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六二三章 原始股没人买

书名: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57

“小慧,这是孙总!”

“孙总,您好!”

“听说张老师怀孕了,买点水果来看看你,随便参观一下交大的校园!”

从朱志杰的家庭主要成员表得知,父母是供电局的退休工人,大哥朱志华,小妹朱志英是沪海四中的数学老师,未婚,妻子张明慧是扬州人,岳父岳母都是普通农民。

“多谢孙总,您稍坐一下,我去给您倒杯凉茶水。”

张明慧接过网兜,一看丈夫对孙总的神态,就明白他加入了沪海曙光通讯技术公司,这位比他们年轻十多岁的年轻人就是江城淘宝电器公司的老板孙健,语气更加恭敬。

“张老师,不要客气!”

孙健已经习惯了别人对他的客气和尊敬,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五十多岁的心态,前世手下的医学博士一大群,把朱志杰夫妻俩当成二名年轻人看待。

“孙总,您坐下看下报纸,我回家给您切块西瓜!”

“朱所长,不要客气!”

孙健接过朱志杰递过来的新民晚报,在靠椅上坐了下来,环顾眼前的三层红楼,这个时期,住房都紧张,刚来的老师结婚都很难分到筒子楼中的一间房,共用厨房,公共厕所,他前世结婚的时候,正好赶上学校盖了一栋职工宿舍,他在男生宿舍的一楼(改成了职工宿舍)分到一间房,走廊就是厨房,公共厕所,下暴雨,家里被淹,家具泡过水,记忆犹新。

-------

“朱所长?”

张明慧笑嘻嘻的看着朱志杰。

“小慧,我已经答应孙总,出任新成立的沪海曙光通讯技术研究所的所长,享受江城淘宝电器公司经理的待遇,基本工资二百元,到明年春节前,分给我一套一百平米的住房,孙总承诺赠送管理层技术团队百分之五的股权,明天就上班,晚上给你细说,现在还像做梦似的,你看,这是七月份的工资,正好碰上公司发放防暑降温物资,我也有份。”

朱志杰有些自豪的将装有二百元工资、早餐票和中餐票的信封递给妻子。

“恭喜朱所长!”

张明慧接过信封,瞄了一眼,四张五十元,喜滋滋,丈夫下午跟着大哥出去一趟,就当上了沪海曙光通讯技术研究所所长,丈夫发达了!她一点不担心,学校这几年有十几个老师办了停薪留职,有自费出国的,也有创办公司的。

“孙总,您喝水!”

张明慧出门看见孙总拿着新民晚报沉思,这张科室订阅的报纸她全看过,没有重大新闻。

“多谢了,张老师!”

孙健放下报纸,起身接过玻璃杯,一口喝光了菊花凉茶,学医的人都有点洁癖,一般不用别人的茶杯,但这个时代一次性茶杯没有进入平常百姓家,只能入乡随俗,平时只会喝一口,将杯子拿在手上,免得主人看见,又往杯子里添水,这次要用凉茶压抑心中的惊喜,刚才从新民晚报上看见了一则没人注意的本报讯,对他来说如同石破天惊。

发财的机会来了!

筹建的鹏城联合信用银行计划发行七十九万五千股原始股,每股二十元,筹措资金一千五百九十万元,设立鹏城股份制银行,虽然鹏城市政府将这件事当成加快鹏城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步伐的有力举措,为鹏城的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大事来抓,鹏城联合信用银行的干部职工上街和进入企事业单位推销,但当地干部职工不愿意买,有关部门动员党员和干部带头购买,效果也不理想,到如今只完成四成多的发行量。

鹏城联合信用银行就是鹏城发展银行的前身。

筹建的鹏城联合信用银行是鹏城市二十一家农村信用社成立的鹏城市信用银行更名的,为特区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股份制银行,是从农业银行身上割肉,筹建中的鹏城联合信用银行虽然经过人民银行鹏城特区分行的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七十九点五万股进行集资,每股二十元,但人民银行总行还没有批准,银行营业部的牌子还是鹏城市信用银行,属于先斩后奏,先生孩子后结婚,鹏城特色!

前世,筹建的鹏城联合信用银行对外号称本金一千万元,原计划发行七十九万五千股,发行价格为每股二十元,筹措一千五百九十万资金,不像飞乐音响规定对个人股东实行“保本保息”,还实行“自愿认购,自由退股”,按银行一年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股息。

鹏城信用股票既不保本也不赎回,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股票!

鹏城本地高学历、懂得经济知识的干部都知道二十一家农村信用社大多是管理混乱的乱摊子,怎么能值一千万元?都不相信!

由于公众对股票认识不足,对“这个东西能不能赚钱”甚至“将来能不能回本”都没有特别把握,鹏城特区证券公司还在组建之中,鹏城联合信用银行的干部职工只好上街摆摊设点和进入单位社区,上上下下做思想工作,采取摊牌和单位补贴等方式,最后实际上只卖出去三十九万六千五百多股,实收七百九十三万多元股金,只完成发行计划的百分之四十九点九,不到百分之五十,最后就将招股计划书上的发行数量改成五十万股。

鹏城联合信用银行发行股票圆满成功!

这个时代连证券法、公司法、合同法、交易法和会计法都没有,成不成功?你说了不算,我说了更不算……

鹏城早年的改革,大多数是摸着石头过河,利用国家赋予特区的试验权,先行先试。

一般的老股民都不清楚,老股民孙健前世在电脑上研究过不少重要上市公司的来龙去脉。

字里行间透露出新民晚报的记者有点幸灾乐祸,鹏城成为经济特区,享受国家多项优惠政策,国内外的资金往鹏城流入,下海的人才也往鹏城跑,这几年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从鹏城回来的人都说鹏城一年一个样,经济中心沪海还只是十六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还没有走出低谷,沪海人妒忌鹏城,一个渔民为主的小县城有什么了不起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69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