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末狂人录

作者:苍穹之鱼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两百二十七章 开城

书名:唐末狂人录 作者:苍穹之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8

“五郎何至于此啊?”周岌站在稚堞后面。

“足下上不能守土安民,下不能压制陈、蔡,致使忠武四分五裂,遍地干戈,既不能胜任,不如退位让贤如何?”陈玄烈先礼后兵。

能不刀兵相见自然最好。

一个残破的许州也不是陈玄烈愿意见到的。

其实也怪不了周岌,忠武隐藏的牛人太多。

赵犨、秦宗权、孙儒、王建、韩建,以及后来的刘建锋、马殷等人,随便拎出一个都是这乱世中的佼佼者。

周岌杀薛能上位,非但促成了忠武军的分裂,还让忠武军陷入尸山血海之中。

“周二能不能退,给个爽快话!”王师侃没那么好的脾气,领着数百甲士堵在城门前。

这么近的距离,城上守军却无动于衷,都望着周岌。

长社是陈玄烈的故乡,但也是周岌的,城中有不少周家子弟和乡党。

“哼,黄巢、秦宗权几十万大军,若非我左右逢源,委曲求全,许州能有今日之安宁乎?能有尔等衣食无忧乎?你们跟着五郎,免不了尸横遍野,背井离乡!”

谁也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力,周岌还在作最后的挣扎,试图唤起城上牙兵们的斗志,顺便离间城下的摧锋都、拔山都。

谁争取的牙兵多,谁就能翻盘。

某种程度上,节度使其实也要看牙兵们的脸色。

他这些话多少打动了一些人,自庞勋之乱以来,忠武军被朝廷如牛马一般驱使,连年血战,厌战之心不可避免。

而周岌之所以兵变成功,就是因为得到了这些人支持。

果然,城上的牙兵则缓缓抬起弓弩,就连拔山都中也有人朝陈玄烈投来疑惑的目光,

“哈哈哈哈……”陈玄烈指着城头大笑起来,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过来。

笑完之后声色俱厉:“尔等不睁眼看看如今的天下,何处不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忠武为天下之中,黄巢秦宗权扫平陈州,下一战必然是许州!尔等竟然还想苟且偷安?滑天下之大稽!我忠武儿郎向来勇烈,难道要向贼人屈膝投降,献出自己的钱粮妻女,以求一日之苟活么?”

城上城下一片死寂。

草贼所过之处,从来都是寸草不生,男人成为军奴,女人成为玩物。

而且忠武军与草贼有仇,追杀了他们那么多年,现在投降,能放过许州士民吗?

“守土安民乃我辈天职,屈膝投降者有何颜面苟活于世!”陈玄烈让身边亲卫齐声大喊。

振聋发聩的吼声直冲云霄。

城上的刀矛弓弩又垂了下来。

“五郎大丈夫也,当接掌忠武!”

“非五郎不能定忠武!”

城上几个老卒喊了起来,刀锋转向周岌。

其他士卒也跟着围了过来。

不过周岌身边的两百多甲士也拔出了刀,怒目而视,一场火并就在眼前。

陈玄烈基本胜券在握了,如若不是为了少流血。其实根本用不着这么多废话,陈玄濬在城中策反了近千人,随时可以里应外合。

兵变容易,人心难服,有些话最好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清楚。

龟缩或者投降,能苟且一时,迟早要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今日之争不是争谁当节度使,而是忠武军的未来。

“尔等还等什么?速速打开城门!”陈玄烈添上了最后一把火。

城上牙兵你看我看你,都转向周岌,眼神逐渐凶戾起来。

周岌脖子一缩,“锵”的一声拔出腰间长剑,脸上皮肉颤抖,环视左右,厉声道:“五郎是自家人,速速打开城门,迎接入城!”

声音很大,城上城下都听到了。

“哐当”几声,几个牙兵们手中刀剑掉落在地。

连陈玄烈都险些从马上摔下来。

这转变实在让人猝不及防。

但周岌现在的处境有苦难言,麾下几个部将都没露面,周庠也没来,不露面就是一种表态。

如今许州大部分城池都已转换门庭。

长社孤城一座,根本没有防守下去的可能。

“还愣着作甚,打开城门。”识时务者为俊杰,周岌一向能屈能伸,就像当初一声不吭就投降了黄巢,其后又被杨复光几句话说服。

牙兵们对他敌意消散许多,争着去开门。

吱呀、吱呀……长社城的大门朝陈玄烈缓缓打开。

望着熟悉的街道,陈玄烈顿时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这座城池终于属于自己了……

田师侃带着拔山都先行入城。

里面立即传来一阵熟人的打招呼声,“田九,你这厮长胖了这么多?跟着五郎油水不少哇!”

“仇老七,见到你老丈人,还提着刀作甚?”

“王癞子,不识你二耶了?”

仿佛是一场大型的认亲现场……

城楼上的“周”字大旗被斩落,随着南风坠落。

周岌落寞的坐在城楼上,身边放着忠武军节度使的印玺、旌节,而他的心腹散去大半。

“兄长,请!”陈玄濬站在台阶前。

陈玄烈踩着石阶缓缓走上城墙,陈孝安、谢彦章跟在身后。

“早就知晓会有这么一天,五郎如何处置某?”仿佛一瞬间,周岌就苍老了下去,眼中也没光彩。

“某在汝州备了一处宅邸,百亩良田,可保足下与家眷衣食无忧。”

“如此说来,岂不是要多谢五郎大度?”周岌笑了起来,笑声中带了几分嘲讽之意。

一个节度使只换一百亩良田,还要背井离乡,有些怨气也在情理之中。

陈玄烈当然不会跟他一般见识,没抄他的家,灭他满门,已经非常客气了,如今处处都要用钱,陈玄烈自己都过的极为简朴,哪有余钱去供养个祖宗?

“足下难道不该谢我么?”陈玄烈盯着这厮,怀疑他是老寿星吃砒霜,嫌自己命长了。

完全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处境。

周岌干笑一声,低下头去不不再言语。

陈玄烈大步走上前,一手拿起印玺,一手拿起旌节。

印玺是忠武节度使的,旌节则是当初朝廷赐给薛能的。

可见当初朝廷对薛能寄以厚望,然而但凡被朝廷重用之人,大多都是酒囊饭袋。

与其说溵水防线是坏在周岌身上,不如说是薛能的无能导致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5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