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四百八十八章 努尔哈赤又跑了

书名: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六月的京城都已经骄阳似火,松嫩平原依旧是凉风习习,凉爽宜人。

特别是嫩江与松花江交汇之处,河流湖泊密布,凉爽中还带着一丝湿意,简直就如同江南的阳春三月一般,不要太舒服。

这里就是松辽大运河的终点了。

那如同白线一般的帐篷已然延伸到了这边,数十万屯卫军户也已经在规划的河道中开挖了,那密密麻麻的黑点貌似还远不止数十万。

大运河的修建速度那也比规划的还要快,因为屯卫军户中不止有青壮能挖土,老汉那也能挖。

他们一辈子都在刨地呢,挥舞着锄头刨土简直就如同喝水吃饭一般,早已习惯了,只要还有把子力气,他们就能挖得动。

屯卫军户中的妇孺那也没有吃干饭。

她们刨地可能不行,但是挑土还是勉强能行的,差别就只是挑土的多少而已,挑不动太多那就多挑几趟,吃苦耐劳的精神那也早已刻入她们的骨髓。

这么算起来,三百万屯卫军户那最少相当于五六百万青壮劳力,运河的修建速度自然比规划中要快得多。

万历沿着规划中的石灰线外围一路打马往北而行,时不时看向那些忙碌的身影,那眼中尽是欣慰之色。

原本他想着这大运河能赶在十一月份冰封之前完工就算是不错了。

现在看来,压根就不用等到那个时候,很有可能,大运河十月份之前就能完工。

到时候他们还能利用水师快船把过冬物资给这些屯卫军户拉过来呢,这样一来拉粮食物资的马车就没那么紧张了。

他这一路还没有直奔松花江和嫩江交汇口而去,因为工部尚书曾同亨并不在那边。

而且,越是接近运河终点,横向开挖的河道就越多,有的河道挖下去都不止一人深了,打马都不好过去了。

他带着皇次子朱常溆和上万轻骑在错综复杂的河道中转了不知道多久,问了不知道多少负责指挥的工部官员和匠户,午时都快到了,终于有人给他指出了曾同亨的大致方位。

这家伙是真难找啊。

他举起望远镜一扫,不知扫过了多少锦衣卫,终于在一个土坡上扫到了曾同亨的身影。

这家伙正那里边跟一个工部官员交待着什么,边拿着炭笔在纸上画呢。

他细细一看曾同亨这会儿的模样,不由暗自点了点头。

此人着实勤勉。

这会儿曾同亨的靴子上是沾满了泥土,那大红官袍上都是黄一块黑一块,那手上更是乌漆墨黑,尽是炭屑。

六部尚书这样的朝堂大员能走到田间地头看一看那都不容易,这家伙却是运河工地到处跑,人都找不到。

运河工地可是脏得很,因为挖土挖深了会渗水,特别这河流密布的地方,那地上更是挖得到处都是泥浆。

说实话,他都有点不敢下地,这家伙却是毫无顾忌。

不错,不错,大明朝堂就需要这种埋头苦干的官员。

他放下望远镜,微微点了点头,这才带着一行上万轻骑往曾同亨所在之地奔去。

曾同亨听到隆隆的马蹄声貌似才反应过来,有人来了。

他抬起头来一看,那都不由得一愣。

禁军和锦衣卫轻骑!

这么多人跑过来干什么,是万岁爷要见他吗?

问题,万岁爷要召见他也不用派这么多禁军和锦衣卫轻骑跑过来啊,最多派上百骑那就足够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很简单,万历出行的时候基本不穿龙袍,他就喜欢穿禁军将校又或者京营将校的戎装,这样扎人堆里面很难被人认出来。

这是为了安全起见,也是为了避免所有看到他就趴地上,影响人家干活。

曾同亨就没跟万历在一起待几天,祭完天之后他就跑运河工地来了,有什么事他也只是命人把奏折呈上去,压根就没回去见过万历,他自然不知道万历喜欢穿着禁军将校又或者京营将校的戎装在外面跑。

他四周的锦衣卫倒是清楚得很,而且这些锦衣卫都跟万历出来久了,一眼就能把万历给认出来。

锦衣卫那是连忙让开一条大道,万历也很快打马跑到他跟前。

这个时候曾同亨才反应过来

他连忙把炭笔和图纸往怀里一塞,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万岁爷。”

万历犹豫了一下,还是翻身下马,踏着泥浆来到土坡上,亲切道:“于野,在这忙活什么呢?”

这个怎么说呢?

曾同亨想了想,还是掏出图纸来,细细解释道:“万岁爷,这里要修建一个大型水闸,微臣正琢磨闸口建多宽,闸塘又挖多大呢。”

水闸?

