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八十一章 边军将领一顿乱换

书名: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4

张四维想要提前引爆哱拜之乱,来个调虎离山。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京营主力和蓟州镇边军精锐一旦调走,京城北面兵力薄弱,蓟州镇防线真有可能失守。

历史上,崇祯二年己巳之变蓟州镇防线就失守了。

那时候也是边军叛乱,不过叛乱的是辽东边军。

崇祯元年,宁远兵变,袁崇焕督师蓟辽,平定兵变,整饬关宁锦防线。

那时候大明的重心全在关宁锦防线,蓟州镇兵力空虚,防守薄弱。

崇祯二年,皇太极直接率军攻破蓟州镇,围困京城。

袁崇焕连忙率辽东边军回援,与后金大军激战德胜门和广渠门外。

皇太极看辽东边军勇猛,假意撤军,施离间计。

崇祯将袁崇焕打入诏狱,凌迟处死。

辽东边军因此大乱,大将满桂战死。

崇祯为什么将袁崇焕凌迟处死,这个着实让人看不懂。

其实,崇祯是怀疑皇太极攻破蓟州镇就是蒲州三大豪族所为。

因为那时候的内阁首辅就是张四维的女婿韩爌,兵部尚书就是申时行的儿子申用懋。

可以说,那个时候的崇祯和现在的万历一个样,不听话,想要夺回皇权,逮着文官一通乱杀。

崇祯猜的没错,己巳之变十有八九是蒲州三大豪族手底下的八大皇商做内应,助皇太极把蓟州镇防线打成了筛子。

至于袁崇焕是不是被冤枉的,这个就不好说了,他虽然被归于东林一系,但并非真正的东林,他可能也是死于不听话。

历史的教训摆在那里,当皇帝的不听话,北虏真会杀到京城来,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万历听闻张四维派弟子党馨巡按宁夏,想要提前引爆哱拜之乱,那也不由得眉头深皱。

这场叛乱可以避免吗?

他皱眉沉思良久,随即果断道:“小舅,拟旨,将宁夏巡按党馨革职查办,押回京城受审。”

这场叛乱能不能避免暂且不说,这个党馨必须逮回来严刑拷问。

党馨肯定知道很多东西,这家伙可以说是他收拾蒲州三大豪族的关键人物,一旦撬开了这家伙的嘴,他就可以大开杀戒了。

不过,在此之前,他得想办法掌控京城西面的七大边镇才行。

要不然,他逮着蒲州三大豪族大开杀戒那就如同崇祯一般,是在找死。

蒲州三大豪族一旦发动所有力量跟他拼命,七大边镇就会变成筛子,图们汗和土默特部大军那绝对会冲进关内,到时候他的万历朝会比历史上的崇祯朝还要乱。

这个也不是开玩笑的,崇祯朝的时候那个少年天子也想夺回皇权,结果,很快便天下大乱。

皇太极自崇祯二年开始几乎年年入寇京畿就不说了,就说最终李自成攻入京城逼的崇祯上吊那一回。

李自成可是从陕西一路攻向京城的,结果,经过山西的时候,山西三大边镇的边军好像都消失了一样,就一个京营出身的周遇吉带着几千人马在小城忻州和宁武关疯狂狙击。

周遇吉带着几千人马都能挡住李自成数十万大军七天,这就证明李自成的大军并不是挡不住。

山西三大边镇哪怕每个边镇都只出一万人马,李自成能不能杀到京城还不一定呢。

结果,李自成打穿宁武关之后那就没遇着一个边军狙击。

这还不算什么,他拿下京城,崇祯自尽,清军就杀过来了。

他手下几十万大军竟然不堪一击,山海关一战莫名其妙就被打得溃不成军。

后面更怪,李自成竟然直接放弃墙高壕深的京城跑了!

他等于专门跑了几千里把京城拿下来送给清军的!

这一战莫名其妙的地方太多了,简直就跟在演戏一样。

至于演戏的是谁,当时还没人能想明白。

后面,顺治入关,在皇宫宴请八大皇商,又是赐籍,又是赐高官,大家才恍然大悟。

这莫名其妙的一战打得太漂亮了,大明京城就是八大皇商白送给他们的啊!

现在的蒲州三大豪族可是比当时藏头缩尾的八大皇商要强多了。

如果他还没掌控西北七大边镇就动手收拾蒲州三大豪族,那这天下不大乱才怪。

万历细细想了想,又问道:“麻将军,如果我派你去换掉张维忠,你能掌控整个宁夏镇吗?”

这!

