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退隐后,大汉倾覆,曹操慌了

作者:多喝热水啊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47章 敌人手里不是有粮食吗?

书名:三国:我退隐后,大汉倾覆,曹操慌了 作者:多喝热水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萧寻和曹昂远在辽东,短时间内无法返回,曹操也就不再考虑让萧寻进攻益州的事了,而是让贾诩领兵进入汉中,配合夏侯渊和程昱,共同攻击刘备。

考虑到刘备已经率领大军来到了阳平关下,贾诩率领军队前往,还不一定能够顺利进入阳平关,所以曹操给贾诩的指示是能够进入阳平关就进入,进不去就在沮县屯兵,威胁刘备的后方,让刘备不敢全力进攻阳平关。

贾诩看过地图之后,觉得曹操这个安排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若是刘备改变进攻方向,那他在沮县驻扎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可这是曹操的安排,贾诩也不方便反对,只能接令,马上整顿兵马出发了。

夏侯渊和程昱绝对不是刘备的对手,如今只能死守阳平关,希望不要出问题,所以不管曹操的决定是不是最优的选择,他都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出现在刘备的视野范围之内,给刘备施加足够的压力。

除了让贾诩领兵支援夏侯渊之外,曹操还听取了贾诩的意见,派出使者,带着天子诏书去拜访刘璋,加封刘璋为蜀公。

当然,这名使者的任务不单单是加封刘璋为蜀公,还要负责劝降刘璋,让刘璋背刺刘备,绝对不能让刘备好过。

如果这件事顺利的话,刘备必然溃败,再也无力进攻阳平关。

益州的战事暂时只能这么安排,接下来的事情,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过此时曹操还是留了一个心思,他把益州的情况写下来,让信使给萧寻送过去,询问萧寻有什么意见。

虽然萧寻远在辽东,但曹操认为萧寻对益州的战事肯定有独到的见解,或许能给他指一条明路。

只可惜,短时间内他是无法收到萧寻的回信了,只能希望益州的战事能够僵持一段时间,等萧寻那边有了消息之后再说。

……

辽西。

萧寻和曹昂进入柳城之后,发现这里的情况比他们想的还要糟糕,顿时就陷入了为难之中。

曹昂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

不是曹昂胆小怕事,而是他仔细看过柳城的情况,这里人口稀少,粮草几乎没有,偌大一个城池,只有几千人,柳城之外更是荒芜不见人烟。

在这种地方行军,后勤补给完全跟不上,甚至就算他们想要劫掠地方都没有目标。

贸然深入辽东,一旦失去补给,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从幽州送补给,就更不用想了。

幽州的补给想要送到辽西,必须要经过乌桓人的势力范围,而如今已经要到秋天了,正是乌桓人南下劫掠的时候,一旦被乌桓人发现他们的补给路线,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曹昂想来想去,都找不到能够应对这个情况的方式,所以才生出了退兵的心思。

这个时候退兵,返回幽州,打打南下劫掠的乌桓骑兵就挺好,没有必要冒这么大的危险进攻辽东。

如果一定要进攻辽东,最好是等益州战事平定,曹操能够腾出手来,组织起强大的后勤补给,他们才能深入辽东。

萧寻看到曹昂这样的态度,心里也有些犹豫。

问题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补给不足。

除此之外,这辽西几乎已经落到公孙康的掌控之中了,萧寻严重怀疑,他和曹昂领兵进入柳城的时候,就已经有人讲这个情况汇报给公孙康了。

说不定现在公孙康已经调兵遣将,准备派人来攻了。

别看公孙康表面上已经臣服了,但实际上公孙康根本就不听曹操的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加之公孙康刚刚击败了高句丽,就连高句丽的王子拔奇都投靠了公孙康,如今正是公孙康最得意的时候,又怎么可能因为萧寻和曹昂率领一万骑兵过来,就主动投降?

先打一场才是正理。

所以萧寻必须要尽快做出决断,是留下来和公孙康打一场,还是尽快离开柳城,就当没有来过这里。

理智告诉萧寻,他不应该在这里和公孙康死磕,因为收益太低了;

但是想到后世那群棒子的恶心之处,萧寻又开始上头。

说什么也得击败公孙康,平定辽东,然后以辽东为踏板,进攻高句丽。

公孙康都能击败高句丽,他萧寻亲自出手,灭掉高句丽难道不是手到擒来?

更何况,拿下高句丽之后,萧寻还能尝试造船出海,进攻东边那个岛国。

如果说有那个国家比棒子更让萧寻觉得恶心,那必须是东边那个岛国。

先灭高句丽,再出海收复岛国,只要把这两件事做成了,就算萧寻无法返回现代社会,他也觉得这辈子值了!

所以再三考虑一番之后,萧寻还是做出了决断。

“昂公子,如今我们已经进入柳城,若是不做任何尝试就撤退,未免说不过去!不如暂时在柳城以逸待劳,等待公孙康带人来攻。”

“等待公孙康带人来攻?”

曹昂皱眉,“老师,咱们粮草已经不多了,若是公孙康当真带人来攻,我们如何抵挡?”

“抵挡?”

萧寻摇头,“我们为什么要抵挡?我们应该主动出击!

昂公子,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那公孙康若是想要来攻击我们,必然会携带足够的粮草,只要我们能够击败公孙康的先锋队伍,就能缴获大量粮草。

我们确实没有足够的粮草,后方的补给也难以维持,但我们不需要依靠后方的补给,我们可以从敌人手里缴获粮草啊!

柳城只是小城,没有足够的粮草很正常,但是阳乐难道也没有粮草吗?

阳乐没有粮草,那昌黎呢?

若是阳乐和昌黎都没有粮草,公孙康如何在辽西确定他的统治地位呢?

所以公孙康才是我们最大的后勤补给!”

曹昂听到萧寻这番分析,眼睛愈发明亮。

他之前怎么就没想到还能从公孙康手里抢粮草呢?

这个思路打开之后,接下来的问题不就是豁然开朗了吗?

只要不断击败公孙康的部队,不断缴获公孙康的粮草,他们就不需要担心粮草的问题!

至于能不能击败公孙康?

曹昂看着萧寻,觉得这根本不是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3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