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末狂人录

作者:苍穹之鱼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两百零二章 东进

书名:唐末狂人录 作者:苍穹之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8

王铎既没来找麻烦,杨复光也没来拉拢,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反而王铎率黄头军、兴元军主动退到南面的盩厔。

武功重新恢复安定,但杨复光却闲不住,诸道行营都统王铎顶在后面,没他这个都监什么事。

南衙北司之争深入骨髓。

开始几天还没什么事,后来粮草、军饷就开始断断续续,被王铎拿捏。

很显然,王铎在等杨复光低头。

不过这种手段实在有些下作,让人不齿。

军议上,众将群情激愤。

陈玄烈扫了一眼,发现有很多不认识的人,猜想应该都是杨复光新收的义子。

此次西进,杨复光权势没多大提升,却得到了不少实际好处。

两万神策军对他死心塌地,军中将校大半成了他的义子。

堂中泾渭分明,神策军将站在左列,领头的杨守亮,其次杨守宗、杨守信,凡是能站在此间的神策军将领,皆改姓杨。

忠武八都则站在右边,鹿晏弘以都虞侯的身份居首,陈玄烈第二,王建第三。

位次其实就是实力和地位的象征。

如果不是王建、晋晖、张造支持鹿晏弘,陈玄烈应该站在右列第一。

“不劳阿耶出手,孩儿提一军前去索要钱粮,如若不给,便效凤翔之事!”杨守宗拱手而出,此人算是神策军中少有的大将。

不过王铎手下有万余黄头军,神策军肯定不是对手。

“儿亦愿往!”其他几个神策军将站出。

杨复光不置可否,“鹿将军意下如何?”

鹿晏弘一脸奉承,“我等誓死追随杨公!”

以前叫都监,现在改成了杨公。

这段时日,陈玄烈听到了不少流言,鹿晏弘几次巴结杨复光,却热脸贴了冷屁股,杨复光就是不收他当义子……

陈玄烈估计杨复光也不太看得上鹿晏弘的人品。

“五郎可有良策?”杨复光目光转了过来。

陈玄烈早有心理准备,“属下以为与其受制于人,不如引兵向东,与河中军会合,围攻同州朱温部,即可解粮草之忧,亦可斩断黄巢一臂!”

如今草贼被局限在长安、同、华一带,若能攻下黄河以北的同州,将进一步压缩草贼的纵深。

几十万人挤在渭南,用不着几个月,不攻自破。

陈玄烈深知杨复光脾性,阿谀奉承没用,反而被他看不起。

“诸位以为如何?”杨复光不动声色。

“末将以为可行!”忠武诸将除了鹿晏弘,其他人全都异口同声的赞同。

神策诸将一声不吭。

不过最终还是杨守亮站出来了道:“末将亦赞同五郎之策,王都统屡败之人,若再败于草贼之手,我等亦受牵连。”

王铎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天下弄成这副局面,跟清流关系非常大。

杨守亮带头,其他神策军将领也跟着点头同意。

无论从军事还是政治上考虑,陈玄烈此策都是最佳选择。

而且完全是站在杨复光的立场上,唯一的一点小心思就是弄死同州的朱温。

“某亦早有此意,传令,大军明日起行,自渭水之北行军,攻打同州!”杨复光环视众将。

“领命!”

形势变化之快,令人眼花缭乱。

翌日忠武军、神策军皆拔营北上,渡过渭水,转道向东。

路过渭桥,李思恭、李孝昌兄弟二人非常够意思,送了两千头羊,三千石粮食,一百多匹战马。

还要设宴招待了杨复光。

杨复光以军情紧急婉拒了二人盛请。

党项人原本定居在河湟一带,为吐蕃所攻,被大唐迁至朔方、夏绥一带,两百年来,一直是大唐的忠犬。

此次围攻黄巢,党项人屡败屡战,下了死力,也算报答了当年收容之恩。

陈玄烈暗中观察了一番党项军,大多瘦弱矮小,装备也是五花八门,可见在黄土高原上的日子并不好过。

停留了半日,杨复光一视同仁,将羊马粮草均分忠武、神策二军,没有丝毫偏袒,陈玄烈都分了三匹好马,一时人心皆喜,士气大振。

大军继续向东挺进,黄河两岸一片萧索。

城池村落皆为废墟,田地荒芜,尸骨遍地。

黄巢走到哪里,哪里便是这副景象。

经此一难,关中从此凋零衰落。

过了栎阳,逐渐与草贼碰上。

神策军诸将为了在杨复光面前表现一把,主动请求攻打朱温控制的富平、上邽二城。

两城贼军并不多,各有千人左右。

富平守将邓季筠,上邽守将丁会。

杨复光一见是手下败将,兵力又少,有意扶植神策军,便令杨守宗、杨守信各率八千神策军前去攻打。

没想到直接挨了当头一棒。

富平邓季筠率三百骑突然杀出,冲击杨守信部,伤亡五百余众,神策军失了锐气,士气大跌。

上邽一路也没好到哪儿去,杨守宗虽然勇猛,但敌将也不弱,一千余人守的滴水不漏,神策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

义子兵败,杨复光脸上也挂不住,准备集中兵力攻打上邽。

但朱温也派出大将朱珍提兵五千前来救援,屯兵乾阬。

杨复光驱兵围城,朱珍忽然提兵杀出,尽管早有防备,在上邽东南布置了七千重兵,由杨守亮亲自坐镇,但还是被朱珍一击即破,凿穿了阵列,四散奔逃。

连援军都来不及支援,大战就结束了……

神策军阵亡一千余众,杨守亮本人也受了伤。

神策军战力虽然不行,但朱珍战力未免太过惊人。

同州位于渭水之北,夹在保大军、河中军、义武军、昭义军之间,以亦敌死,却固若金汤,足见朱温战力之强悍。

杨复光没办法,令忠武军出战。

鹿晏弘、王建、晋晖、庞从一个比一个精明,出是出了,但也只是走个过场,射上两箭就退了回来,向杨复光邀赏……

“五郎……”

烫手的山芋最终甩到陈玄烈手上。

陈玄烈也想会一会朱珍,但手上人马加在一起只有两千六百多人,是贼军的一半。

还要面临丁会夹攻的危险。

上邽背后,朱温手上捏着两万大军虎视眈眈,这场仗根本没得打。

就算打赢了,摧锋都、骁儿军也废了……

没有这两千六百多人马,陈玄烈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返回汝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1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