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六七二章 做些贡献

书名: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57

“朱所长和叶顾问应该清楚,通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一年一个变化,如今国内一万门属于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也许几年后,十万门将成为主流技术,时间不等人,我希望叶顾问的项目组能拿到十五万元重奖。”

“嘿嘿……好的,孙总,我过后就与朱所长商量,打电话再多找几个人。”

叶铭新立马就明白孙健认为项目组的八名成员还不够,财大气粗的孙总还是挺幽默的。

“朱所长、叶顾问,江城淘宝电器公司有交大、西科大和中科大无线通讯专业毕业的三位下海干部,是公司第二批、第三批从市场上招聘的人才,江城鲲鹏软件公司材料部部长的李惠中,朱所长应该见过,西科大七九级无线通讯专业毕业;宋勇是你们交大七八级无线通讯专业,也许还见过面,章四明是中科大七八级无线通讯专业,宋勇和章四明如今分别在皖省铜城和赣省景德城淘宝电器店担任店长,国家培养一位通讯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不容易,让他们负责卖彩电太浪费人才了,公司将派他们三人加入SG-1000项目组,跟着叶顾问和朱所长的后面学习研发数字程控交换机!”

叶铭新这群退休的专家教授,最多干十年,总要退休,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市场前景广阔,全世界每年都有数千亿美元的市场份额,还有三十多年的发展空间,第二批招聘的李惠中和第三批招聘的章四明、宋勇在基层岗位得到了锻炼,再回到专业对口的岗位上,跟着一群退休的专家教授学习研发数字程控交换机,机会难得,作为沪海曙光通讯技术研究所的人才培养。

“好的,孙总!”

能被孙总看上的人才不会差,再招四个人,十五人的项目组应该够了,争取半年内开发完成,一人平均能拿到一万元的奖金,相当于一个教授四年多的退休工资,大家都有干劲。

“朱所长,叶顾问,我前段时间在鹏城特区待了半个多月,听说羊城年底就要开通国内第一个移动通信网,移动电话将进入国内,成为先富起来一代人手上的通话工具!”

二万六千元(入网费六千元)一部的大哥大就要率先在羊城面世了,据说只有七百部,还不抢破头,国内隐形的百万富翁一大堆。

基本服务费每月一百五十元,通话费每分钟一元!

孙老师如今每月的卫校工资只够通话一小时十分钟,大哥大送给他都不敢要。

“有部曙光大哥大,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将是曙光牌移动电话的广告词!

大哥大将成为国内成功人士的标配,身份的象征,交朋友谈生意事半功倍!

先富起来的一批人敢于亮出身份了!

前世,羊城开通一年后,鹏城特区也开通了移动通信网,国内第二,据报道只有三百部。

在鹏城特区拿大哥大的外地人,治安队员都不敢上前查验暂住证!

“孙总,羊城要开通移动通讯网络了?”

“朱所长,千真万确,砖头般大小的移动电话已经向我们走来,留给沪海曙光通讯技术研究所追赶世界先进通讯技术的时间不多了,模拟移动通讯技术在国外已经成熟,从模拟移动通讯技术到数字移动通讯技术是通讯发展的趋势,叶顾问,在数字程控交换机实验室的机器设备没有安装到位之前,SG-1000项目组的成员全力帮助按键式电话机项目组,早日研制成功按键式电话机。”

二十一世纪,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和数据通信替代数字程控交换机,成为通信行业的主流产品。

“好的,孙总!”

朱志杰笑了,SG-1000项目组的专家教授们不能光拿钱不干活,有了这些专家教授们的加入,按键式电话机的研制成功指日可待,研制成功后,按键式电话机组成员加入到传呼机项目组。

研制成功的芯片,申请公司发明专利后,委托给沪海无线电十四厂或十九厂生产。

如今,沪海曙光通讯技术研究所从社会上招聘了十五名人才,加上原技术科的八名工程师和三名技术员,分成了按键式电话机项目组(十人)和传呼机项目组(十六人),前者由研发部主管章永军负责,后者由研发部副主管陈伟健负责。

所长朱志杰全盘负责。

朱志杰也明白,按键式电话机项目是孙总对他组织能力和技术能力的一次检阅。

“朱所长,这是我这段时间苦思冥想,画的四张简图,看对研究所的按键式电话机项目是否有些帮助?”

钱流水般的花出去,沪海曙光通讯技术研究所成立了一个多月,按键式电话机和传呼机还在研制当中,孙健又给研究所增加了一个SG-1000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大项目,有些过意不去,凭脑海中的记忆,花了大半天的时间,画了二种按键式电话机电话和话筒的示意图。

“孙总学过工业设计?”

朱志杰双手接过,眼睛都直了,流线型的线条,如同复印一般,原来按键式电话机还能这般设计?

“小时候学过素描,拿不出手。”

“孙总的这两种电话简图可以申请按键式电话机的外观设计专利!”

叶铭新也是大吃一惊,大学教授看问题就不一样。

“朱所长,要是真的像叶顾问所说的那样,你找小吴设计师帮忙,按照工业设计的格式重新设计一下,加上不同色彩,以沪海曙光通讯技术研究所的名义申报外观设计专利,申报成功后,到时记住给我和小吴设计师一人发二百元的奖金!”

哈哈……

前曙光无线电厂虽然是区属集体企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还有二名工业设计师,还是父女俩,父亲吴国庆,五十年代从沪海工业学校(沪海工学院的前身)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大家叫老吴,曙光牌收音机和曙光牌收录机的外观和内部设计都出自他的手,女儿吴文燕,八五年从沪海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大家称小吴,设计新颖的曙光牌收录机也没有扭转公司继续亏损的局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02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