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退隐后,大汉倾覆,曹操慌了

作者:多喝热水啊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72章 荀彧是大汉忠臣吗?

书名:三国:我退隐后,大汉倾覆,曹操慌了 作者:多喝热水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萧寻回来之后,他的庄园就慢慢热闹了起来。

最先过来的还是郭嘉。

郭嘉和萧寻关系很好,听说萧寻回来之后,他就马上过来拜访了。

当然,郭嘉是绝对不会承认他是来蹭酒的。

相比较起来,典韦就直接多了,一脚把萧寻庄园的大门踹开,嚷嚷着让萧寻赶紧把美酒拿过来。

这段时间,典韦跟着曹操出征,萧寻忙着平定凉州,他已经好久都没有喝到萧寻的美酒了。

好不容易等到萧寻回来,典韦当然要早点过来,解一解他的馋虫。

还好萧寻对此早有准备,在出征之前就让庄园里的工匠多多制作一些高度白酒,要不然等他回来,他库存的那点高度白酒肯定不够用。

第三个过来拜访的是夏侯渊。

夏侯渊跟着萧寻出征,捞到了不少功劳,尤其是返回许都之后,夏侯渊和其他武将相互交流一番,发现他们跟着曹操出征,当真是出力不讨好,什么都没捞到不说,反而还损兵折将,亲兵都死伤了不少,这才意识到萧寻给了他多大的好处。

当初从潼关出兵南下,一路收复被刘备和周瑜攻陷的城池,最后攻破昆阳,烧了刘备和周瑜的粮草,又从背后偷袭刘备和周瑜联军,奠定胜局,已经是大功了;

之后又跟随萧寻平定凉州,大破马超,最后更是在羌胡草原上大肆劫掠,攻破无数羌胡羌胡部落,打得羌胡部落元气大伤,给凉州至少带来数年的太平,又是天大的功劳。

所以回到许都之后,曹操对夏侯渊大加封赏,让夏侯渊激动不已,所以他也主动加入到了萧寻的圈子。

第四个过来的是曹洪。

曹洪心里对萧寻非常感激,一方面是萧寻把制作震天雷、铁胎弓、手弩和冶炼精钢的技术都交给了他。

虽然这里面有曹操出面的意思,但是萧寻愿意交给他,就是天大的人情,曹洪必须要记在心里。

另一方面就是当初对抗马超的时候,萧寻特意让郭嘉给了他一把精钢手弩,让他随身携带,而之后曹洪也用那把精钢手弩打伤了马超,逼迫马超退兵,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包保护了曹操。

这已经不能用人情来形容了,而是恩情。

之前是一直跟着曹操征战,曹洪没有机会向萧寻表达感谢,如今萧寻回到许都,曹洪当然要过来。

再然后夏侯惇、曹仁、张郃、徐晃等人也过来了。

他们这些人多多少少都受到过萧寻的恩惠,如今萧寻返回许都,升官发财,他们过来庆祝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当萧寻看到这么多军中将领都来到自己庄园上的时候,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

要是让曹操知道这么做掌握实权的将领都来这里聚会,他会怎么想?

所以,萧寻决定找人把曹昂请过来。

曹昂是曹操指定的继承人,代表了曹操的意志,让曹昂也过来,可以很少地想曹操表明自己没有别的心思,让曹操安心。

另外,曹昂已经拜萧寻为师了,萧寻征战回来,让曹昂过来,教导一番,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谁都挑不出毛病。

不过在曹昂到来之前,萧寻就听到了夏侯渊和曹洪等人在讨论一件事:曹操称公。

听到称公这两个字的时候,萧寻的脸色突然就变了。

历史上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后,就有了称公的想法,但是却遭到了荀彧的反对,暂时作罢。

但从那之后,曹操和荀彧之间的关系,正式破裂,最终的结果是荀彧失去了曹操的信任和重用,最后在曹操给他送了一个空的餐盒之后,选择了自杀。

荀彧反对曹操称公,甚至宁愿自杀,也不肯向曹操低头,就很让人不解。

在穿越过来之前,人们对荀彧这样的选择,就充满了不解,虽然有很多人对荀彧的做法进行解读,但始终缺少一个让众人信服的说法。

萧寻也不清楚荀彧为什么会反对曹操称公。

如果说荀彧是大汉忠臣,那为什么在衣带诏事件中,没有他的身影?

为什么伏完想要谋反的时候,不去找荀彧?

为什么在曹操欺辱汉天子的时候,荀彧不加以阻止?

纵观荀彧一生的所作所为,除了反对曹操称公之外,他做的事情,都是在为曹操的统一大业进行谋划,对那位幽居深宫的汉天子,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看法。

难道荀彧辅佐了曹操十几年,就看不出来曹操是什么样的心思吗?

既然看出来了,他为什么还要辅佐曹操这个汉贼?

所以从荀彧的举动来看,他不是汉室忠臣。

但是他在曹操想要称公的时候,选择了阻止,又是什么意思?

这里面的原因,大概就只有荀彧自己才知道了。

如今曹操生出了想要称公的念头,恐怕接下来就要有人在朝堂上提出来,然后就是荀彧反对,曹操和荀彧决裂……

萧寻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

曹操的统一大业还未成功,要是在这个时候失去了荀彧的支持,影响可就太大了。

萧寻也不是为荀彧感到可惜,而是觉得,失去了荀彧这个王佐之才,曹操在和刘备、孙权对抗的时候,难度会更大。

萧寻讲究的是实用主义,既然荀彧还能发挥作用,那就不要轻易和荀彧决裂,等到曹操在战略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再和荀彧决裂也不迟。

物尽其用,难道不好吗?

想到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萧寻就有点做不住了,但是夏侯渊和曹洪等人还在这里,他也不好直接离开,只能耐着性子,先应付了这些人,然后再找机会和曹操谈一谈,看看曹操对称公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反正不管曹操是什么样的态度,萧寻都要想办法打消曹操称公的想法。

至少现在不行。

如果一定要称公,也要等到对刘备和孙权建立了足够的优势,就算闭着眼也能实现统一大业的时候再称公。

到了那个时候,荀彧反对不反对,要不要跟曹操决裂,就都没关系了,萧寻也就懒得操这份心了。

反正,只要不影响曹操实现统一大业就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3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