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七六二章 邀请入会

书名: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57

不论前世或今世,假冒伪劣书法家比比皆是,他们打着中书协书法家的招牌,四处招摇,向附庸风雅、不懂艺术的人售卖书法条幅,骗取钱财。

前世的孙健是一位练习了四十六年毛笔字的书法爱好者,书坛中的逸闻趣事也略知一二,共事八年、亦师亦友的老同事、书法家黄鸿林后来也离开了江城卫校,先后担任江城书协常务副主席、江城W联副主席和鄂省书协副主席。

由于关注黄老师的缘故(大概内心深处也想加入书协),江城W联在济惠路有一栋楼,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城W联副主席也是官场中人,对省市书协历届的主席和副主席耳熟能详,这些人也是电视和报纸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代表人物,但一看加入书协的章程(需要较高的水准或较高的作品才能申请)就放弃了,工作繁忙,孙健就将练习书法当成了一辈子的业余爱好。

孙健要是真的想加入的话,以身份地位和书法水平,直接找黄老师就能进去。

重生后,心平气和,心境提升,练习了四十六年的书法也突破瓶颈,丢掉了《千字文》和《兰亭序》,心中有帖,帖在心中,随时随地都能练习书法,出了本畅销的《孙氏钢笔字帖》,文人相轻,不得不钻研书法,加入名人众多的中书协也成为重生后的目标之一。

先后购买了二十七位名家一百四十三幅书法作品,每日临帖,仔细揣摩,博采众长,受益匪浅,用颜氏正楷抄写了一百多万字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部和《浮躁》,加上经常临摹悟觉大师书写的六字真言,三年过去,书法功底从量变到质变,跨入神韵的门槛。

孙健打算再练二年,等大学毕业后,加入中书协,成为最年轻的中书协书法家,多一道光环。

如今赚钱对孙健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如何保护好自己?

重生后,又重温了一遍江城书协、鄂书协和中书协如今的主席和副主席及其作品,等待机会。

启先生、沙先生和舒先生等书法名家的作品就是孙健在国营文物商店购买的对象。

没有想到在医院实习的第一天,孙健书写的一封表扬信就被住院的鄂书协副主席吴先生看见了。

天意!

如今有《孙氏钢笔字帖》专著,还有《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部和《浮躁》三本书法作品,随手写出来的《兰亭序》就能达到以假乱真,不是行家看不出真假?申请成为江城书协会员,应该问题不大,对于多金的孙健来说,成为鄂书协和中书协会员只是时间问题。

书协的活动经费不多,除了财政拨款外,大多靠会费和赞助,经营《书法报》等维持。

------

乱世黄金盛世文物!

如今老百姓还不富裕,富一代还在艰苦创业,吴先生的书法作品挂在交通路江城文物商店内,二百元一平尺。

中书协主席、启先生的书法作品如今涨到三百元一平尺。

这三年,不经意间,孙健多次在江城文物商店、长安文物商店和沪海文物商店,花费了二十一万多元,购买了二百三十七幅名家书画作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钱的人越来越多,名人字画就成了富人的收藏品,市面上越来越少,越拍越高,几十年后就能增值万倍、十万倍,甚至百万倍。

名人字画既不能吃也不能喝,更不能创造GDP,收藏名人书画与收藏邮票、古玩和瓷器等文物一样,打着保护文化和弘扬艺术的旗号,成为各地工商和文物部门重点扶持的重要产业,人为炒作,抬高价格,谋取暴利,最后成了击鼓传花、博傻的游戏。

购买名家书画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赚有钱人的钱!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前世,大学一年培养几万名“画家”,有的写的字如鸡爪,辛苦创作的作品标价二十元都没人要,连盒饭都赚不到,感叹生不逢时。

“画家”人满如患!

艺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

没有天赋和名家指点的书法爱好者,以为只要苦练几十年,一定能成为中书协书法家,一字千金,白日做梦!

孙健从七岁就开始临帖《千字文》,作为业余爱好,练了四十六年,也不敢加入江城书协,对书法艺术充满敬畏。

“孙健,我是省书协的吴章蜀,现在华济医院住院,你跟谁学的书法?”

老人坐下来,自我介绍,对年轻的孙健不认识他也不尴尬。

“吴老师,我在家父的要求下,从七岁就开始临帖《千字文》,十二岁开始临帖《兰亭序》,在江城卫校读书时,得到黄鸿林老师的指点,去年春游时,偶遇从悬空寺云游到归元寺做客的悟觉大师,送给我一幅六字真言,书法才开了窍。”

实事求是,不然在吴老师的面前如何解释不到二十二岁,毛笔字写的这么好?

购买名家书画,博采众长都算了。

“怪不得呢,孙健愿不愿意加入省书协?我举荐你。”

黄鸿林如今是市书协会员,同道中人,吴老师还是《书法报》社长,很欣赏黄鸿林的书法作品。

“多谢吴老师,我求之不得!吴老师,您住高干病房几床?等会空闲下来,我去拜访您。”

“孙健,我住三十七床。”

“吴老师,您慢走!”

孙健将吴老师送到门诊大厅,挥手告别,他如今还是实习医生,不能拍拍屁股就下班。

------

“孙健,刚才这位老同志是谁?”

万护士长跟在孙健的后面走进诊疗室,一脸好奇。

还在看病的李中秋、郭宏伟和张民汉也竖起耳朵。

“万老师,这位老同志是省书协的副主席吴章蜀先生,老先生举荐我加入省书协。”

孙健不会藏着掖着,吴老师邀请他加入省书协,意义非凡。

一般书法爱好者先申请加入市书协会员,十几年后,再申请加入省书协,最后才能被省书协推荐加入中书协。

一般需要二名正式会员推荐。

“恭喜孙健!”

“万老师,这还不是沾了您的光!”

嘿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05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