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五百三十八章 张居正变法千疮百孔

书名: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4

大明朝廷的大致收支好像算清了。

这帮贪官污吏着实做的一手好账。

如果从账面上来看,他们貌似一点都没贪!

问题,户部两项最大的支出以前就没有。

地方乃至两京各衙门征召劳力的工钱和户部所有仓库采买补充物资的钱,以前基本没有。

这两项都是张居正变法之后才有的。

原本各地征召劳力那就是免费征召青壮来服劳役,现在征召劳力的确是要钱了。

至于户部所有仓库的物资,以前的税赋那都是收实物,包括粮食都是,还有各种抵税的农产品乃至木材那都是不花钱的。

现在改成所有税赋全部折算成银钱,那的确是需要花钱去买物资了。

这两项支出多出来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问题就是,这钱也花得太离谱了。

开玩笑呢,这两项支出一年就是将近两千五百万两!

这意思,张居正还不如不变法是吧?

如果不变法,那一年根本就不会多出这将近两千五百万两的支出来。

简直荒唐至极!

万历眼睛微微一眯,随即问道:“于野,难道你看不出来吗,这征召劳力的工钱和户部采买物资的钱都有很大的问题。”

唉,这两项的确有很大的问题,但是账面上没有问题啊。

李化龙微微叹息道:“万岁爷,微臣知道,这两项支出的确有很大的问题,但是,光从账面上来看那是一点问题没有啊。

这征召劳力的工钱的确各地都不一样,而且,他们的账都做的很细,哪里征召了多少劳力干了什么那都记得一清二楚。

还有户部采买补充各种物资的钱,那都是按实价来算的,并没有胡乱计价。

他们的确是在利用这两项支出疯狂贪腐,但账面上是真看不出什么问题来。”

这些贪官污吏是真是做得一手好账啊。

他们都清楚这两项支出有问题,但账面上就是查不出什么问题来!

万历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问道:“你感觉这两项支出里有哪些问题?

现在我们先不管他们账做得怎么样,你就说这两项支出里面有哪些猫腻。”

这里面问题可就多了。

李化龙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微臣也算是在地方上待过几年。

云贵川行都司衙门虽然不太多,重庆府那边还是有不少的,衙门里各类差役到底有多少微臣心里也有数。

他们所做的账里面很多衙门的差役那都是满编,也就是多的不能再多的那种,这在征召差役不要钱的时候都很少出现。

毕竟,以前征召差役虽然不要钱,但人家来衙门里服劳役总得给人家管饭,人招多了,光是每个月的饭钱那都不是个小数目。

如果饭都不给人家管,地方官员那都会被骂成贪官污吏,人家也不会好好给他们干活。

比如县衙的衙役,以前的知县基本就是征召两到四个,看门、审案、打板子什么的那都够了。

如果就近征召,早晚都让人回家,知县也就管顿中饭,出个一两石粮一个月也就足够了。

现在很多县衙都是满编十二个,哪怕光是管顿中饭那都得五六石粮,关键还得给工钱。

这会儿最便宜的劳力都得一两银子一个月的工钱,有的地方二两乃至三两一个月的都有,光是这一项,一个县衙一个月就要多出二三十两的支出,一年就是两三百两,一千个县衙那就是二三十万两。

还有就是修桥铺路和兴修水利什么的,地方上那也不可能年年修,微臣在云贵川行都司疏通河道那都算是最频繁的了,但这两年疏通的差不多了也就停了,工钱支出也越来越少了。

他们做的账上有的地方却是年年都修,不是修桥铺路就是兴修水利,这换做以前是不可能的。

以前地方衙门能征召劳力兴修一下水利那就算是不错了,修桥铺路那基本都是地方上有钱的乡绅郡望捐资来做。

微臣估摸着,有些地方官员应该是跟户部官员串通好了,故意借此来捞钱。

还有,地方官员征召差役又或者劳力也可能做手脚,他们有可能征召的就是自己的亲友,又或者没征召那么多人却虚报了那么多人。

至于户部所有仓库的采买补充,这种事原本是没有的,因为户部所有仓库那基本上都是存放地方上收缴上来的税银各类物资的,没有一定要充实这一说。

还有,他们采买的时候都是市价没错,但大多算的是京城的市价,而且各类物资出入仓库太频繁,折旧也折的太厉害。

这里面的猫腻就大了,他们每年采买这么多的物资,就算是按京城的物价来算,那也应该按批发价来算,也不应该按市价来算。

还有,采买物资的时候他们还可以从自己亲友那里采办,从而让自己的亲友牟利,甚或是收了某些商户的钱,专门从人家那里采办。

至于折旧,猫腻更大,他们完全可以帮某些商户采买某些物资存户部仓库里,等那些商户自己的物资卖完了,他们直接以半价折旧出库,然后拿去给人家卖,实际上他们收的是全款。”

这帮贪官污吏,真会钻空子啊。

张居正变法才多少年?

