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退隐后,大汉倾覆,曹操慌了

作者:多喝热水啊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62章 公孙恭没了主见

书名:三国:我退隐后,大汉倾覆,曹操慌了 作者:多喝热水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辽东。

萧寻的等待没有白费,公孙康终于死了。

不过公孙康不是病死的,而是被萧寻派出去的亲卫暗杀的。

萧寻的亲卫各个以一当十,身手不凡,在张敞这个内应的配合之下,杀死公孙康根本不是难事。

甚至萧寻这些亲卫在跟踪了公孙康几天之后,发现他们甚至都不需要一起出手,只要两个人配合一下,就能确保杀死公孙康。

不过为了确保完成任务,他们还是派出了三个人,在深夜动手,悄无声息地杀死了公孙康,然后在张敞的配合下,逃了出来。

这件事听起来很离奇,公孙康也是一代枭雄,怎么可能死得悄无声息?

但如今的情况是,襄平内很多人都看出来公孙康没多少日子了,加上公孙恭主动出手,很多人都站到了公孙恭这边,公孙康对襄平的掌控进一步下降,身边的防卫力量也跟着下降了不少,这才能让萧寻的亲卫轻易得手。

但凡公孙康身体不出问题,他身边的防卫力量依旧,就算萧寻的十几名亲卫一起动手,也不敢说能杀死公孙康。

只能说,公孙康确实是该死了。

萧寻的亲卫得手之后,马上骑快马给阳乐的萧寻报信。

萧寻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当即点兵,率领一万大军直奔襄平。

虽然在阳乐和襄平之间还有一个昌黎,但昌黎内本就没有多少兵马,状态和阳乐差不多,萧寻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与其花费时间攻打昌黎,还不如直接进攻襄平,一举定乾坤!

萧寻千里奔袭,行军速度极快。

等到襄平那些人早上发现公孙康被杀死的时候,萧寻的大军距离襄平已经不足二十里了。

二十里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全力奔袭的话,只需要一刻钟左右的时间。

就算萧寻怜惜马力,也不想让士兵太过疲惫,半个时辰的时间也足够了。

而半个时辰的时间,根本不可能让襄平那些人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更过分的是,公孙康刚刚被杀,襄平人心不稳,公孙恭也没能第一时间控制襄平的局势,所以想要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就更是天方夜谭。

当斥候说萧寻率领的大军即将抵达襄平的时候,这些人才惊慌起来。

公孙恭也慌了,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还是张敞提醒他,应该先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商量对策,公孙恭这才醒悟过来,赶紧让人把襄平内官员召集到一起。

襄平这些官员虽然各自心怀鬼胎,但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生出别的心思,要不然一旦襄平被攻破,他们都得完蛋,所以他们各自老老实实的,打算看看公孙恭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

但实际上此时的公孙恭早已经没了主见,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他是亲眼见识过萧寻的强大的。

还在张敞站在了公孙恭这边,表示萧寻绕开昌黎,强行进攻襄平就是自取灭亡,只要他们在襄平死守,然后派出信使通知昌黎守将,从昌黎出兵,攻打萧寻的后方,萧寻必然崩溃。

公孙恭连连点头,觉得这个办法很好。

他本就没什么本事,也没什么领兵的经验,自然是张敞说什么就是什么。

襄平其他官员虽然有点见识,但如今公孙康刚刚被杀,情况不明,公孙恭看起来人畜无害,但谁知道杀死公孙康的凶手是不是公孙恭安排的?

这个时候和公孙恭作对,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更何况张敞提出来的意见确实不错,只要昌黎出兵,从后方攻击萧寻,萧寻必然崩溃,他们再趁机出兵追击,必然能够击败萧寻。

所以众人仅仅是简单商议一番之后,就做出了让昌黎出兵的决定。

军事上的问题商议结束,但襄平这些官员并没有离开的意思,因为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公孙康死了,公孙恭到底要不要接管辽东?

公孙恭接管辽东的话,他们的利益如何保证?

所以接下来公孙恭的表态,才是他们最关注的事情。

至于萧寻带来的压力,他们并不是很在意。

萧寻再厉害,也不可能轻易攻破襄平。

优势,依旧在他们这里!

再说了,萧寻远道而来,没有粮草补给,单纯依靠以战养战,能坚持多久?

只要他们坚守襄平,萧寻不足为虑!

有心思担心萧寻的威胁,还不如赶紧想想怎么从公孙恭这里夺取更多的利益,确保家族的发展。

公孙恭看到众人如此态度,也就不藏着自己的心思了。

反正公孙康已经死了,公孙康的儿子还小,他来接管辽东,名正言顺,谁能挑出毛病来?

而且掌握兵权的张敞还站在他这边,他有什么好担心的?

所以公孙恭直接把话挑开,说公孙康突然死亡,留下辽东这个烂摊子,他这个当弟弟的应该当仁不让,把这个烂摊子接过来,稳定辽东,并且可以确保在场众人的利益。

前面都是客套话,最后这句才是重点。

不把在场这些人喂饱,他们凭什么支持公孙恭?

相比于扶持公孙恭,他们为什么不扶持公孙康的儿子呢?

公孙康的儿子那么小,什么都不知道,更好控制。

所以,必须要有足够的利益,才能让这些人跟自己站在一起。

结果就是公孙康的尸体无人打理,公孙恭就已经先一步夺取了公孙康的位子,并给在场众人承诺了许多好处。

这一次襄平官员都高兴起来,全都承认了公孙恭的地位,表示他们一定会竭尽全力辅佐公孙恭,绝对不会让辽东落到萧寻手里!

会议结束,公孙恭抓紧时间派出信使前往昌黎求援,让昌黎守将赶紧出兵。

然而襄平这些官员不知道的是,在公孙恭的府上,竟然还有一名曹昂派来的信使。

这名信使几天之前就已经进入襄平,见到了公孙恭,劝说公孙恭投降。

只不过公孙恭觉得襄平的情况还好,不需要着急,所以就暂时让曹昂的信使住下来,丝毫不提别的事情。

可如今,公孙恭觉得,还是提前和曹昂的信使聊聊比较好,毕竟在面对萧寻的时候,他心里是真的没有底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23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