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九六三章 压力扑面而来

书名: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57

沪海贝尔浦东新厂的投资高达17300万美元,沪海的重要建设工程,虽然享受了六成的外汇额度,但每年的利息高达12000万元人民币。

“李总,我督促工人们加快建设速度,争取明年十月前完成第一期工程。”

张华来理解李大贵的担忧。

去年销售额高达120多亿元的曙光通讯集团,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不是沪海贝尔公司能比的,由邮电总公司和沪海国资委控股六成的沪海贝尔公司,享受多重优惠和地方保护政策,才能在十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市场上占据沪海和苏省的市场份额,一旦SG-1001大幅降价,其他七家中外合资通讯设备公司生产的十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跟进,背负贷款沉重负担的贝尔公司不跟随降价,必然失去沪海和苏省的市场份额,陷入巨额亏损,在激烈竞争中很难翻身。

李大贵和张华来的位置不保!

如今正在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各省市邮电公司也要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谁的产品质优价廉,就用谁的!

如今国内能生产十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的中外合资通讯设备公司有八家,大家各自占据本地市场,享受国内通讯产业高速发展的红利,赚取高额垄断利润,相安无事,一旦曙光通讯集团以大幅降价的方式进入十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市场,打破原有的利益平衡,市场必将大乱,重新洗牌不可避免,被市场淘汰都有可能。

张华来力主贝尔公司搬迁到浦东新区,建设新厂区,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一旦好事做成了坏事就成了公司的罪人,顿感压力巨大。

------

长安。

“同志们,曙光通讯集团研制成功的十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SG-1001项目昨天通过了专家组的鉴定,拿到了入网证书,我预测,SG-1001产品投产下线的那天就是国内数字程控交换机发生地震的日子,我们不能停下脚步。”

畅想中文网

总经理朱亚军也是忧心忡忡。

去年八月成立的长安大唐电信公司生产的大唐牌一套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已经下线。

------

京城。

“鲁所长,曙光通讯集团研制成功的十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SG-1001项目昨天通过了国家专家组的鉴定,拿到了入网证书,我们远远的落后了,同志们要抓紧时间研制成功十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不然永远的被甩在后面。”

董事长兼总经理邬江新接到消息,顿感压力沉重,开公司办企业同搞科学研究完全是两回事,公司事务繁杂,看见窗外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高兴不起来,打电话给巨龙信息研究所所长鲁国鹰。

京城巨龙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的厂房和办公楼还在建设当中,从江城曙光通讯自动化设备公司订购的一条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生产线将于九月二十日前交货。

------

江城。

“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对G家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对我们来说不是好消息,曙光通讯集团研制成功的十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SG-1001项目昨天通过了国家专家组的鉴定,拿到入网证书,彻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垄断,为国争了一口气,我们要努把力,早日完成我们的项目。”

华中大学黄教授领导的六万门级EIM-601的软件项目计划十一月申请技术鉴定,他没有李大贵、朱亚军和邬江兴焦虑,他只负责在规定的时间研制成功EIM-601的软件部分,是否有市场就不关他的事情了。

------

京城。

“伯母,孙总、刘主管,你们好好休息,再见!”

“龙B长辛苦了,再见!”

“龙B长,再见!”

再见……

龙文开着亚菲特商务车将孙健一家人送到孙家四合院,将车停到车库,告辞后离去。

“孙总!”

“龚师傅,这是我的家人,他们要在这里住一个多星期,您这段时间就回家休息。”

听见外面的汽车声和说话声,龚长林打开了门。

“龚师傅!”

“龚伯伯!”

……

“好的,孙总!”

龚长林回去拿了衣服,打过招呼后就走了,他可以休息一周的时间。

“妈,王姨,到家了!”

孙母、王姨、刘悦、孙圆和刘欣望着眼前青砖灰瓦、油漆彩绘、凋梁画柱的四合院,愣住了。

“大哥,这就是你说的京城四合院?”

“你们喜欢,就多住几天,我在京城要待一段时间。”

“健健,这是当年王爷住的地方吧?”

哈哈……

“王姨,这里离大T官和珅修建的恭王府不远,您明天参观了恭王府,就会觉得我们住的四合院就像贫民窟!”

哈哈……

“王姨,这里离领导们住的中N海也不远,你们明天到周围去逛逛,要是喜欢,每年夏天就到这里住几天,这里的空气清新,气候凉爽。”

“大哥,这扇门好重啊?”

孙圆用力将门拉开。

哈哈……

“王姨,这套三进制的四合院占地面积有778平米,据说,这二扇黑漆大门,都是百年的樟木制作,遇水不腐,这对黄铜门钹也是清代的物件,这入口称大宅门,这是门道,油漆彩绘和凋梁画柱都是新装修的,这堵墙叫影壁,既能挡风,又能避免外人打扰。”

孙健关上大门,喧嚣的世界似乎消失了,闹中取静,带着众人参观,院子里的温度起码比马路上低二度,凉爽宜人。

“这一排六间房称为南房,过去是仆人住的地方,有厨房和公共卫生间,这是车库,可以停三辆小车,这是垂花门,过去大户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指的就是这道垂花门,进入就是二进院,这块大石头称为太湖石,那是东厢房、西厢房,过去主人家的儿孙辈和客人住的地方。”

“庭院中这二棵枝繁叶茂的银杏树,据说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守门的龚师傅每年秋天,能从地下捡到八十多斤白果。”

“北房过去称为上房或正房,是四合院主人住的地方,中间的大客厅称为中堂,是主人的饭厅和接待贵客的地方,两侧四间是主人和夫人住的地方,西耳房是主人的书房,东耳房是进出后院的过道,后院过去是小姐住的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33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