他们竟然就利用变法的漏洞想出这么多贪腐的法子来了。

张居正变法是被他们钻得千疮百孔,变法带来的红利几乎全被他们给收入囊中了!

问题,这帮贪官污吏想出来的法子还没有明显的漏洞,至少账面上是看不出明显的漏洞来。

现在怎么办呢?

难道直接抓人吗?

他们就算知道这两项支出有很大的猫腻,但是,猫腻并不是罪证啊。

俗话说,抓贼抓赃,他们不能说看出猫腻来了就抓啊。

更重要的,就算看出猫腻来就抓,做有罪推断,那也得有目标啊。

现在他们抓谁?

户部官员大多有问题没错,难道全抓?

这么搞就有点荒唐了。

万历皱眉沉思了一阵,突然间问道:“对了,他们采买这么多物资来补充库存总要有人批吧?

朕好像就没看到过他们相关的奏折,这些都是谁提出来的,又是谁给他们批的,你查过没?”

这个人家也耍手段了啊。

李化龙小心道:“这些物资的采办并不是一个人提出来的,而是户部很多官员各自提的。

他们提出来之后都是由总督仓场侍郎李戴交户部尚书陈省审批之后上奏的,他们采办的公文那都是有内阁批示和司礼监批红的。

至于您为什么没看到过类似的奏折,这大致就是他们出入库频繁的原因。

他们是故意拆散了上奏的,每次采办的物资最多就价值几千两,有的甚至只价值几百两。

哪怕是一年八百多万两,他们每天拆分成几本奏折上奏也就不会超过一万两了。”

这帮贪官污吏,钻空子都钻到朕这里来了!

他也是为了图省事,不是大事就不会亲自处理,万两以下的支出那就算不得什么大事,那的确不用他来亲自批红。

没想到,这帮贪官污吏竟然想出了拆开来上奏的法子!

看样子这个总督仓场侍郎李戴很有可能就是幕后主使,这家伙绝对有问题。

要不然,这家伙就不会故意拆分开来上奏,那多麻烦的,每天上一份奏折不好吗,一定要拆分成几份奏折吗?

这家伙还真是小心啊,竟然搞了这么久都没漏出马脚来。

你以为你不漏出马脚来朕就没办法了吗?

朕的手段多得是。

你不漏出马脚来朕也可以硬给你装一个马脚!

原本他是想着完全按规矩来,就让袁可立、李化龙和骆思恭去查,堂堂正正查。

这样一来朝廷各衙门就会渐渐变得都会办实事了,也不用什么事都要他来管才推得动了。

问题,堂堂正正查太费时间了,他们都查了这么久了,还没查出什么眉目来呢。

这么拖下去不是办法,看样子得施点手段了。

万历正皱眉沉思呢,袁可立和骆思恭也来了。

看他们那模样,十有八九还是没有进展。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直接问道:“张朝还是不招是吧?”

袁可立颇有些无奈道:“是啊,万岁爷,他都被打得晕死过去几次了,就是不招。

微臣担心,在这么严刑逼供他恐怕就要扛不住了,他如果扛不住,这条最重要的线就要断了。”

这家伙要扛不住了是吧?

万历想了想,随即问道:“这些天你审问他的供词他签字画押没?”

这个自然不能少。

袁可立连连点头道:“每次他细看过之后都签字画押了。”

你不会造假供词吗?

万历提醒道:“他的笔迹是不是很特殊?”

笔迹?

这话什么意思?

万岁爷的意思,找人模仿张朝的笔迹!

至于为什么找人模仿张朝的笔迹,那就跟空印案一个道理。

如果他们不用真正的张朝签字画押了,那供词还不是想怎么写怎么写!

这么做好吗?

问题,不这么做这家伙死不开口啊。

他们能让这帮贪官污吏逍遥法外吗?

不能啊。

那就按万岁爷说的做!

袁可立愣了一下,随即小心道:“他的笔迹倒没什么特殊之处,微臣还是秀才的时候写出来的字都跟他写出来的字差不多。”

很好,你听明白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思恭,坊间关于李戴和张朝的传闻应该都是真的吧?”

这意思利用张朝的假供词收拾李戴!

骆思恭连连点头道:“万岁爷,应该都是真的,坊间传闻一般都不是空穴来风。”

很好,你也明白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冷冷的道:“礼卿,你不要有什么顾忌,张朝不招那就往死里打,打死了也是罪有应得。”

这意思是给李戴来个死无对证是吧?

袁可立闻言,缓缓点头道:“微臣明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