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退隐后,大汉倾覆,曹操慌了

作者:多喝热水啊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62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书名:三国:我退隐后,大汉倾覆,曹操慌了 作者:多喝热水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真以为萧寻在粮食里放点黑火药,用震天雷和箭雨攻击羌胡骑兵就是极限了?

战术上的表现,对于萧寻来说都是小儿科。

在战术上进行打击,收获再大,也是有限的,所以萧寻喜欢追求战略上的打击,就比如在武威把羌胡部落的骑兵都吸引过来,然后让夏侯渊去偷袭羌胡部落的老家。

偷家战术对于其他诸侯来说,算是重伤,但不至于就此被摁死,但是对于羌胡部落来说,尤其是冬季即将到来,外出的羌胡骑兵依旧一无所获的羌胡部落,偷家战术带来的打击,绝对是致命的。

这也是为什么萧寻在武威防守了一个月,却没有让夏侯渊出手的原因。

真以为萧寻让夏侯渊跟随他一起平定凉州,讨伐羌胡,就只是为了躲避定军山那一战?

让夏侯渊千里奔袭,偷掉羌胡部落的老家才是萧寻最开始的计划。

至于夏侯渊要如何找到羌胡部落的准确位置?

这也难不倒萧寻。

萧寻从一开始就故意放羌胡部落的勇士上城墙,然后抓住他们,关押起来,通过严刑拷打,让对方配合。

这个世界上有硬骨头的人,但那毕竟是少数。

没有足够的信念,谁能在严刑拷打之下坚持不开口?

所以在俘虏里找几个带路的人,真的不要太简单。

可就算这样,萧寻还是耐着性子等了半个月的样子,至少把羌胡那几个规模比较大部落的位置和情况都摸清楚之后,再让夏侯渊深夜领兵出城,带上半个月的粮草,深入草原之中,寻找羌胡部落的踪迹。

如今羌胡部落几乎全员尽出,部落之内根本没有多少人留守,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面对突然出现的夏侯渊,他们怎么可能抵挡?

有人带路,夏侯渊只管千里奔袭,抵达羌胡部落之后,直接动手,根本就不给对方准备的时间。

对于羌胡部落的态度,萧寻也早就给夏侯渊传达过了,总体思想就是八个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所以,不用客气,杀就是了。

不光要杀人,还要把所有能看到的物资全都带走,带不走的就烧掉,反正就是除了一片焦土,什么都不能留下。

夏侯渊也严格执行了萧寻的命令,一路烧杀抢掠,真的是一点都不客气。

夏侯渊在执行命令的时候很是不解,他总觉得萧寻对待羌胡部落的态度,太强硬,也太铁血了,一点都不想萧寻平时的风格。

实际上,夏侯渊不知道,历史上的五胡乱华给汉人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如果不是杀胡令的出现,或许汉人将会成为历史。

如此惨剧,萧寻怎么可能让其再次发生?

想要从根本上杜绝五胡乱华这样的悲剧,不光要让汉人从内部强大起来,还要对胡人下死手,赶尽杀绝!

只有让胡人始终活在灭绝的边缘,甚至是直接灭绝,才能保住汉人不受威胁。

所以在对待羌胡部落的态度上,萧寻一反常态,坚定地让夏侯渊执行烧杀抢掠的政策,绝对不能给羌胡部落留下任何希望。

反正类似的事情,曹操也不是没做过,夏侯渊也算是轻车熟路。

夏侯渊在羌胡部落大草原上纵横无忌,烧杀抢掠,不仅不需要为了粮草的问题发愁,甚至还发了一笔横财。

羌胡部落这些年不断和南方的商人交易,积攒了不少财富,尤其是那些规模大一些的部落之中,财物更多,就连夏侯渊都动心了。

不过夏侯渊还是能分清主次的,除了士兵在抢掠过程中藏起来的小部分,其他所有的财物都集中管理,等回到武威之后,交给萧寻来处理。

夏侯渊虽然动心,但他更知道,这些财物不是他所追求的,只要能抱紧萧寻的大腿,这次平定凉州之后,等待他的必然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身份地位的提升,岂是这些财物能比的?

夏侯渊不是很在乎这些财物,但是跟着他一起出征的士兵就不一样了,所以根本不需要夏侯渊多说,这些士兵的士气就高涨起来,每天都盼着能扫荡羌胡部落,抢夺财物。

所以夏侯渊在羌胡大草原上,根本就遇不到对手,所到之处,羌胡部落一个跟着一个覆灭。

只有那些规模小一些部落,因为目标太小,也没有人带路,才能勉强幸免于难。

同样因为夏侯渊不留活口的举动,导致了只有少数人能逃出去。

而那些逃出去的人,往往又没有马匹和食物,大部分都会饿死,运气好的才会被其他部落收留,但也仅限于女人。

运气更好一点的,在逃跑的时候找到了马匹,也带了一些事物,他们就会往南边走,给他们的部落首领报信。

那名来到前线报信的士兵,就是其中之一。

部落首领听到自家部落被人攻击,几乎彻底覆灭的时候,当场就晕了过去。

他还在前面和汉人打仗,汉人是怎么绕过他们,抄了他们老家的?

前线战事溃败,后方的老家又被偷了,这……这让他如何是好?

这个部落的遭遇,直接给其他部落首领敲响了警钟,在想尽一切办法要让前面的部队撤下来的同时,也派出士兵回去查看情况。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不需要回去查看了,因为更多的羌胡骑兵过来报信了。

他们不是成群结队来的,大部分都是孤身一人,神色狼狈,带来的消息也基本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他们所在的部落遭到了汉人骑兵的偷袭,几乎彻底覆灭。

为什么要带上几乎?

因为他们觉得还有人跑了出来,也觉得汉人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

但实际上,几乎这两个字,完全是多余的。

至少,对于那些被偷袭的部落来说,是完全多余的。

这么多羌胡骑兵陆陆续续出现,带来了一个又一个让羌胡部落首领感觉天都塌下来的消息,让众多羌胡部落首领再次乱了阵脚。

前面的骑兵退不下来,损失多少还是一个未知数,后面的老家也已经被偷了,他们,还能做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05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