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二四三章 秋游(三)

书名: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57

“杨师傅帮个忙,给我们班照一张合影?”

昨晚下了一场小雨,还刮起了北风,孙健睡觉前还有些担心,起床后,打开窗户,北风吹拂,还有点冷,天边泛红,薄雾升腾,晴天!

一班三十人在班主任王薇的带领下有说有笑的出了校门,孙健请守门的杨师傅帮忙。

三十个学生如今充满稚气,五年后再来看这张相片,变化极大,意义非凡。

“杨师傅!”

王薇也赞同孙健的想法,上前与杨师傅打招呼。

“王老师,出去秋游?”

“杨师傅,走路过去爬龟山,然后游览长江大桥和H楼,您帮个忙。”

“女生站二排,男生站两排,王老师站在中间,大家笑一笑,十年少!”

哈哈……

孙健组织,杨师傅娴熟的按下快门,这个时代的相机要对焦,不懂照相技术,不仅浪费钱,还浪费表情。

“多谢杨师傅!”

-------

“江城饭店的隔壁就是江城卫校,我以后就在江城卫校当外科老师,上班后,到江城来玩,就到外科教研室去找孙老师,包吃包住!”

哈哈……

孙健带着十五名男生走在前面,充当导游;王老师和张红艳带着十三名女生跟在后面,充当导游,由于是周日,这个时间,路上的行人不多,也没有自行车大军。

如今还红火的江城饭店,由于管理不善,再过七、八年就日落西山,最后荒废了,被新S界看中,二零零年左右连着江城卫校被政府一起打包卖了,江城卫校被并入汉江大学,搬迁到了职工医学院的院子里,职工医学院变成了汉江大学医学院,搬到新汉江大学。

这个时候,孙老师离开了江城卫校,变成健K报副主编。

“这是江圣路,对面的利北路上有江城Y医院,华医大的实习医院之一。”

说起江城Y医院,孙健自然就会想起毕晓云,要不是为了在华医大等她,不会在那里浪费时间。

“这就是江城最大的新华书店、江圣路新华书店,肯定有不少同学已经到里面买过书!”

江圣路新华书店在前世也被拆了,上了开发商的当,空置十多年,孙健穿越前也没有开工,市民已经对纸质图书没有兴趣,有没有江圣路新华书店?市民也不太在意。

前世多次到这家书店购书。

自从从江城文物商店购买了十六幅名家书画作品,避免少上当受骗,孙健从这里购买了《中国书法史》、《中国绘画史》和《当代名家书画鉴赏》,中午就在校图书馆阅读,做笔记,系统性的学习书画知识。

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是汉水一桥,五六年修建的,右手是江城S医院,左手就是闻名全国的天下第一街、江正街小商品市场,有数万种小商品,琳琅满目,大家放寒假时想买点便宜的物品带回家,一起到这里来买,可以砍价,但买的时候要注意假货和小偷!远处就是我们要攀登的龟山,登高远望,江口、江昌和江阳尽收眼底。”

“这就是古琴台,后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大家在一个班上学医就是前世起来的缘分,一起对着古琴台的大门照个合影,志同道合!”

前世多次来过古琴台,孙健买过一元、二元、四元、六元、十元、十五元一张的门票,女儿孙佳有学生证,买五角、一元、二元、三元、五元和八元的门票,琴台二字出自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之手。

哈哈……

“同志,请帮我们照张合影!”

咔嚓!

“多谢了!”

“大家以寝室为单位合影,志同道合,我帮你们照!”

孙健前世还是名摄影爱好者,自学过摄影,有一台带单反镜头的尼康相机,常常给母女俩留影,苹G手机里,一百多张母女俩的相片大多是他的作品。

先给女生一零三、一零四和男生一零八寝室各照张合影,然后请王老师给他们一零七寝室照张合影。

“马多利,李义重,你俩带着介绍信去买门票!”

古琴台规模不大,一张门票二角,今年五月份才开张的黄H楼,门票才一元,大学生有介绍信购买集体票,打八折。

“好的,班长!”

古琴台规模不大,亭台楼阁一应俱全,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布局精巧,主要建筑以庭院、园林、花坛、茶室为主,层次分明,院内回廊,虚实开闭,移步换景,互相映衬。

这个时代的大学生都是文化人,看得津津有味,孙班长和王老师完全像二个导游,半个小时后,在大门口集合,二人走马观花,陪太子读书……

这个时期龟山不收费,还没有修建龟山电视塔和三国城,最高时也和古琴台一样收费十五元,归Y寺收费二十元,黄H楼收费八十元,哄外地游人,本地人一般带亲戚朋友才来游览一次。

“向革命烈士三鞠躬!”

孙健和王老师带着同学站立在向J予烈士墓的正面,孙健的声音浑厚,庄严肃穆。

向J予烈士也是位湘南人,二二年就加入了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负责鄂省的工作,由于叛徒出卖,英勇就义,她的墓原来在月湖之畔,后迁至扁D山,七八年,为了纪念烈士英勇就义五十周年,政府将墓移至龟山西头,重新修建,墓呈圆形,白色,墓前的方座上塑烈士半身像,正面镌刻着伟人手书的向J予烈士墓,后面刻有记述烈士革命事迹的文字。

“一鞠躬!”

“二鞠躬!”

“三鞠躬!”

……

“以寝室为单位,大家在桥上合影!”

二卷胶卷,王老师和孙健都要考虑节省着用,要是每人照一张个人照,就所剩无几了,都照集体照,最少二人合影,洗一张相片五角钱,大部分同学二天的生活费,班费也承担不起,班费只洗一张,同学想要,自己花钱去洗。

只有少数外地同学来过长江大桥,有些从南方来的外地同学乘车路过,今天脚踏实地的站在这条钢铁巨龙上,看着一列火车喷着水蒸气穿桥而过,桥面纹丝不动,心中震撼不已,望着宽阔的江面,碧波荡漾,一艘从上游过来的客轮鸣着汽笛进港,心胸开阔,诗情画意。

马多利和李义重带着介绍信买来门票,一行人进了大门。

“全班在黄H楼前照一张合影!”

“同志,请帮一个忙?”

咔嚓!

“谢谢了!”

“不用谢!”

“大家在这里多照几张合影,黄H楼将是江城的名片,来过江城没有?将相片拿回去,给家人同学和朋友看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94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