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作者:狂风徐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危局(中)

书名: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作者:狂风徐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终于撑不住了的李善被送到甘露殿去睡觉了。

反正现在上下一心,即使大量天策府幕僚都还在河东,但朝中依旧有萧瑀、陈叔达这样的宰辅,有温彦博这样的能臣,也有如窦轨、李孝恭这种征战沙场的老将,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还有李世民。

李善在昏昏沉沉的睡去之前还在天真的想着,裴世矩的揣测也未必是对的……搞不好这次是个大乌龙呢,薛延陀压根就没有南下。

结果黄昏时分,睡了三个多时辰的李善再次被叫醒了,睁开眼都已经自己还在梦中,因为他居然看见了远在原州的李楷。

“怀仁,怀仁!”李楷看李善睡眼朦胧的模样,哭笑不得的用力晃了晃李善,“怀仁,快醒来!”

如在梦中的李善心里一个激灵,用力揉了揉眼睛,看见了李楷身后的陈叔达、柴绍、窦轨,不禁脱口而出,“灵州有变?”

“十月初八,都布可汗率约莫三万突厥骑兵渡过黄河,与薛延陀联兵,七万大军当日攻陷凉州。”窦轨阴着脸道:“张仲坚遣派信使连夜赶往原州,李德谋连夜动身,携带信使入京。”

“来得好快!”李善翻身下床,看向窦轨,“陇州、岐州兵力?”

“信使早已经赶去,但陇州尚好,已经集中兵力南撤岐州境内,但岐州兵力可能要迟些。”窦轨叹了口气,“陇西战报尚未送来。”

李善不禁龇牙,淮安王李神通废材到了这种地步吗?

大军压境,居然军报都没回报长安?

李楷补充道:“此次南下途径泾阳县,陇州总管李孟尝尚不知陇西之变。”

其实李神通还真不是那么蠢,早就遣派信使赶往长安了,可惜信使在河州撞上了正在偷袭大震关的天节军……尸首都不知道在哪儿了。

李善用力揉着眉心,低声道:“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淮安王坚守金城……”

“但突厥、薛延陀七万大军,绕过金城南下河州,再过秦州就能侵入陇州。”窦轨也是挠头不已,“胡骑必入京兆。”

李善默默点头,想将敌军挡在京兆之外,现在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利用短暂的时间尽量集中兵力。

一旁的陈叔达突然说:“适才在承天门,尉迟恭意欲出兵……”

“出兵?”窦轨眉头一蹙,“怀仁?”

李善也是眉头大皱,片刻后才道:“挫敌锐气……倒是可行,但胡骑先锋兵力不知多寡,若是不敌……”

“太子殿下呢?”

片刻后,李善赶到了两仪殿,李世民正在与性情刚烈的萧瑀掰扯呢,上面的李渊犹豫不决。

李渊心里有数,目前尉迟恭麾下的三千精锐是京兆府内短时间内唯一成建制的大军,一旦溃败,那后面真的不好打了。

萧瑀居然高声道:“此刻不可浪战,当以长安为重,更何况陛下命魏嗣王总领战事……”

刚刚赶到的李善爆发出了一阵猛烈的咳嗽声,苦笑道:“宋国公,宋国公,在下未曾得罪你吧?”

这话简直就是把李善架在火上烤啊,看这架势,不把李善烤糊烤焦不罢休啊!

李渊也挺无语的,虽然他信任李善,但更信任李世民。

“胡骑势大,若不挫其锐气,难挡锋芒。”李世民神色不变,向萧瑀解释道:“苏定方、尉迟恭均为名将,当不会败北。”

萧瑀脖颈都粗了,正要开口反驳,李善抢在前面道:“太子殿下此言甚是。”

“怀仁且分说一二。”李渊有点动摇了,李善也赞成出兵吗?

“陛下,宋国公,太子殿下此策挫敌锐气还是其次,首要惑敌。”李善正色道:“若是任由胡骑铺天盖地而来,遮蔽战场,围困长安,各地援军很可能会各自为战,难以汇集。”

李世民赞成的点点头,“必要首战挫敌锐气,使敌难以探明京兆兵力,才能让河东、延州各地援兵陆续赶至长安。”

李渊微微点头,李善向对军略不太了解的萧瑀解释道:“突厥、薛延陀均是骑兵,京兆太大了,胡骑最是擅长大范围穿插,一旦绕到长安北侧甚至东侧……”

“长安不敢贸然出战,而河东、延州甚至陕东道的援军会被一一击破。”李渊也醒悟过来了。

“首战挫敌锐气,只需要拖延一两日,河东、延州的援军就能从北侧、东侧赶来。”李善舔了舔舌头,“不要也不能太过冒险,以掩护陇州、岐州兵力回撤京兆为先。”

“呃,最好是只攻突厥,放过薛延陀……”

“不不不,如果是只攻薛延陀,他们从未与大唐正式宣战,或许会退去……”

李世民好笑道:“此战以苏定方为主将,由他自择之吧。”

“那便如此,以苏定方为主将,尉迟恭、秦琼为辅。”李渊下令道:“率三千骑兵西向,掩护陇州、岐州兵力东撤,若有机会,挫敌锐气。”

“是。”萧瑀躬身应是,命一旁等待的崔信撰写诏书……今天从早到晚,崔信就没离开过两仪殿,手腕都酸了。

李渊挥挥手,让人将地图拿来,“一日之内,府兵成军万余,布置在这几地……”

这个数据不算夸张,普通的州府只有四五个县,而京兆有四十多个县,光是折冲府就有百来个。

折冲府按制兵力分为三档,八百、一千和一千两百人。

不过如今尚有部分兵力驻扎在江南、河北,去年两次灵州大败,李善率兵出征的兵力大都是从京兆折冲府抽调的,这些兵力大都留在了灵州军、延州军内。

更何况因为河东战局急转直下,刘弘基、李世民先后抽调兵力去了河东,以至于京兆内兵力不足。

但即使如此,一声令下,一日之内,也能成军万余,而且都是战阵老卒。

李善仔细看了会儿,咸阳、户县、泾阳三县从南北西三面拱卫长安,其他的兵力一部分进入长安,另一部分分散在各个镇子内。

“户县周边有大河阻断……”李善在地图上比划了下,“岐州、陇州南撤的兵力应该驻扎在礼泉县、武功县左右?”

“不错。”李世民神色略有些复杂,“礼泉、武功之间,尚有一座军营,是早年征伐西秦留下的,中军大帐就设在此处。”

李善点点头,转头看向李渊,“陛下,臣今夜启程,不过若是胡骑穿插至北侧甚至东侧,还需秦王殿下于长安坐镇指挥。”

“征调的府兵调出三千由你带去,此战以泾州道行军总管统之。”李渊显然与李世民商量过了,“除却苏定方、尉迟恭、秦琼之外,西河郡公温彦博出任长史,曲鸿、王君昊、周舫、范季庆、刘黑儿都是你用惯的,尽皆带去。”

李善躬身行礼,“臣当不负所托。”

仅仅靠尉迟恭麾下的三千精锐,李善只能浴血,但如今手中有万余兵力,李善总算有些信心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