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三四四章 秦卫良

书名: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57

“杨县长,您好!”

下午三点钟,孙健带着大姑、二姑、大姑爹、二姑爹和叔叔,来到县政府大院,二姑爹彭家才已经和县长杨扶家约好下午三点钟在会议室见面。

“英雄出少年!看到孙老板,我都老了!”

“杨县长符合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标准,前途远大!”

哈哈……

“杨县长,杨巧云同志是我们二家股份公司刚聘请的财务主管!”

“杨县长!”

“恭喜杨巧云同志发挥余热!”

“谢谢杨县长!”

“杨县长,我经营公司的原则是顾客第一,员工至上,兼顾社会责任!我即将成立的二家股份公司从开始就会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遵纪守法,按章纳税,经得起县工商局和县税务局的严格检查!为澧水县的就业、税收和社会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澧水县政府欢迎孙老板这样负责任的企业家!”

“杨县长,这是我大姑孙章梅、大姑爹杨宗显,她俩将是四海居建筑公司的经理和副经理!以后请杨县长多多关照!”

“请杨县长多多关照!”

“请杨县长多多关照!”

“恭喜孙经理,杨副经理!”

杨扶家在心里感叹,二位老人有福气,有孙健这样一位孝顺的侄儿。

“杨县长,这是我二姑孙章华、二姑爹彭家才,叔叔孙章云,二姑和二姑爹将是粗茶淡饭餐饮公司的经理和副经理,叔叔是二家公司的监理,以后请杨县长多多关照!”

“请杨县长多多关照!”

……

“恭喜孙经理!恭喜老彭宝刀不老!恭喜孙监理!”

孙老板竟然敢将十万元巨款交给这样一群农村亲戚做生意,这既是胆量,也是魄力,杨扶家都想看看最后的结果?

“杨县长,澧水县是湘省的北大门,与鄂省接壤,我的朋友在江城开了一家卖电器的公司,将来想进入常城市场和潭州市场,澧水县就是桥头堡,我想帮助家乡的亲戚们过上好日子,不约而同选择了这里,看好澧水县未来的经济发展,这是我承诺在澧水县城投资十万元的验资证明,选择贺家村那块地。”

“孙老板怎么想到要买这块地?”

杨扶家以为孙健会买城头村这块地,那里城市居民多些,开餐馆的生意也要好一些。

“杨县长不知是否知道?我今天已经将解放路上出售的钟家餐馆买下来了,粗茶淡饭餐馆有了门面,四海居建筑公司离主城稍微远一点影响不大,我的朋友将来打算在那里建设一座电器商场,向常城地区辐射。”

“孙老板,我也是刚刚听说,澧水县政府欢迎孙老板前来投资,县常委会已经集体研究决定,澧阳镇农机厂及门市部占用土地五点三五亩,二千元一亩土地,门面和厂房设备折价一万五千元,但有一个前提,孙老板要负责安置农机厂原有的十五名职工。”

“杨县长,这十五名职工愿意服从我的大姑和二姑管理吗?”

“孙老板不必担心,这十五名乡镇职工本来就没有干部和工人编制,只要新公司每个月能开三十元的工资就够了!”

“杨县长是否有时间?我们到现场去看看?我想看看门面和厂房设备,再同工人们见面?要是双方满意,我今天就决定下来,明天来办手续!”

“可以,我马上派人安排,孙老板,我们一起走过去!”

------

“孙老板,这是澧阳镇秦镇长!”

“欢迎孙老板前来澧阳镇投资!”

四十多岁的澧阳镇镇长秦卫东,身材魁梧,转业干部,作为澧水县城的后花园,澧阳镇占据地理优势,种植的蔬菜水果直接供应城内居民,当地农民的生活要比其他乡镇要好一些,前几年还红火一阵的几个乡镇企业,除了砖瓦厂和预制板厂还能赚到钱外,其他一个个日落西山。

澧阳镇农机厂和门市部如今还差农业银行一万多元贷款未还,濒临倒闭,十五名职工的安置也成了大问题,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说来简单,听说江城有个老板愿意投资澧水县城,就找到杨县长,希望对方前来购买澧阳镇农机厂和门市部,安置好原有的职工,他愿意将厂房和门市部低价奉送,只要能搞活当地经济,增加当地就业和税收。

初见孙老板,秦卫东也是惊讶不已,但对方伸出的一只大手沉稳有力,面色平静,投资十万元巨款的江城大老板,一看就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

“请秦镇长以后多多关照!”

“孙老板,这是农机厂厂长秦卫良同志!”

“秦厂长,你好!”

“孙老板,你好!”

“秦镇长,我先看看农机厂的资产和负债情况?”

一行人被秦卫良引进位于门市部楼上的办公室内,准备茶杯和开水,他已经派门卫秦中去各村将职工喊回来。

他接到消息,江城的大老板这段时间回澧水县投资,他这段时间都在这里上班,打扫办公室的卫生,门房生了煤炉,烧好开水,买好了茶叶。

“好的,孙老板!”

秦卫良打开文件柜,拿出一本文件夹,双手交给孙老板,这位年轻的孙老板极有可能就是自己的新老板,从江城来投资十万元巨款,在这块地上开办一家餐馆和一家建筑公司。

孙老板看到这一切,似曾相识,就想起先后在钢城和江阳购买的红星农机厂门市部和星火五金铸造厂时的情景。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几家合养一头耕牛,又恢复原始的耕种方式,农业机械化成了泡影,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和产品特色,主要靠修理农业机械的乡镇农机厂濒临倒闭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大批的土地和厂房最后都好事了提前下海的私营业主。

孙老板如今捷足先登。

只要有偿购买澧阳镇农机厂五亩多土地三十年的使用权,即使二位姑姑做生意亏了,孙老板日后也赚大了,担心姑姑、姑爹和叔叔镇不住这些被安置的职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65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