船闸朕倒是见过不少,通惠河上就有。

水闸又是什么?

万历低头一看图纸,不由好奇道:“这就是个船闸吧,你怎么称之为水闸呢?”

这会儿的船闸还和后世的船闸不一样,后世的船闸就和前后的水道一样宽,这会儿的船闸却修建的如同一颗包装好的糖果一样,两头细,中间宽。

曾同亨指着西面细细解释道:“万岁爷,这个水闸并不是过船的,而是调节运河水位的,那边大水泊的水要从这个水闸流入运河,作为运河北段的主要水源。

不过,微臣发现,这边的地势好像还比运河主干那边高,所以准备建个大型水闸调节水位,以避免大水漫灌,把运河都给淹没了。”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万历举起望远镜往西面一扫,那都不由得吃了一惊。

这大水泊是真的大啊,望远镜竟然都看不到两边的尽头和对面的湖岸。

他细细扫视了一番,又地图看了看图纸,随即问道:“这水闸不是越宽越好吗,你为什么还要做成这种梭子型呢,这样进水和出水都快不了,调节水位岂不是很慢。”

曾同亨颇有些无奈道:“万岁爷,微臣也没有办法啊,这闸门不好做啊,越宽就越难做。

石闸太重,而且很难找到合适的材料,一般能有两三丈宽一块就了不得了,木闸又不结实,还用不了多久,属实不好办啊。”

这个好办啊。

万历琢磨道:“朕可以命人给你铸百炼钢闸门,需要多厚,需要多大,你给个尺寸就行。”

百炼钢闸门?

曾同亨缓缓摇头道:“万岁爷,钢铁闸门更重啊,而且超过千斤的钢铁闸门就不好铸造了,那铁水倒下去,沙田都会下限啊,根本就铸不成。”

这个问题避暑山庄早就解决了。

你都还不知道,看样子永年伯王伟保密的确做得很好。

万历细细解释道:“这个其实很好解决,我们可以做黏土模,而且在黏土模里加钢条以为加固,沙田里我们也可以埋上钢架防止下陷,不说上万斤,铸几千斤的闸门还是没问题的。

如果几千斤的闸门还不够大,你可以如同修建多孔拱桥一样多修建几个闸孔,这样调节水位就快了。

至于闸门过重的问题,我们可以做钢梁支架,然后再钢梁支架上装上吊葫芦来吊闸门,一个闸门两个吊葫芦一起吊轻轻松松就能把几千斤的钢铁闸门吊起来。”

这办法好啊。

曾同亨闻言,不由得满脸惊喜之色,不过,很快他又无奈叹息道:“万岁爷,几千斤的钢铁闸门就算做出来也拉不过来啊,这边路都还没修呢,马车拉上千来斤的东西那轮子直接就陷进土里了,动都动不了。”

这个也好办。

万历琢磨道:“水师探索这边水道的船队早就出发了,这会儿可能都到松花江水道了。

朕可以命水师蜈蚣船给你拉到北面的松花江和嫩江交汇处,到时候上面用马拉着,下面直接垫滚木滚过来应该没问题。

这样的话可能要花费一个多月,应该不影响这边的工期吧?

朕赶过来其实就是想跟你商议一下,看能不能赶赶工,赶在十月份之前将大运河修通。”

这闸门的问题解决了就没多大问题了。

曾同亨连连点头道:“万岁爷,只要能铸足够的铁闸门,十月份之前修通没问题。”

那就好。

万历微微点头道:“行,你看铁闸门需要多大多厚,朕马上命人给你铸。”

他们正商议着呢,一队快骑突然从东面狂奔而来。

万历举起望远镜一看,原来是戚继光的亲卫。

这是清剿建奴有结果了吗?

很快,快骑就跑过来了,一个亲卫小队长飞身下马,双手举着个信封单膝跪地躬身道:“万岁爷,戚帅急报。”

万历结果急报打开一看,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

努尔哈赤竟然不敢跟他们接战,神武营骑兵正在搭建浮桥的时候这家伙估计就带着人跑路了。

戚继光命人搜遍了长白山东北部那也没有找到一个人,而且,从人马留下的足迹来看,努尔哈赤还不是往北跑的,而是跨过阿速里江去奴儿干都司东南面靠海的山地了。

那里就是东海女真的老巢,原来叫老爷岭,大明地图标注的是永乐山,女真诸部则称其为阿林山。

这下麻烦了。

他原本还想接下来就开发长白山东北面那片巨大的平原呢。

努尔哈赤竟然跑去那片平原东面的永乐山了,这个隐患不除他们就没法开发那片平原啊。

万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你们再辛苦一下,回去传朕口谕,命元敬留下神武营、神机营和川军将士在那边镇守,他则回来跟朕商议下一步清剿方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