麻贵那也是皱眉沉思良久,最终还是满脸羞愧的摇头道:“万岁爷,末将无能,宁夏镇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而且边军大多成了各方势力的私兵。

关键,末将还没有一个亲信在那边掌控哪怕一点兵权,末将就算当上了宁夏镇总兵,估计也没有一个人会听末将的。“

唉,看样子想要简简单单解决宁夏镇的问题还不行。

如果真这么简单,那历史上一道圣旨就能平定哱拜之乱了,根本无需到处调兵遣将。

万历又细细想了想,随即恍然道:“你的意思你在其他地方有亲信掌控了兵权。”

这个。

麻贵愣了一下,还是咬牙点头道:“万岁爷,末将出自大同右卫,末将在大同镇还是有点人脉的。”

大同镇?

如果他下旨让贾应元全力配合,再加上麻贵的人脉,完全掌控大同镇还真有可能。

问题,大同镇和京城之间还隔着一个宣府镇呢。

宣府镇如果出了问题,京畿和大同镇那就等于被分割成两块了,到时候枉送了麻贵一家的性命都有可能。

反之,如果能彻底掌控宣大两镇,那京城西面就等于多了一道屏障。

万历回想了一下,随即又问道:“麻将军,令尊好像是以宣府镇副总兵致仕的吧,你在宣府镇有没有人脉?”

宣府镇?

你不用找我啊。

麻贵小心提醒道:“万岁爷,蓟州镇总兵董一元就出身宣府前卫啊,董家在宣府镇那还是有点人脉的。”

董一元?

万历毫不避讳道:“董一元现在帮朕掌控着蓟州镇边军呢,如果调去宣府镇,谁人能掌蓟州镇边军?”

说实话,他真想不出还有谁能掌蓟州镇边军,除了戚继光。

问题,现在戚继光正掌控着京营呢,京营对于他来说可是比九大边镇都要重要。

麻贵小心解释道:“万岁爷,末将不是这个意思,末将说的是董一元的哥哥董一奎。

董一元还是董一奎带出来的呢,董一奎在隆庆朝就累积军功晋升副总兵了,不过,他崭露头角之后就被被调去陕西行都司当都指挥佥事了。”

原来董一元的哥哥比董一元还厉害!

董一元从来就没跟他提起过这事,这就证明董一元没有恃宠而骄,借机让他提拔亲族。

这董家兄弟着实不错,可以让他们掌两镇边军。

万历又仔细琢磨了一阵,随即果断道:“麻将军,你今天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就跟锦衣卫都指挥佥事骆思恭手下的密卫偷偷回大同镇,联系一下你手底下掌控兵权的亲信,然后把他们的名单交给密卫,送到京城来。

朕还得让董一元偷偷回宣府镇安排一下,同时调董一奎来京,你先准备好,董一奎到了京城朕就擢你为大同镇总兵。”

麻贵闻言,连忙站起来拱手躬身道:“末将遵旨。”

没过几天,万历就开始胡乱调换边军将领了。

他先是下旨将宣府镇、大同镇、偏关镇、延绥镇、固原镇、宁夏镇和甘肃镇的总兵胡乱调换了一下,然后突然间又将两个年纪大的革了职。

紧接着,他便擢升麻贵为大同镇总兵。

随后,他又擢董一奎为宣府镇总兵。

他这一通乱拳都把吏部尚书吴兑给打懵了。

张四维那也被他打了个措手不及。

麻贵和董一奎那就不是蒲州三大豪族的人,那自然不能让这两个家伙掌控宣府镇和大同镇的兵权。

于是乎,宣府镇和大同镇的边军将领开始阳奉阴违了。

这一手万历自然早就想到了。

他直接下旨,将宣府镇和大同镇的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等全换成了麻贵和董一奎的亲信。

这还没完,紧接着,他又让麻贵和董一奎统计宣府镇和大同镇自嘉靖朝以来的军功奖励,没有领到的边军将士,他全部补发!

他这一下就砸进去一百多万两,宣府镇和大同镇的边军将士那是欣喜若狂,士气爆棚。

这些上阵杀敌的边军将士还都不是蒲州三大豪族的人,如果是那就不用上战场去跟敌人去拼命了。

而且他们拼了命还拿不到军功奖励,这就足以证明他们不但不是蒲州三大豪族的人,反而是蒲州三大豪族欺压的对象。

他们拿了麻贵和董一奎发下来的军功奖励,那自然会感恩戴德,效忠麻贵和董一奎。

而且,这些能杀敌立功的将士还就是边军中真正能打的精锐,有了他们的效忠,麻贵和董一奎自然很快就能掌控宣府镇和大同镇的兵权。

这还没完呢。

紧接着,万历又下旨,追记原宣府镇游击将军董旸军功,追封忠勇伯,赠世卷,追记原宣府镇副总兵麻禄军功,追封忠毅伯,赠世卷。

这一下董一奎、董一元和麻贵、麻锦那真是感激涕零,誓死效忠,成了他的铁杆亲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