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秦:开局怒怼祖龙,我拉着扶苏要造反

作者:菜鸟秘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零五章两人封侯

书名:大秦:开局怒怼祖龙,我拉着扶苏要造反 作者:菜鸟秘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3

两人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屋内只有酒杯碰撞和酒水吞咽的声音。

过了几日,朝廷中又起了波澜。

有大臣在朝堂上弹劾廷尉刘季和黑冰台统领韩言,说他们在处理李妃一案中手段过于狠辣,有失公正。

刘季和韩言站在朝堂上,面对指责,据理力争。

“陛下,臣等一心为公,绝无半点私心,李妃及其党羽罪行确凿,若不从严处置,如何正国法,安民心?”

那弹劾的大臣冷笑道。

“刘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你们如此行事,难免让人觉得是在排除异己。”

韩言怒目而视。

“你这是血口喷人!我等为陛下尽忠,何惧奸人污蔑!”

朝堂上顿时吵成一片,嬴昭看着争吵的大臣们,脸色愈发难看。

“都给朕住口,刘季、韩言,朕信任你们的忠心,但此事也需谨慎处理,不可落人口实。”

刘季和韩言齐声说道:“陛下圣明。”

下朝后,刘季和韩言又聚到了一起,刘季忧心忡忡地说:“韩兄,看来这局势对我们越发不利了。”

韩言说道:“刘兄,不如我们加快计划,尽快向陛下请辞。”

刘季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在第二日,刘季与韩言并肩踏入皇宫,一同面见嬴昭。

刘季率先跪地,言辞恳切道。

“陛下,臣与韩言自觉能力微薄,在这朝廷之中因行事刚正,树敌众多,如今深感力不从心,恐日后难以担当重任,恳请陛下恩准我们辞官归乡,还身心之安。”

韩言亦随之跪地,附和道。

“陛下,臣与刘兄在朝中每走一步,皆如履薄冰,虽一心为陛下尽忠效力,然如今四处掣肘,举步维艰,实是无力再为陛下分忧解愁。还望陛下慈悲成全,许臣等归乡之愿。”

嬴昭稳坐于龙椅之上,听闻此言开口道。

“刘季、韩言,朕一直视你们为心腹之臣,倚重有加,如今你们却要辞官归乡,朕怎能忍心应允?朕之大业,还需你们携手相助。”

刘季重重叩头,额间已现微红。

“陛下,臣等在朝中已心力交瘁,虽有一腔热血,然如今处处受阻,行事艰难,即便有心为陛下肝脑涂地,却也无力施展拳脚,还望陛下体恤,成全臣等这一心愿。”

韩言紧接着说。

“陛下,臣与刘兄每念及于此,皆夜不能寐,如今只求陛下恩准,让臣等能退隐江湖,求得一份宁静。”

这时,站在一旁的太傅沈泰岳出列,拱手进言。

“陛下,刘季与韩言所言,臣以为不可轻信,他们正值壮年,又身负陛下厚望,此时辞官,其中恐有蹊跷,望陛下明察,莫要轻易应允。”

韩言听闻此言,直视沈泰岳。

“沈丞相,你如此揣测我等,究竟是何居心?我与刘兄忠心耿耿,为陛下、为朝廷尽心尽力,所作所为,天地可鉴!”

沈泰岳却面不改色。

“韩言,你莫要激动,本官也是为了朝廷稳定着想,凡事需谨慎思量,以防有诈。”

刘季抬头望向嬴昭。

“陛下,沈丞相所言不无道理,但臣等辞官之心已决,绝非存有二心。还望陛下相信臣等之赤诚。”

嬴昭手抚下巴,沉思片刻。

“刘季、韩言,朕深知你们在朝中的难处,既然你们去意已决,朕也不愿强留,但朕念及你们的功绩和忠心,决意封韩言为文信君,刘季为文安侯,以显朕对你们的恩宠,让天下人知晓朕赏罚分明。”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大将军赵宏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陛下,封侯之事,关乎朝廷体制,非同小可,怎能如此轻易决定?刘季与韩言虽有功劳,但不足以受此封赏,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韩言冷笑一声。

“赵将军,我与刘兄为朝廷出生入死,历经诸多艰险,难道连这点封赏都受之有愧?赵将军如此说辞,莫非是嫉妒我等功绩?”

赵宏神色一凛。

“韩言,你莫要张狂,朝廷自有律法,封赏当按功论赏,不可因私情而乱了规矩,切不可因一时意气,坏了朝廷纲纪。”

刘季说道。

“赵将军,我等在处理李妃一案时,不顾自身安危,只为维护陛下的尊严和朝廷的公正,其中艰难险阻,又岂是他人能知晓?如今却遭此质疑,实在令人心寒。”

孙谦也说道。

“陛下,如今国家财政吃紧,处处用钱,贸然封侯,赏赐封地与财物,恐加重朝廷负担,还请陛下以大局为重,三思而行。”

韩言怒怼道。

“孙尚书,你只知算那钱财之账,却不知我等为陛下付出的心血。难道在你眼中,忠心与功绩皆可用钱财衡量?”

孙谦气得脸色发红,声音颤抖道。

“韩言,你这是强词夺理,老夫一心为朝廷着想,你等却这般曲解,实是不该!”

嬴昭见众人争吵不休,一拍龙椅,怒喝道。

“都给朕住口!朕意已决,韩言为文信君,刘季为文安侯,谁敢再议,严惩不贷!”

众大臣皆噤声,面露骇然之色。

刘季和韩言连忙谢恩。

“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朝之后,沈泰岳、赵宏、孙谦等人心怀愤懑,聚在丞相府商议对策。

沈泰岳面色阴沉,眉头紧锁。

“这刘季和韩言不知使了什么手段,竟让陛下如此偏袒。此事若不加以阻止,日后恐成大患。”

赵宏握紧拳头恨恨道。

“哼,陛下此举实在是有失公允,这二人无功而受重封,必引得朝中人心浮动,秩序混乱。”

孙谦摇摇头,忧心忡忡道。

“如今他们受封,势力必然大增,日后在朝中行事,恐怕更加肆无忌惮。对我们而言,极为不利。”

沈泰岳沉思片刻,说道。

“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他们,不能让他们的势力坐大,危及朝廷稳定。”

几日后,沈泰岳等人再次在朝堂上提起此事。

沈泰岳手持笏板,神色庄重地奏道。

“陛下,自刘季和韩言受封以来,民间议论纷纷,皆言封赏过重,民心不稳,百姓对朝廷此举颇有微词,长此以往,恐有损陛下之威名,动摇国之根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2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