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五百七十九章 陪太子读书

书名: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4

皇三子朱常洵虽还未有太子之名,却已然是妥妥的太子人选了。

万历让宋应星来陪未来的太子读书,那就是为了给自己的继承人培养一个肱股之臣。

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可是古代工业百科全书。

小朱常洵有了这个肱股之臣,大明必然会因此蓬勃发展。

这就是万历的想法。

宋应昇可不知道当今天子怎么想的。

他只知道,他们宋家这个没落的士族要一飞冲天了。

宋家都两代没有出进士乃至举人了,那真是没落的不能再没落了。

没想到,这一下他不但被当今天子钦点为状元郎,他二弟应星还要被接来陪未来的太子读书!

他真感觉如同在做梦一般。

这天大的机遇自然不能错过。

他直接就在皇宫里写了份家书,交给了负责前去接人的锦衣卫千户。

万历对这个难得的人才那也相当的重视。

他甚至都命人把御书房重新布置了一番。

小朱常洵有了伴读之后那也要离开他的怀抱了。

他直接命人添了张桌子,就摆在龙案的旁边,这桌子还有两个座位,小朱常洵就坐他这边,宋应星就坐小朱常洵对面。

接下来的殿试貌似都已经不重要了。

宋应星这个人才那真的比十个状元郎还强,只要好好培养起来,大明的未来的发展那简直不可估量。

他甚至连殿试考题都懒得出了,这些天他就一门心思在琢磨怎么培养宋应星这个人才。

水师将士得了他的旨意那也是没日没夜拼命的划。

京城离宋应星的老家奉新那足有三千余里,水师将士竟然才花了十余天就打了个来回。

三月十二辛卯,殿试尚未开始,宋应星便已经来到京城了。

他来得还比较早,上午巳时还未至,他便已经坐着水师快船来到了皇城的太液池中。

这会儿他比兄长宋应昇还要懵。

他也是做梦都没想到,突然间会被当今天子选中,来陪未来的太子殿下读书。

锦衣卫带着他兄长的信赶到奉新的时候整个奉新县城那都是惊呼阵阵。

奉新县城两百余年来好像都没有锦衣卫来过,这一下竟然来了这么多,而且还是专程来接他的。

他父母那都懵的不行了。

这陪太子读书可是天大的好事,他们倒也没有什么犹豫。

他就这么急匆匆的跟着锦衣卫上了水师快船,直往京城赶来。

原本他还以为会被送去见见兄长,然后再入宫面圣呢。

没想到,水师快船直接就把他拉皇城里来了。

而且,随行的锦衣卫直接就带着他往皇宫中走去。

这一路他压根就没看见自己的兄长!

他毕竟还是个十三岁的少年,还没离开过父母,更没出过远门,他去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离家几十里的府城了。

这一下竟然直接将他拉到三千余里外的皇城之中,而且立马就要面圣了,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还好,他参加过院试,上过县学,也算是见过点世面了。

他心里虽然紧张无比,但还没紧张到失态。

两队锦衣卫就这么护卫着他穿过成排的房舍,穿过皇宫的城墙,穿过重重宫殿,来到乾清宫中。

紧接着,他便独自一人踏入了御书房。

这里面就端坐着两个人,一个穿着龙袍,看上去比他大哥大不了多少,另一个穿着小龙袍,看上去也就六七岁。

他匆匆扫了一眼,连忙拱手躬身道:“学生参见万岁爷,参见三皇子殿下。”

嗯,不错,十三岁的小孩能有如此沉稳已属难得。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抬手指着小朱常洵对面的座位道:“坐下说话吧。”

啊?

这直接坐当今天子和未来的太子对面!

宋应星闻言,愣了一愣,还是硬着头皮走过去坐下来。

万历又指着桌上的书道:“朕教到《论语.颜渊篇》第十章了,你来教第十一章试试。”

这是陪太子读书还是教太子读书啊?

还好,家父就是私塾里教书的,家父有事的时候我也时常代他教授一下童生。

宋应星闻言,连忙翻开跟前的《论语》,麻利的翻到《颜渊篇》第十一章,随即郑重道:“殿下,请先跟学生读一遍。”

紧接着,他便朗声读道:“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小朱常洵颇为新奇的跟着读了一遍。

这一章倒是没什么生僻字,他读得还相当的顺畅。

宋应星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殿下,可有不懂的地方?”

这个嘛。

小朱常洵指着“君君”问道:“这两个君子迭一起什么意思啊?”

