京兆降雪。”李善小心翼翼的说:“河东代地估摸着已经大雪纷飞了,突利可汗应该要退兵了。”

“再不济让信使送封信过去,都布可汗大败……已经被困于京兆,不信他突利还不退兵!”

“就算不怕唐军反攻,他也要急着回五原郡吧?”

李渊冷冷的看着李善,半响后才道:“那朔州怎么办?”

“昨日接到朔州战报,信使翻山越岭,远道而来,已经被困月余,粮草将尽。”

“为国征战,臣义不容辞!”李善苦着脸说:“只是三姐不许,说大功难赏,再度领军,他日或有不测……”

李渊这下子彻底无语了,这种话在我这个大唐皇帝面前说……是不是不太合适啊?

“怀仁是持宠而娇啊!”李渊哼了声,“那你日后就做个富家翁好了!”

“原本准备让你先出任兵部尚书,待得二郎登基再入三省……”

“多谢伯父。”李善登时大喜,“为一富家翁,小侄已然心满意足。”

“伯父您想想,小侄自岭南北上入长安,不过数年间,名扬天下,兼姿文武,文有妙笔,武有战功,后世史书必有细述,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李渊是气呼呼的拂袖而去的,回了太极宫还叱骂了几句,倒是万贵妃安慰道:“陛下,魏嗣王为日后计,也无可厚非。”

“朕当然知晓,平阳私下都提及数次了。”李渊叹道:“但如今非其不可。”

看了眼一旁的长孙氏,李渊解释道:“如今将都布可汗困于泾河之侧,若无意外,必能绞杀。”

“昨晚朕与二郎商议,若能使怀仁赴河东,突利可汗本为其手下败将,如今又已是十月中旬,代州、朔州必已降雪,突厥已无战意……”

万贵妃还没听懂,但长孙氏已经明白过来了,李渊、李世民希望能毕功于一役。

如果能擒杀都布可汗的同时,唐军能大败突利可汗,甚至擒杀……那么统治草原百余年的突厥很可能会土崩瓦解。

内部的混乱先不提,薛延陀必然会趁火打劫……在很长时间内,草原部落都没有南下的心思和能力了。

至于西突厥……这些年内乱频频,根本没有精力东顾。

若是要驱逐盘踞在河东的突厥兵力,虽然屈突通患病,李靖已无威望,苏定方资历太浅,但柴绍是能稳得住场子的。

但若是要大败突厥,李渊、李世民的第一选择只可能是李善,这也是唯一的选择。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