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一一零八章 为茅台酒厂题词

书名: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57

「孙总,这是茅台酒厂的发展历史,第一任厂长是神枪手张新忠……」

季副厂长带着孙健一行人进入茅台酒厂的历史陈列室,亲自讲解,虽然比对方大二十多岁,去年被授予「首批中G经营管理大师」称号,但他不敢在华人首富面前托大,社会地位和声誉也不是他能比的,管理的公司规模也是望尘莫及。

《追求卓越》成就了孙健世界管理学大师的地位,去年也被授予「首批中G经营管理大师」称号,孙健因为临时有急事,没有到场领奖。

季可良毕业于锡城轻工学院食品发酵专业,二十五岁就进入茅台酒厂,是茅台酒厂第一个大学生,年,从技术科科长升任分管技术的副厂长,八三年被任命为茅台酒厂厂长,八五年认为不适合做行政工作,又主动辞去了厂长职务,成为茅台酒厂史上第一位总工程师,大力推行茅台酒厂股份制改革。

九四年,茅台酒获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80周年国际名酒评比会(美国)特别金奖第一。

九五年,邹凯良、季可良被授予「首批中国经营管理大师」称号。邹凯良成为「茅台酒酿制非遗传承人」。

五一年,副营长张新忠带着12个人接管茅台酒厂时,三家酒坊人去楼空,只有几间破屋、几个窖池和酒甑,通过赎买、没收、接管的方式将成义(华茅)、荣和(王茅)、恒兴(赖茅)三家私营酿酒作坊合并,实施三茅合一政策,国营茅台酒厂成立,被任命为茅台酒厂第一任厂长。

张厂长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茅台酒的质量从建厂开始就严格控制。

因为茅台新酒口感偏辣,五六年,茅台酒厂规定所有的新酒延迟三年窖藏期才能出厂,延续至今。

年,由于外贸部门反映原有的58度茅台出口后,老外喝不惯。为了照顾出口,茅台酒厂经过研发终于将酒精含量降到53度,成为今天酱香型白酒的统一度数标准。

……

「季副厂长,茅台酒去年的产量是多少?净利润是多少?」

季副厂长带着大家参加茅台酒厂生产车间,孙健看见灌装生产线有些年龄了,有些工人的工作服上也是印迹斑斑,没有戴帽子。

一行人进入生产车间也没有要求换衣服、鞋子和帽子。

在孙健的眼里到处是毛病,规范化管理有待强化,但他是客人,不会指手画脚。

茅台酒的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风格来自历经岁月积淀而形成的独特传统酿造技艺,酿造方法与其赤水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相结合,受环境的影响,季节性生产,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保留了当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迹。

「孙总,去年的产量达到1850吨,净利润3350万元,今年要是能引进二条生产线投产,产量能超过4000吨,97年争取达到5000吨,净利润达到1.5亿元。」

….

华人首富答应投资3700万元参加茅台酒厂的股份制改革,3700万元对茅台酒厂是一笔巨资,但对华人首富来说就是一个零头,要是政策容许的话,收购茅台酒厂轻而易举,季可良自从阅读《追求卓越》后,就一直为人低调的孙健,从互联网上有关的信息。

不出意外的话,淘宝控股公司将成为茅台酒业股份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孙健作为二股东代表,有资格知晓茅台酒厂的生产经营状况,有权对茅台酒厂的发展提出建议。

八十年代前,茅台酒厂因为产品全部是定销,普通人想买买不到,茅台酒厂有心想卖,可又不敢卖,心里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这段时期饿不死也吃不饱。

八十年代,经过茅台酒厂领导和遵城

地区官员的多次努力,有关部门终于批示茅台酒可以部分尝试市场化操作,兴奋不已的邹凯良当即带领团队,跑了全国20多个城市,同多个国有烟酒公司达成协议,搭建起茅台销售网络的雏形。

九零年后,国家放开了茅台酒的产量,有了自主定价权,但遵城地区财政紧张,产量得不到提升,只能眼睁睁看着白酒界的「一哥」五粮液一路高歌勐进,占有率甚至超越了清香型的汾酒。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神器,huann.】

从九十年代开始,五粮液一方面大手笔搭建起遍及全国的大经销商团队,一方面靠旗下的五粮春、金六福、浏阳河等浓香型系列白酒迅速占领了白酒市场。

茅台酒厂的销售额和利润只有五粮液酒厂的四分之一。

茅台酒如今的出厂价是180元,零售价300元,名气是有,但普通人买不起,也没有富人囤积升值。

……

「请孙总为茅台酒厂题词!」

茅台酒厂副厂长袁任国请孙健题词。

袁任国出生在距茅台镇25公里外的茅坝镇,父亲是当地一名干部,家境还算不错,得以读到了高中,到附近的中枢镇当知青,父亲偷偷找老友、茅台酒厂的副厂长邹凯良「走后门」,以招工名义将儿子弄到了酒厂工作。

吃苦耐劳、勤学好问、能言善道的袁任国被季厂长青睐,先将他调到了供应科,后又进了宣传科,袁任国的材料也写得不错,又被调到了厂办当秘书。

八三年,茅台酒厂选派一批工人去林城工学院脱产进修,27岁的袁任国赫然在列,等他学成回来后,一路从车间主任被提拔到了厂长助理的位子,35岁就升任茅台酒厂副厂长。

孙健没有推迟,提笔在宣纸上写下「国酒茅台,享誉海内外」,签上名和日期。

「好字!」

袁任国率先叫好。

啪啪……

眼前的袁任国就是茅台酒厂的接班人,对茅台酒厂的高速发展劳苦功高,但孙健穿越前,袁任国被「双规」。

毕晓云微笑着从公文包内拿出二枚印章和印泥,小心的盖上印戳。

前世,国内几家酒厂都称自家的酒是国酒,还在媒体上打起了口水战,但在老百姓的心中,茅台就是国酒的代名词!

华人首富的一言一行都被人,作为茅台酒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孙健也有责任和义务为茅台酒扬名。

解剖老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10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