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一六二六章 工业机器人

书名: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58

“孙健,吴晶、张跃说的对,我们也不喜欢开奔驰车了!”

刘悦笑嘻嘻的。

嘻嘻……

毕晓云附和。

“爸爸,我也喜欢妈妈和大妈的电动车!”

哈哈……

孙佳突然发表自己的观点,惹得大人们都笑了起来。

“孙纯、刘志,你们喜欢电动车还是奔驰车?”

“大伯,我喜欢电动车。”

“大伯,我也喜欢电动车。”

“梁梁,你喜欢电动车还是奔驰车?”

“爸爸,我喜欢电动车!”

“栋栋,你喜欢什么?”

“爸爸,我喜欢奔驰车!”

“为什么?”

“爸爸,奔驰车大气,更有安全感!”

孙父和刘父相视一笑。

“刘悦,公司总部这几天又预定了多少辆电动车?”

为了鼓励淘宝控股公司及旗下公司管理层和普通员工预定京城混动轿车,除了享受其他客户预定车的大礼包外,还能享受3000元的内部购车补贴,购车实名制,每人只能享受一次。

拿预定购车发票,就能到财务部领取3000元内部购车补贴,但先需要人事部签字盖章确认。

孙健首批预定的8辆电动车车主都是公司员工,也享受了内部购车补贴。

淘宝控股公司及旗下公司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内部购车补贴算在公司员工的福利支出中。

“孙健,到今天下午5点为止,又有1752人预定了。”

副总裁刘悦负责淘宝控股公司总部人事部和财务部,孙健嘱咐她关注一下总部及下属公司预定京城电动轿车的人数。

“刘悦,我刚才打电话问了一下京城电动汽车公司,自从首批交付用户后,4天的时间又预定了7540辆。”

精明的孙健从市场预订人数就能大致估计京城电动汽车今年的销售情况?预测明年的生产和销售目标能否完成?

8月12,京城电动汽车园区第二期工程已经完工,如今正在安装和调试设备,老厂区的5条电动自行车自动化生产线、2条特种汽车自动化生产线、2条汽车底盘自动化生产线和1条千斤顶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搬入新厂区;又投资10亿元人民币,购买了2条电动轿车自动化生产线、3条车载电子系统自动化生产线、2条电动自行车电机自动化生产线、2条混动电机自动化生产线、3条电动轿车底盘自动化生产线、1条电动BUS自动化生产线、1条电动BUS底盘自动化生产线、5条电动自行车自动化生产线、3条五速变速箱自动化生产线、2条充电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等。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作强度和员工数量,京城电动汽车公司从国外引进和从曙光自动化集团购买的生产线都是自动化的,焊接、喷漆、底盘装配和搬运等岗位上,采用了曙光自动化集团研制的曙光牌工业机器人。

1956年,全球第一家机器人公司美国Unimation公司成立;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Unimate(尤尼梅特)下线,安装在通用汽车公司新泽西州的一条组装线上运行,把高温铸件从压铸机上取下,再焊接到汽车车身上。第一代Unimate的售价高达3.5万美元,但只能完成一些简单工序的大件焊接。

当时美国制造业工人的时薪只有2美元,美国工厂对工业机器人的采购意愿并不强烈。

196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机电法》,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机电一体化产品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给予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日本机器人产业正式起步。

1967年川崎重工从Unimation公司引进了机器人及技术,第二年便试制出第一台日本产Unimate机器人。从此,日本生产的电焊、物流、组装等工业机器人,随着“日本制造”,一起走向世界。

川崎重工、安川、本田、丰田、精工爱普生等一大批日本企业开始掌握全球工业机器人的主导权。

1973年,德国机床制造商库卡(KUKA)推出了一种拥有六轴的多关节臂动力学设计的机器人、FAMULUS。

1982年,盛京自动化所所长蒋新松主持研发成功中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SZJ-1型示教再现机械手样机,并通过了专家组鉴定,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与国外的Unimate-200型示教再现机器人指标接近。

1985年,蒋新松主持研发的“海人一号”实现了我国水下机器人零的突破。

1986年,由于常年亏损,工业机器人的鼻祖、Unimation公司被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收购,1993年又被Siemens(西门子)收购。

1986年,本田推出ASIMO(阿西莫)机器人。

1988年,蒋新松主持研发的中型水下机器人“瑞康四号”交付我国南海二号石油钻井平台使用。

1992年,波士顿动力公司由马克·雷波特成立,开始研发机器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97年3月,蒋新松院士不幸病逝,被尊为“中国工业机器人之父”。

经历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历程,工业机器人公司和各种工业机器人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虽然市场需求逐年增加,但市场份额较小,价格昂贵,工业机器人公司常年处于亏损状态,不被投资者看好。

官方资料显示,1992-1995三年间,我国共进口工业机器人566台;1996年,我国从日本进口的工业机器人就达到930台,耗资7.6亿元,每台均价约800万元。

从国外进口的工业机器人主要用在合资汽车公司的焊接、喷漆等生产线上。

在国内,买一台工业机器人不如招聘1000个工人划算,不仅能让这1000个人的家庭生活发生改变,还能解决这1000个人的就业问题。

机器取代人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但大量使用机器人会造成工人大量失业。

劳动力成本低廉是外商在国内投资设厂的主要原因之一,工业机器人短时间内在国内没有市场,也没有找到合适的领军人物,没有在曙光自动化研究院成立机器人研究所。

孙健哪能不知道机器人在未来的广泛用途?但不能什么行业都进入,不然就成了无所不能的怪物。

前世,中国机器人产业超过日本,走在世界的前列,没有被人掐住脖子。

1997年3月,蒋新松院士突然病逝,国内还没有一家机器人公司,工业机器人市场几乎被外资垄断。

喜欢我的一九八五请大家收藏:(xiakezw)我的一九八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29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