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作者:狂风徐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百九十章 选择

书名: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作者:狂风徐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很多人包括李渊、李世民都私下觉得李善更适合代州总管位置的原因就在于难以安置,这也是制约李善回京的主要原因。

如此大功,既不能进爵,又难以晋职,难道只赏赐些钱财了事?

毕竟年少,又是宗室,不太可能入三省六部,这是亲王的特权,其他位置如何与天下数一数二的封疆大吏代州总管相提并论呢?

而且李善虽被列入宗室,但毕竟不是皇亲,再加上虽然功勋卓著,但离着功高盖主的程度还远着呢。

如今李渊都后悔年初突发奇想赐下邯郸郡王这个头衔了,不然往上晋爵还好几层呢,自己也不用这么烦恼了。

换句话说,李善算得上功高难赏了,功劳不算特别高,但的确难赏。

关于这个问题,李善早在代州就细细考量过,回京之后也与凌敬商议,后者还带来了李世民的话……不干涉。

当时李善还挺诧异的,这态度有点古怪啊……难道李世民对自己放弃代州总管的行为很不满吗?

但后来经过凌敬的解释,李善登时心里MMP……李世民那边的确进退维谷。

“此战之前,大郎倒是建言,宗正少卿不错。”李渊笑吟吟道:“怀仁处事公正,倒是合适……对了,这还是弘大的举荐呢。”

在李渊看来,裴世钜是李善的举主啊!

先举荐其出任代县令,屡立大功,再举荐其出任宗正少卿……传到后世,一段佳话呢!

而且与东宫、秦王府关系都不错,在代州处事公正,不偏不倚,正合适!

李善猛烈的咳咳咳了几声,低着头一阵咳嗽,暗暗咬牙,裴世钜你个王八蛋……你给我等着!

“不过怀仁此番大破突厥,当越为晋职。”李渊试探道:“宗正卿倒是合适,正巧窦琮卸职……”

李善的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伯父,小侄年少,明年才加冠呢……伯父说笑了,说笑了。”

怎么可能答应?!

其中利弊凌敬早就仔仔细细给他剖析过了,宗正卿之前是扶风郡公窦琮担任,这位早年就和李世民不合,虽然参与了洛阳大战,但早早就投入东宫门下。

在隋唐两朝,宗正寺的权柄不算小,好吧,亲王管不了,但大部分郡王肯定是受其约束的,还有公主、县主等等。

这些倒还罢了,后宫嫔妃……那也是宗正寺管不了的,是李渊和万贵妃的事,但相关的外戚是受宗正寺管辖的。

如果李善真的进了宗正寺,不管是宗正卿还是宗正少卿,一旦出了什么破事,那真是要进退维谷啊!

比如当年尹德妃的父亲尹阿鼠打的杜如晦手指都断了,再比如也被列入宗室的燕郡王罗艺将房玄龄的手指打断了……

李善是管还是不管?

管的话偏向谁?

偏向秦王,那裴世钜一来能确定自己的揣测,二来能在太子面前挑拨离间……那厮早就投入秦王麾下了,虽然这真的不算挑拨离间。

偏向东宫,那李世民怎么想?

就算李世民不埋怨,那向来看李善不顺眼的长孙无忌呢?

还有房玄龄、杜如晦这对吃过大亏的天聋地哑呢?

李善依稀记得,史书中记载,李世民在夺嫡之争中长期落于下风……正常的夺嫡之争,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后宫嫔妃给李渊吹得枕头风。

现在李世民能让凌敬传话……不干涉,已经不错了,没让李善入宗正寺,通过李善交好嫔妃。

李善心想自己这一战打的倒是挺值的,不然回朝真的有可能出任宗正少卿,那时候的自己只有雁门大捷之功,可不像现在这样有底气拒绝呢。

李世民之所以寄语不干涉……可能也与自己这次大破突厥有关。

“那就挂个左武卫大将军吧。”李渊想了想,“挂个虚职?”

李善早就准备好了,从一旁的包裹中取出几朵棉花,“伯父你看,这就是棉花。”

“嗯,以前也见过。”李渊点点头。

“将棉花填充入衣物,最重要的就是要取出棉籽。”李善做了个示范,用手指扣着被棉花裹在中间的棉子,好一会儿才抠出一粒,“挺难的……是将作监帮了忙,才弄出一台摘采棉籽的器具。”

“你想去将作监?”李渊迟疑了下,“如今无出缺,少匠乃前隋大匠何稠。”

这个名字李善听张文瓘提起过,是个牛人,那台轧棉机就是出自此人手笔。

大业年间,隋炀帝杨广远征高句丽,命大名鼎鼎的宇文恺造辽水桥不成,强行渡河,大将麦铁杖战死,之后就是何稠出手,据说两天就造好了桥。

更神奇的还在后面,还是远征高句丽,何稠一夜之间建了一座大城,周长八里,高数十米,上面站满了举着旗帜的甲士,高句丽人都傻了……

那天李善听张文瓘叙说也傻了!

“伯父误会了。”李善捏着棉花,“听闻司农卿要出缺了?”

“司农卿?”李渊无语了,除了三省六部,十六位大将军的虚职之外,也就九寺五院了,其中比较适合李善的大约是宗正寺、太仆寺,前者官位要高一级,后者和马引联系在一起,也算有个由头。

而九寺五院中,地位最低的大约就是司农卿了,倒不是说官位品级高低,而是实际职权。

司农寺是北齐时候才设置的,主要是掌粮食积储、仓廪管理及京朝官之禄米供应,但如今职权被民部侵夺,实际权柄相当有限。

“也算合适吧?”李善调笑了句,“总不能任上林署令吧?”

李渊忍不住一阵大笑,司农寺下设上林署、太仓署、钩盾署、官署等,其中上林署主要负责的是掌苑囿园池,植果蔬,以供朝会、祭祀及尚食诸司常料……以及春日藏冰以供夏用。

李善那是自我调笑,陛下你不是指望明年夏天用冰嘛,那我干脆去司农寺好了。

其实李善的想法,李渊也能揣测一二,这位刚刚立下大功,其才能是不需要怀疑的,接下来大郎二郎只怕都想招揽,至少要接纳交好,李善这是想躲开啊。

呃,其实李善早就投身其中了,只是李渊不知情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