这个简单。

宋应星耐心解释道:“这两个君字其实不是一个意思,前一个君指的是君王本身,后一个君则指的是君王的职责。

这一章的意思就是,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治理国家的策略,孔子是这样策对的:

国君应该尽好国君的职责,大臣们应该忠诚并尽职尽责,父亲们应该展现出父亲的责任和担当,儿子们应该尽到儿子的孝道。

齐景公听后,深表赞同,赞叹道:说得极是,如果国君不能尽国君的职责,大臣们不尽大臣的忠义,父亲们不尽父亲的责任,儿子们不行儿子的孝道,那么纵然家中粮食充足,又岂能安心享用呢?”

呃,这么简单?

小朱常洵忍不住问道:“治理国家的策略这么简单的吗?”

这个怎么说呢?

宋应星小心的看了一眼一旁貌似凝神静听的万历,这才小心解释道:“殿下,孔子说的大抵是治理国家的基础,他的意思,大家都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国家才好治理。”

哦,原来只是基础啊。

小朱常洵闻言,缓缓点头道:“明白了。”

那接下来就写。

宋应星直接抽了一张纸,提笔道:“殿下,您先跟学生抄一遍。”

说罢,他便认真的写起来。

小朱常洵一看他的字,脸上都不由得露出一丝钦佩之色。

这字写得,都快赶上父皇了。

你才多大啊?

字写这么好!

万历就默默的看着,也没说话。

他其实就是想看看宋应星的学业到底怎么样了。

看样子是没问题了,学习基础已经跟他差不多了,不用再去研习什么四书五经了。

他见宋应星带着小朱常洵抄完了,这才拿起个腰牌郑重道:“长庚,朕已经命人将你的名字录入国子监了。

你现在就算是国子监监生了,五品以下的职位那都可以当得了。

朕先授你个詹事府左春坊左司直郎,方便你进出皇宫,这腰牌你记得挂腰上。”

啊?

我这简简单单给未来的太子讲了一章《论语》就升从六品了!

状元郎初授职的时候也才从六品啊。

宋应星闻言,愣了一下,这才连忙起身,恭敬的双手接过腰牌,连连道谢:“多谢万岁爷恩典。”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也站起身来,抱起一旁的小朱常洵,挥手道:“走吧,我们先去慈庆宫,以后你就住那里。”

说罢,他抬脚便往外走去。

慈庆宫?

那不是太子住的地方吗?

他住那里!

宋应星闻言,愣了一愣,这才连忙跟上。

这会儿袁可立、李化龙和骆思恭都还没来,慈庆宫还是静悄悄的,根本就没人敢大声说话。

万历直接就带着宋应星去布置好的卧房里看了看,随即便带着宋应星来到一个偏殿之中。

宋应星走进偏殿一看,那都不由得满脸震惊之色。

这里面竟然摆了一台纺纱机和一台织布机,而且还摆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还有几个老者好像正在摆弄着什么。

万历见状,干脆问道:“这两台机子干什么的你知道吧?”

这都有官职了,不能自称学生了。

宋应星连连点头道:“万岁爷,微臣知道,这是纺纱的,这是织布的。”

嗯,你果然见过不少机器了。

万历又来到一个老者身旁,问道:“蒸汽烧好了没?”

那老者连连点头道:“回万岁爷的话,蒸汽早已烧好了。”

嗯,先给小伙子一个惊喜。

万历直接拿起一旁的木锤子,对着蒸汽机主阀门就是一锤下去。

“噗嗤”一声,那蒸汽机的连杆便上下动了起来,而且连杆上还连接了曲柄,曲柄还带着一个轮子。

蒸汽机的连杆一动,那轮子便跟着转动起来。

宋应星见状,瞬间两眼冒光,就如同普通人看见了金银财宝一般。

万历待他看了好一阵,看得都忍不住眨眼了,这才郑重道:“这个叫蒸汽机,能带动很多东西。

比如,这纺纱机,这织布机,都可以用蒸汽机来带动,还有那边几台加工东西的床子,那都已经能用蒸汽机来带动了。

不过,纺纱机和织布机还不行,这个还得靠你来琢磨。

以后你上午就陪洵儿读书,下午就来这里琢磨这蒸汽机怎么带动纺纱机和织布机,如何?”

原来陪太子读书还能钻研这些器械啊!

宋应星那是兴奋的连连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其实,万历并没有指望这会儿的宋应星就能把蒸汽纺纱机和蒸汽织布机研制出来。

他只是想先用实物来让宋应星彻底了解蒸汽机这个核心动力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