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退隐后,大汉倾覆,曹操慌了

作者:多喝热水啊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56章 益州,有天子气

书名:三国:我退隐后,大汉倾覆,曹操慌了 作者:多喝热水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什么?退兵?”

刘备听到庞统这么说,顿时就被吓到了。

刚才不是说得好好的,攻打汉中更重要,为什么庞统要让他在这个时候退兵呢?

再看看张松和法正的反应,两人似乎都赞同庞统的观点,这也让刘备不解。

刚才张松和法正不是还说要以汉中战事为主吗?

怎么突然之间就改主意了?

庞统笑着解释道:“主公,我说的退兵,并不是真的退兵,而是要做出一个样子,欺骗阳平关里的夏侯渊和张郃,也是为了欺骗成都的刘璋,让他感受到主公带来的压力,也能确保张松大人的安全。

但我们绝对不会真正退兵,只不过是暂时放弃攻打阳平关罢了。”

刘备听得云里雾里,虚假的退兵他能理解,算是将计就计,扰乱敌人的判断,但是暂时放弃攻打阳平关又是怎么回事?

庞统又凑到刘备耳边,小声解释了一番,刘备眼睛越来越亮,忍不住拿起地图看了起来,然后连连点头。

“士元,你这一招,简直太妙了!就依你的计划行事!”

商议完毕,刘备军营里马上就行动起来,一副准备要撤退的样子。

刘备甚至还派出信使,联络沮县外的张飞,让张飞一起撤退。

阳平关上的夏侯渊和张郃看到刘备军营的动静,有点不解。

刘备那边明明没发生什么事,为什么突然之间有了撤退的意思?

张郃问道:“夏侯将军,刘备大军匆忙撤退,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咱们要不要趁机追杀?”

夏侯渊摇头,“不!不能追杀!我们的任务就是守住阳平关,不得有失!

只要阳平关不落到刘备手里,我们就有功无过,但若是我们为了追击刘备,贸然出击,中了刘备的算计,就是我们的过失了!”

夏侯渊早就得到了萧寻的密信,萧寻在信里多次叮嘱他,千万不要离开阳平关,语气严肃,不像是开玩笑,所以夏侯渊时刻都记在心里。

如今的刘备军营只是看起来混乱,但夏侯渊很清楚刘备的本事,就算是匆忙撤退,刘备也会做出合理的安排,谁先走,谁后走,谁来殿后,谁来掩护,都能安排得明明白白,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失误。

所以,不要多想了,老实一点,留在阳平关就好了。

一直到刘备率领大军后退出去十几里地,夏侯渊这边还是没有动静,刘备难免露出失望的神色。

“士元啊,看来这夏侯渊比咱们预想的还要难对付一些,他竟然没有上当。”

庞统倒是一点都不在意这些,说道:“主公不用担心,我们原本的计划中,也没打算夏侯渊这么快就会中计。

夏侯渊也是战场宿将了,没有十足的把握,他怎么可能领兵追击?

不过咱们的真正目的,也不是为了在这个时候把夏侯渊引起出来,而是在后面的谋划。

请主公放心,只要后面的计划顺利,夏侯渊必然中计!”

刘备点头,也就不再纠结夏侯渊没有追击的事了。

数秒之后,刘备看了一下周围,确定张松和法正都没在这里,小声问了一个问题。

“士元,你说,张松和法正二人,为什么要放弃刘璋,转而来辅佐我?”

张松和法正的投靠来得太突然,突然到刘备都没有什么准备,所以就算他已经拿下了张任,夺取了兵权,心里依旧有点不敢相信。

庞统说道:“主公仁义之名满天下,更是汉室宗亲,天子亲口承认的皇叔,心怀天下,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百折不挠,以一人之力扛起汉室大旗,天下谁人不会主公的举动所打动?

张松和法正定然是被主公气度和魅力所折服,所以才愿意放弃刘璋,甘愿辅佐主公!”

“当真如此?”

“当真如此!”

庞统语气肯定,没有让刘备生出任何怀疑。

但实际上,庞统对这件事,有另外的见解。

张松和法正在这个时候投靠刘备,难道真的是被刘备的气度和魅力折服吗?

他们是真的想要辅佐刘备,匡扶汉室吗?

庞统把什么都看清楚了,只是不好当面戳破他们的心思而已。

所谓的辅佐刘备,匡扶汉室,不过都是两人的托词和借口罢了,真正让他们决定投靠刘备的原因,还要落到当初那句谶语上。

益州,有天子气!

当初说出这句话的人是董扶,东汉末年著名的谶纬家。

谶纬之说,多为迷信,奈何大汉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多次采用谶纬之说,长此以往,谶纬之说就不再是简单的密信,反而成为了一种工具。

刘焉在进入益州之前,原本只是打算去南方的交州避祸,极力推动废刺史立州牧的政策。

后来听到董扶说益州有天子气,便果断改变主意,向朝廷请求了益州牧的职位,入主益州,并暗中培植张鲁割据汉中,切断朝廷和益州的联系,妄图在益州自立。

刘焉进入益州之后,多有逾越之举,奈何汉中被张鲁控制,刘焉和张鲁暗中勾结,封锁消息,不让朝廷知道,这才有了益州的多年安稳。

只可惜刘焉年纪大了,没有那个本事,也没有那个气魄,不敢迈出最后一步,但是他的举动已经明明白白告诉身边的人,他有不臣之心。

这个信息明确传递出去之后,刘焉麾下的人,会怎么想?

他们之中有人对汉室忠心,不想看到刘焉迈出最后一步,但也有不少人支持刘焉迈出最后一步,因为那样他们就能更进一步,获得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权势。

从龙之功,历来都是人们梦寐以求的。

可一直到刘焉死,他都没能做到那一步,刘焉麾下不少人自然就要把希望寄托到刘焉的儿子,刘璋身上。

奈何刘璋没什么本事,刘焉都做不到的事情,刘璋又如何能做到?

所以他们只能把这些不该有的心思压下去,等待机会。

然后,刘备出现了。

有这些心思的人会很自然地拿刘备和刘璋做出对比,然后就会发现,刘备比刘璋强太多、太多了。

如果说益州有天子气将来会应在谁身上,他们宁愿相信是刘备。

张松和法正都是聪明人,他们也能想明白这里面的关键之处,做出背叛刘璋,投靠刘备的举动,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说到底,张松和法正,也是要为自己和家族搏一个长远的发展。

这才是他们愿意投靠刘备的真正原因,其他的原因,说什么刘备仁义满天下,气度魅力过人,是大汉最后的希望等等,都是场面话罢了。

只不过这些事情,庞统心里明白就行了,不能说给刘备听。

张松和法正没有看错,益州确实有天子气,也确实应在了刘备身上,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切已经在暗中开始做出改变了,而造成这一改变的人,就是萧寻。

谁让萧寻是穿越者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7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