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退隐后,大汉倾覆,曹操慌了

作者:多喝热水啊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44章 夏侯渊很老实

书名:三国:我退隐后,大汉倾覆,曹操慌了 作者:多喝热水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历史上对于辽西郡的记录并不多,就算曹操当初攻破了柳城,也因为柳城距离中原太过遥远,而且长时间受到外族入侵,没有心思对柳城进行管理,结果就是辽西只是名义上归属大汉,但实际上大汉对辽西没什么实际掌控力。

在这样的情况,世代割据辽东的公孙家族,怎么可能不会对辽西生出心思?

那些北方的游牧民族,为什么不对着辽西举起屠刀?

所以此时的辽西,几乎没有什么秩序可言,这里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和当初的凉州差不多。

只不过凉州出了不少反贼,而辽西却连滋生反贼的机会都没有。

萧寻和曹昂已经有了决断,带领骑兵继续北上,直奔柳城。

当初曹操就曾经率领大军进入柳城,所以这一次萧寻和曹昂只要按照当初曹操所走的路线前进,就能进入柳城,没什么有难度。

但是进入柳城之后,萧寻才发现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

并不是说柳城内有多少敌人,而是因为柳城内的人口,太少了。

辽西长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同时面临外族入侵、南下劫掠,辽东公孙康纵兵劫掠,甚至辽西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对同胞举起屠刀,这就导致了辽西人口极度稀少,比之凉州更甚。

萧寻领兵在柳城里转了一圈,也没看到多少人。

就算萧寻乐观一点估计,整个柳城内,估计也就不到五千人!

偌大一个柳城,竟然就这么点人口,实在是让萧寻意外。

没有人口,就没有粮草,就无法征调民夫,难以保证大军后勤。

没有后勤,萧寻就算有太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平定辽东。

总不能让萧寻动手把柳城内所有的粮食都抢走吧?

那柳城里这些可怜人,还怎么过日子?

至于柳城府库?

早就破败不堪了。

萧寻不敢想,当乌桓人进入柳城劫掠的时候,这些人要怎么熬过去。

也正是到了这个时候,萧寻才明白为什么曹操在攻破柳城之后,并不着急占领这里,也没有进攻辽东的意思。

明明那个时候的辽东很弱小,没什么抵抗的能力,可曹操就是没有这么做。

原来曹操早就看到了后勤补给的问题。

派遣大军进攻辽东,消耗大量的粮草辎重,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得到一片不毛之地,完全就是得不偿失。

而且打下辽东之后,还要提防高句丽的进攻,会在很大程度上牵扯曹操的精力,还不如让公孙家族继续割据辽东。

反正公孙家族难以发展起来,还能抵挡高句丽的进攻,让曹操可以安心逐鹿中原。

曹昂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老师,柳城这个情况,怕是一点粮草都找不到,咱们……还要继续吗?”

曹昂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他也意识到这个时候贸然进攻辽东,不是明智之举,也明白了为什么公孙家族敢割据辽东,恃远不服了。

人家是真的有资本。

你曹操本事再大,也得先打过来再说。

萧寻也陷入了为难之中,这个情况,太出乎预料了。

……

益州。

夏侯渊虽然是主将,但实际上的指挥权,还是落到了程昱手里。

没办法,谁让曹操支持程昱呢。

但凡夏侯渊和萧寻的关系不是那么近,曹操都不会这么做。

可夏侯渊明显已经对萧寻生出了崇拜的心思,就连曹操都察觉到了,很是不爽。

程昱得了指挥权,心中很是得意,要求夏侯渊马上率领大军进攻益州,对刘璋展现出绝对的优势,逼迫刘璋主动投降。

夏侯渊有心听萧寻的意见,不要轻举妄动,但是程昱的命令已经下达了,后面还有曹操撑腰,夏侯渊也没有办法,只能亲自领兵出发。

但是夏侯渊这边刚刚有所行动,就有斥候回报,说阳平关外竟然已经出现了敌人的踪迹!

得到消息的夏侯渊马上找来程昱,商量对策。

程昱听说阳平关之外出现敌人踪迹的时候,心里也很是意外。

这次不应该是他们主动进攻益州吗?

为什么敌人反而会先他们一步完成集结?

难道他们想要反攻汉中吗?

这一下程昱也不敢轻易说进攻益州了,而是赶紧让夏侯渊领兵前往阳平关,表示绝对不能让敌人突破阳平关。

夏侯渊也不敢怠慢,带上张郃前往阳平关,让程昱和徐晃留守南郑。

只不过这个时候夏侯渊完全搞不懂,明明是他们主动进攻的节奏,怎么突然之间就变成防守了?

这种完全不知道对方意图,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感觉,太不爽了。

回想当初跟着萧寻打仗的时候,虽然他也摸不清楚萧寻的意图,但是萧寻总能给出明确的指令,他什么都不需要想,只要按照萧寻的指令去做就行了。

反正萧寻不会出错,只要他能完成萧寻的指令,必然能够立下大功。

可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啊。

没有萧寻,夏侯渊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尤其现在程昱获得了指挥权,夏侯渊觉得自己很被动,很无助。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先带兵去阳平关,防止敌人攻破阳平关,直接威胁到南郑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夏侯渊当即点起兵马,带着张郃前往阳平关。

来到阳平关之后,夏侯渊才发现这次竟然又遇到了老对手,刘备!

这一次刘备真的是率领大军前来,麾下谋士和将领都不少,比如庞统、法正、张松,再比如赵云、张飞、黄忠、刘封、张任、吴懿、马岱等等,和之前刘备守卫阳平关那个时候相比,感觉刘备突然就变得阔绰起来。

而相比较起来,夏侯渊这边就只有他和张郃,就感觉势力单薄,完全不够用。

发现这个情况之后,夏侯渊赶紧给曹操和程昱写信,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他们,询问接下来该怎么办。

夏侯渊虽然是跟着萧寻立下了不少功劳,但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上限在什么地方,打打小规模的战斗肯定是没有问题,但同时面对刘备、庞统、法正、张飞、赵云、黄忠等人,那是肯定不够看的,所以他还是老老实实地死守阳平关,绝对不能出战。

他担心只要自己冲出去,就会中了刘备的奸计。

反正只要不离开阳平关,依靠阳平关的地利,依靠阳平关内的粮草和兵将,刘备就算插上翅膀也不一定能攻进来。

只要他坚持住,等到曹操那边重新做出部署,他承受的压力肯定会小很多。

哪怕程昱那边做出反应,主动向南进攻,给刘璋施加压力,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阳平关的压力。

所以,夏侯渊很老实,就是死守阳平关,一点要出去战斗的意思都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1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