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作者:狂风徐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公开会面(上)

书名: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作者:狂风徐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事情已经查的差不多了,李善的任务也基本完成了,他也不去管封伦、李元吉会有什么样的下场……据孙伏伽说,封伦一直被关押在帐篷内,陛下与秦王都没有去问过话。

显而易见,齐王在事败之后再无胆气,只想着活命,将所有的事都捅了出来……加上有那么多人证,封伦是逃不过此劫了。

“差不多了。”李善替苏定方换好伤药,笑着说:“这次用不着嫂子来照看,小伤而已,只是近日行走不便。”

苏定方嗯了声,看看外间无人,低声问:“陛下会废太子吗?”

李善无语了,这是最近几日凤凰谷内外所有人最为关注的事,没想到苏定方也这么八卦,“陛下心思难测,不过秦王入主东宫已是必然。”

看苏定方略有些惆怅,李善笑着说:“放心吧,待得秦王入主东宫,或登基称帝,小弟就回庄子逍遥度日,生上十个八个儿子。”

苏定方连连点头,“理应如此,理应如此。”

李善再次无语,原时空中苏定方为先锋踏破突厥王帐,立下大功,但二十年都未得升迁,不是没有道理的……太不会说话,或者说说话太直了。

苏定方的惆怅来自于无用武之地,张仲坚如今实际掌灵州军,考虑到也是出自李善亲卫,所以苏定方是不太可能掌军……他昨日听李善与凌敬聊起代州总管的继任人选一事,也很是心动。

而李善是在向苏定方示意,以后有的是用武之地……只要自己这个魏嗣王不领军,不掌权,逍遥度日,那李世民是肯定要大用你的。

但苏定方连声说“理应如此”就显得有些急不可耐了……不过李善也知道,苏定方是想到了昨日凌敬提及,现在你李怀仁风头太盛了,再不知道收敛,日后堪忧。

其实李善也很委屈,这次的事虽然是处心积虑,但说到底我也是被动的好不好?!

难道是我鼓动齐王谋逆的?

难道是我逼着杨文干起兵的?

但李善也心里清楚,自己的的确确这几年风头出的太过了,李渊在位的时候还好说,等李世民登基,自己必须急流勇退……不在贞观年间退,那就很难在下一朝保持门楣不坠。

李善细细琢磨过,只要自己不涉入下一代的夺嫡之争,那就应该不会被卷进去,落个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后人那般悲惨的结局。

倒是凌敬说的让自己生上十个八个儿子……李善也知道凌敬是好意,自己折腾出这么大的场面,但却人丁稀薄。

不过李善倒是无所谓,这一世应该不会再有武则天了……今年在新宅成婚前后,母亲与杨氏来往颇多,李善已经注意到了那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

但历史的潮流却不会发生改变,门阀世家的天下不可能永久的存在,有唐一代,门阀制度必然衰微,东山李家再如何努力,也不会成为例外。

与苏定方聊了好一会儿后,李善去了隔壁看望齐老三,这家伙在最后时刻被捅了一刀,还好没有像张瑾一般直接身死,李善在做了紧急手术之后还是活了下来。

检查了一遍后,李善略为放心一些,没有发热,证明很可能没有严重的感染,只要没有意外,应该能活下来。

这附近是周二郎负责建立的伤兵营,李善到处转了一圈,转头去了秦王临时居所。

“拜见魏嗣王殿下。”房玄龄诧异于李善就这么大白天大咧咧的来串门,不远处的杨恭仁与几位朝臣都看见了呢。

李善笑着打了个招呼,进了内间才笑着说:“前几日陛下提及,让晚辈与秦王殿下多多亲近。”

房玄龄哈哈一笑,“那日后魏嗣王殿下来往就方便多了。”

李世民也笑着颔首,他也听李渊说过此事,还想着要不要主动让人传李善来见……虽然这层窗户纸还不能捅破,但也可以走的近一些了。

反正那些知晓内情的人……如裴世矩、平阳公主夫妇等人,都就很清楚李善的政治立场。

“此非太极殿。”凌敬皱眉道:“当称怀仁。”

“凌公说的是,说的是。”李善连连点头,“玄龄公、克明公、辅机公只管称字。”

几人坐下之后,长孙无忌立即问道:“以怀仁所见,陛下可会在回京前废太子?”

“不会。”李善也立即给出了回复,“废太子,动摇国本,乃国之大事,陛下如何会在残破的仁智宫行废立之举?”

“那回京后?”

“有可能。”李善看向李世民,“陛下心思难测,但心意已明,殿下必能入主东宫,但此时尚需谨慎。”

李世民沉吟不语,杜如晦皱起眉头问道:“怀仁的意思是……陛下可能不会立即废太子?”

“嗯。”李善低声道:“同时废齐王、太子……陛下只怕不肯。”

几个人都听懂了其中的意味,如果说去年天台山一战,太子拖延还能春秋笔法的话,那这一次杨文干是真刀真枪杀到李渊面前的。

李渊已经老了,难免要考虑史书如何描绘自己……大一统王朝中,第一位造反的太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刘据,但实际上这位还是被逼着杀了权臣江充,还真算不上实实在在的谋逆。

李世民其实也猜到了李渊的想法,先削李元吉的亲王爵位,废其为庶人,然后再对东宫动手……甚至李渊都已经告知李世民,此次回京后,让李世民立即迁居出皇城。

李渊也不傻,很清楚一旦太子困兽犹斗,第一目标就是李世民……而只要二郎不死,自己的安全却是能得到保障的。

凌敬观察了下李世民的神色,问道:“怀仁提及殿下尚需谨慎,何意?”

“其一,不管殿下何时入主东宫,当不可越权。”

李世民点点头,他心里明镜似的,自己之前多年与父亲不合,主要就是自己的势力与父亲的势力发成冲突导致的。

如果自己入主东宫,立即大肆提拔旧人,在朝中三省六部安插心腹,父子之间必生间隙,前隋太子杨勇之败很大程度就在此处……而且除了太子、齐王之外,自己还有那么多弟弟。

虽然年纪小,但毕竟是会长大的,谁知道李渊什么时候才会驾崩?

“其二,殿下当心胸宽广,还请勿大肆问罪东宫属官。”

李世民愣了下,然后笑了,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但李善说这话却是有私心的。

“怀仁是要为为魏玄成说清。”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