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六九七章 李国良夫妇

书名: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57

“刘大姐,上午已经有三个人来问了?我们邮电局还没有与沪海曙光通讯技术公司签订联合销售协定,您稍坐一下,我让王谢年送一台过来,出厂价卖给您!”

“那多谢了,小王!”

“刘大姐,你喝一口水。”

“谢谢了,小王。

------

“爸,这是国内最新生产的电话机,有记忆功能,我帮您将大弟家的电话存到一号健上,你先拨这个记忆健,然后再按一号键,电话号码会自动拨出去,电话就接通了,今天正好是周日,您给大弟打个电话试试?”

“静雯,我试试?”

嘟……

“石忠,要杰杰跟爷爷说话?”

“杰杰,快过来,你爷爷找你说话!”

……

“静雯,这个电话真好使,声音还清楚,你们有心了!”

-------

“李国良,陈智敏,公司的孙总!”

前天,朱志杰打来电话,刘宏宇带来大学同学李国良和陈智敏,两位如今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通讯半导体专业的博士毕业生,他在美国留学生同乡会认识的,由于与李国良都是沪海人,有共同语言,但交往不深,这次回沪海和绍兴探亲,看望刘宏宇。

刘宏宇告诉李国良和陈智敏,孙健在沪海曙光通讯技术公司和曙光通讯技术研究所的基础上,打算投入巨资进入通讯半导体产业,渴望招聘通讯半导体人才,找过他,但他心里没底,婉拒了。

李国良和陈智敏有了兴趣,一起乘火车到公司总部来看看,与孙健交谈一下,两人还没有决定是否留下来?

李国良三十二岁,沪海沙川县人,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七七年参加高考,进入华清半导体班,与同乡李宏宇还是室友,一起上学放假回家,大四正好碰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华清半导体本科班中,招收二名通讯半导体硕士,享受全额奖学金,他和陈智敏成为幸运儿,硕士毕业后继续攻读通讯半导体博士学位,在留学期间结婚,还没有小孩。

陈智敏二十九岁,绍城人,父母都是中学老师,家中独女,高中毕业正好赶上七七恢复高考,进入华清半导体班,由于基础扎实,班上的学霸。

博士毕业后,陈智敏挂念父母,想回沪海创业。

如同天上掉金元宝,砸到孙健的面前,吓了一跳,顿时大喜,近三个月不敢答应招揽的刘宏宇,竟然带来了二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还是二位通讯半导体博士!

不购买大众车,不会到沪海,不会收购曙光无线电厂,不认识朱志华,不认识叶铭新,不认识叶津,不知道刘宏宇,也就没有眼前的李国良和陈智敏!

天意!

自主研制通讯芯片有了着落!

前世,由于华为的不懈努力,国内在通讯芯片设计产业、封装测试产业、芯片制造产业上呈现出来了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年复合增长,但国家在芯片产业构建上的基础本身不厚、不深,在芯片的高端制造产业上还是受制于人。

前世建设一座14nm半导体工厂的费用要几十亿美元,制造芯片

工艺中,最先进光刻机的生产厂家ASML,被美国控制。

前世,国家每年进口芯片三千多亿美元,占世界芯片产量的三分之二,进口额度超过石油,位列国内进口商品第一位,被人捏着七寸,中兴和华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但孙健对通讯半导体产业的成名人物不清楚,不知道李国良和陈智敏前世是为美国人效力、还是回国创业?

前世,有二万多名华清的毕业生在硅谷为美国人效力,被称为留美预科班。

不是在美国读过博士的人都会取得惊天动地的成就,绝大多数也与华清燕大的博士差不多,当个教授或者高级工程师。

华清燕大等重点高校这么多年培养多少半导体毕业生?前世政府先后提出“五三一“、“九零八工程”和“九零九工程”等发展战略,并成立集成电路产业大基金,不可谓不重视,追赶了四十多年,半导体产业还是受制于人。

原因是多方面的。

历史欠账太多!

一步先步步先!

芯片行业受摩尔定律的影响,技术进步太快了!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根据《瓦森纳协定》,严禁将最先进的半导体生产技术卖给中国,将28nm生产线卖给国内的时候,别人已经用上了7nm生产线!

好在如今,三星半导体成立不到十年、思科成立三年多,高通刚成立二年多,“芯片大王”张中谋今年刚刚创立台积电。

半导体技术掉队还不是太远,

CPU、存储芯片、打印设备芯片和工控芯片等太烧钱了,孙健心有余力不足,只能集中资金和人才专攻通讯芯片。

既然老天将李国良和陈智敏派到孙健的前面来,他就有办法将两人留下来。

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多管齐下!

名利,除了神仙,谁也逃不掉!

废寝忘食赚那么多钱有何用?几辈子都花不完,不就是为了国家在计算机软件和通讯技术方面不被美国人欺负,不枉活一生!

“孙总,你好!”

“孙总,你好!”

下午,刘宏宇、李国良和陈智敏在招待所被安排好住宿后,在李涛、朱志杰和叶津的陪同下,三人参观了江城鲲鹏软件公司、江城鲲鹏软件研究所、江城淘宝电器公司、江城顺圆房地产公司、江城星火铝合金门窗厂、江城星火建筑五金厂和星火花园。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刘宏宇听叶津讲过,也是赞叹不已,李国良和陈智敏大为惊讶,对孙健更为好奇。

刘宏宇之前从叶津的口里知道孙健的真实身份,他告诉了李国良和陈智敏,孙总一边上大学,一边经商,两年半的时间就打下这片天地,惊为天人,自叹不如。

“李博士,陈博士,请坐!”

“李博士和陈博士也知道世界通讯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趋势,知道国内半导体产业的现状,不是哪家公司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赶上美国的,只能举全国之力,从国家层面加大投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线,才能减少差距,但核心技术是用钱买不回来的,引进的技术和生产线一般落后国外二代,只能靠自己研发,投资几十年,持之以恒,才有可能跟上世界通讯半导体的发展步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03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