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七五九章 主动承认错误

书名: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57

重生后,又回到大学课堂,认真的听一群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结合临床经验,将课本知识讲述了一遍,又做了一遍重点突出、提纲接领的笔记,温故而知新,孙健可以不用看课本,就能将课本内容给同学复述一遍,还不会出错。

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已经下来了,内科学九十七分,外科学满分。

王薇告诉孙健,她的父亲和陈主任、许教授等任课的教授、副教授、讲师一起改他的外科学试卷时,比标答还全面,想扣他的分都很难。

为了拿到外科学的保研名额,孙健同学特地在外科学上多花了一些时间,考一百分也不惊讶。

王老师将父亲的担心告诉他,劝他不要继续经营启明文化公司,不然,外科学保研名额极有可能得不到,校学术委员会的老教授们认为开公司经商的学生不务正业,一票否决!

孙健只能苦笑,如今退的出来吗?要不是为了圆前世一个梦和顺利见到毕晓云,后者更重要,他哪会愿意继续在华医大上学?听一群老师讲课,纯粹浪费他的宝贵时间!

孙健前世当过八年的卫校外科老师,校领导也极力反对教师一边经商,一边当老师,不务正业,何况学生经商?耽误学习,违反校规的会毫不客气的开除!

难道这世与毕晓云不能成为夫妻?

孙健常常思索如何处理如今的感情纠葛?

刘悦对他非常依恋,他与刘悦在一起非常的轻松自然,与生俱来的和谐,双方的父母弟妹都已认同,周围的邻居都认为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走到一起顺理成章,与刘悦结婚不仅收获爱情,还收获亲情,要是造成刘悦有什么闪失,必将众叛亲离。

向冬萍也没有放弃,这都是他的罪过!

刘悦被学校分配到江城商场实习去了,跟前世一样,前世毕业后分配到江城商场人事部,江城商业老大,全国商业系统第一家上市公司,效益很好。

这一世,刘悦肯定会帮孙健管理江城淘宝电器公司。

向冬萍和郭雨辰如愿以偿的分配到江阳淘宝电器商场实习,向冬萍是凭成绩,郭雨辰沾了向冬萍的光,学校考虑两个漂亮的女生在一家私营企业实习,乘坐公汽上下班相对安全。

孙健在华济医院实习,下班后回到公司总部,员工们都已经下班,与向冬萍单独见面的机会几乎没有。

感情纠葛,堵不如疏,知难而退,顺其自然。

被保送读研和报考读研对孙健来说,是两回事。

被保送读外科学研究生是一个荣誉,只要孙健书面承诺毕业后回卫校担任外科老师,以他如今的交际能力,出手大方,校领导肯定会同意。

像孙健这种有单位的考生,报考外科学硕士研究生需要卫校人事科开证明,已经带薪培养了五年,华医大毕业的医疗专业本科生在卫校当外科老师绰绰有余,校领导肯定不会同意他继续报考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就是想报考,按照学校教代会通过的教师学习培训管理规定之一、工作满三年。

要是不能继续读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如今公司事务繁杂,责任重大,孙健就不能继续当甩手掌柜,也不想脚踏两只船,从卫校辞职成了必然的选择,作为补偿,捐出一大笔钱,派江城顺圆房地产公司为学校盖一栋三层楼的外科实训楼。

好聚好散!

精明的校领导也不会为难他!

有位富有的杰出校友,江城卫校还不沾光?

------

“孙健,你的诊疗方法和步骤都是对的,等胃镜室下午的报告出来,再最后下结论!”

诊断癌症的最有效方法是细胞学检查,李中秋也不敢否定孙健的诊断?

“李老师,对不起,我没有征求您的意见。”

郭宏伟和张民汉也想知道下午出来的胃镜检测报告?

要是真如孙健诊断的话,外科手术病理快检,最后细胞学检查证实是早期胃癌,做根治手术,定期检查和化疗放疗,患者生存率可以达到十年,个别的还可以痊愈。

孙健在华济医院内科就出名了!

实习生孙健第一天就在门诊部消化内科,诊断出一例早期胃癌患者!

“孙健,当医生就要有主见!”

李中秋对孙健主动承认越位,知错就改,很有好感。

“李老师,您签字!”

孙健写完门诊病历,交给李中秋签字确认。

实习医生没有处方权,书写的病历,出院小结,开出的请假条,都需要指导老师签字才能成为法律凭证。

“孙健,你的字写得太漂亮了!”

李中秋又被工整、条理清晰的记录和一手漂亮的正楷钢笔字所惊讶,他知道孙健出了本畅销的《孙氏钢笔字帖》,还是《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部的责任编辑,但亲眼见到书写的门诊病历又是另一回事。

“多谢李老师夸奖!”

--------

“邱德先,你们上午忙不忙?”

中午在医院食堂吃饭时,孙健碰见了在儿科门诊实习的邱德先,碗里有一份二角五分的青椒炒肉,在学校食堂只要二角。

学校食堂随着学生放假也停了业,要不然在华济医院的实习生都会跑回学校食堂吃饭,不仅学生食堂的菜便宜二成,还喜欢那里的氛围。

在医院食堂,根据打的饭菜就能看出实习生身份,年长的医生护士一般会打一份荤菜和一份青菜,年轻的一般打份荤菜,一餐二角五分到四角左右。

临时工一般回家吃饭或带菜,冬天在煤炉上热一下(这时代微波炉还没有普及),夏天就加点开水,有的带咸菜,在食堂买米饭,舍不得买一角钱一份的青菜。

孙健是个例外,大号搪瓷碗内,五两米饭、青椒炒肉、丝瓜炒肉和虎皮青椒,花了六角二分(不算一角八分一斤的米饭钱),食堂的阿姨和后面买饭的男医生、女护士都是一脸的惊讶,穿着打扮就是一位家境富裕的进修医生。

“班长,一直忙到快下班,郭老师让病人下午二点钟来看,班长忙不忙?”

“我跟着李老师一上午就看了十七个病人,没有看完,下午两点再看!”

“班长,我一见到病人,学到的专业知识突然都忘光了,脑子一片空白。”

“邱德先,这也很正常,书本知识变成学问、智慧和能力还需要实践,看的病人多了,自然就会了,晚上再看一下课本,将今天看过的病例从课本中寻找答案,再与老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相对应,印象会更深刻。”

“好的,班长!”

邱德先对知识渊博、能力出众的孙健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知道的事情只要询问班长?总会得到满意的答复,比找任课老师都管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96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