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末狂人录

作者:苍穹之鱼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七十九章 八都

书名:唐末狂人录 作者:苍穹之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8

赶来的人很多,除了华洪和张勍,还有杨复光和王建。

密密麻麻的甲士将蔡营围住。

“营中将士听着,王淑勾结草贼,欲谋害我等,今已伏诛,与尔等无碍。”黎明之下,杨复光披着一身盔甲走到蔡营之前。

他任忠武监军多年,名声不错,很多蔡军老卒都认识他,遂放下兵器走出。

这种情况下,不放下兵器就是个死,蔡人虽然桀骜,但并非蠢材。

杨复光一一安抚,住进蔡营之中。

即便心中犹疑之人,此时也完全信任。

到了下午,直接在蔡营军议。

杨复光大刀阔斧,三千余蔡军一分为三,韩建有功,当场提为都将,领一千蔡军。

陈玄烈也分到五百蔡军。

剩下一千五百蔡军暂由杨守亮代领。

“今日起,鹿晏弘、陈玄烈、庞从、王建、韩建、李师泰、张造、晋晖为忠武八都,一应功劳,某定会禀报朝廷,尔等亦当效郭汾阳、李临淮戮力王事,平定草贼,他日封爵拜将不在话下!”杨复光扫视众人。

郭汾阳、李临淮说的是汾阳郡王郭子仪和临淮郡王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后,二人功最大,进封郡王。

这无疑是个强烈的暗示。

王将几乎是武人的最高荣誉,而历史上这些人中有的封王封国公,有的拜相,有的成了节度使,甚至有人称帝……

别的上司都是画大饼,杨复光却是真给,舍得分利益,经他推荐为节度使的就有两人。

此番若能在平定黄巢中立下大功,节度使都是少的。

在场之人哪一个不是野心勃勃之辈?

杨复光此言可谓深得人心。

众人一脸激动,“谢都监!”

陈玄烈大为震撼,没想到自己也混成了忠武八都之一。

虽然杨复光向朝廷请封了汝州刺史和忠武节度副使,但正式的任命还没下来。

杨复光满脸威严,“诸位安抚士卒,一日之后攻打穰城!”

“领命!”

众将各自回营。

陈玄烈挑选了五百精锐蔡人。

李师泰颇有些愤愤不平,“我等血战,倒让姓韩的抢了头功。”

两人有旧怨,当初都跟着王建混,合起伙儿来坑陈玄烈,事情败露,李师泰成了替罪羊。

不过眼下共同的敌人是黄巢,有杨复光在,不宜内讧。

昨夜若非韩建大展神威,自己这边肯定不会这么轻松。

“这五百蔡军,以后就交给你!”陈玄烈笑吟吟道。

“哐当”一声,李师泰手上长剑掉落在地,满脸的难以置信,“五郎……莫要说笑。”

田师侃也凑了过来。

“没有说笑,屡次大战都是你身先士卒,出生入死,我岂会不知?既然是兄弟,不能总让兄弟吃亏,你这个兵马副使手上两百人不到,连个营指挥使都不如,以后说出去,外人还觉得我陈玄烈不讲究。”

“五郎……”李师泰一个出生入死的猛将,眼中竟然浮起水光。

“行了,都是自家兄弟,何必作小儿之态!”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杨复光舍得给,陈玄烈也舍得。

想要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喂草,不然以后谁愿意卖命?

此前华洪、田师侃、张勍都得到提拔,现在也该轮到李师泰。

“还愣着作甚?快快将出美酒来,今日当痛饮。”田师侃酒色之徒,早已按捺不住。

“我他娘的要不要再给你找两女人?”陈玄烈斜了他一眼,“眼下大战在即,不宜饮酒,这五百人你多上些心。”

“五郎放心,一日之后攻打穰城,某为前锋。”李师泰激动的手都在颤抖,好半天才平复情绪。

五百精锐,对一个将领而言再怎么重大都不为过。

忠武八都休整了一日,便向穰城进发。

比起之前,士气更加旺盛。

军中从上到下都有明确的利益分配。

对普通士卒而言,草贼一个个肥的流油。

对将领而言,凭战功可以得到升迁。

牙兵的战斗力通常直接跟利益挂钩,利益越大,战斗力越强。

从这一点上看,杨复光的领兵能力足以进入名将之列。

不过朱温也不是泛泛之辈,将兵力收缩在穰城,修建了两座子城,鹿角堑壕层层叠叠。

草贼最不缺的就是人力。

杨复光直接将二十多口大箱抬到众军之前,里面放着从襄阳送来的钱帛,黄澄澄的,流光溢彩,夺人眼目。

“愿往者,每人三百钱,或布帛一端!阵亡者,抚恤翻倍,送回家中!”杨复光尖着嗓门吼道。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瞬间,就有数百人上前,“愿往!”

大部分都是蔡人。

只是欠缺一员猛将,李师泰身形一动,陈玄烈悄无声息的拉住他。

不是陈玄烈不愿出力,而是穰城城高池深,还有两座子城,这场大战注定漫长,所以不急于一时。

鹿晏弘、王建也全都沉默着。

李师泰退了回来。

韩建提剑站出,“末将愿往!”

杨复光道:“壮哉,换重甲!”

四百余众皆披重甲,手挽刀盾。

“杀!”韩建提剑盾身先士卒,率先冲向东北面的子城。

一旁的王建眼神却有些复杂,恰好被陈玄烈看到。

两人原本关系不错,但不知为何韩建就投了秦宗权。

如今韩建被提拔为都将,手握一千蔡军,只怕不会再如以前那般唯王建马首是瞻。

不过韩建完全没必要这么积极活跃。

而且以王建的性格,很难真心待人。

杨复光的几句话,挑起了不少人的野心。

子城上矢石如雨,地面上有鹿角堑壕。

韩建顶着五边形长盾向前推进,大半个身子遮挡在盾牌之下,这种盾牌大多以牛皮制成,有一定韧性,能减缓石头的砸击,上绘日月星辰图案。

“咻”——

忠武大阵中,二十多辆车弩一起发动,比长矛还粗的踏橛箭直接钉在子城上。

接连发射五次,子城北面城墙上仿佛生出了一排芦苇。

“杀!”韩建扔掉长盾,一脚踩在踏橛箭上,虽然披着重甲,却灵活如猴,三两下就爬了上去,一剑撩翻两名贼军。

子城原本就不高,城中也就三四百守军,主要是拱卫主城,减小主城的压力。

整个南阳盆地地势平坦,子城作用并不大。

敢死军有样学样,纷纷扔掉长盾,怒吼一声,扑向城墙。

地动山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5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