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末狂人录

作者:苍穹之鱼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一章 追击

书名:唐末狂人录 作者:苍穹之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8

“朱温退军了?”陈玄烈不可思议。

华洪道:“千真万确,昨夜四更退走,只留下数百伤残老弱虚张声势。”

陈玄烈有种一刀砍空的感觉。

一个时辰后,确定城中没有埋伏,杨复光才下令全军入城。

数百俘虏被押在长街之上。

“投降免死!”甲士一遍遍的询问。

朝廷对待草贼一向宽容,只要投降,不仅既往不咎,还加官进爵。

但这些俘虏却不为所动,一脸冷笑的望着忠武军。

“呸,狗贼,我等若是贪生怕死,就不会留下断后!”一独臂汉子破口大骂。

“斩!”杨复光没有废话。

几百颗人头落地。

陈玄烈望着地上滚动的头颅,如果朱温麾下都是这样的人,将会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从眼下形势来看,朱温退出邓州非常明智。

山南东道除了忠武八都,还有近在咫尺的襄阳刘巨容,以及荆南的段彦漠。

段彦漠是杨复光的人,一句话就能让他提兵支援。

“朱温退走,只怕要拒守武关,末将以为当衔尾击之,直接杀入关中!”陈玄烈向杨复光进谏。

这么打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

陈玄烈还想早些回返汝州,安心发展。

杨复光深以为然,“五郎之言有理,你即刻率本部人马为先锋,追杀朱温,某率大军在后。”

弄去弄来,还是弄到自己身上。

从地缘上看,朱温所部都是淮右之人,陈玄烈麾下则是淮西,没想到这么快就撞上了。

“朱温所部皆是精锐,唯拔山都可与之一战,五郎深通兵法,别人去某不放心。”杨复光温言道。

虽然明知道是他画的大饼,但这话听着就是舒服,再说眼下的确没有拒绝的理由,“末将义不容辞!”

一旁的鹿晏弘跟着添油加醋,“五郎去了,定可取朱温首级而归!”

陈玄烈眉头一皱,暗思自己最近似乎没得罪他。

论关系,两人还是翁婿,就算不能同舟共济,也不应该挖坑。

由此可见这人心胸狭窄,容不下任何人。

好在杨复光不是不讲道理之人,“凡事尽力即可。”

陈玄烈叉手一礼,转身离去。

当下点齐拔山都,向北追击。

华洪率骑兵和斥候先行,陈玄烈跟在后面,小心翼翼。

朱温可算这时代顶尖人物,遇上这样的对手,陈玄烈心中竟然有些蠢蠢欲动,有种见到宿敌般的兴奋。

按现在的趋势,自己将来肯定要在中原一带混。

不可避免的会与朱温迎头撞上。

一个起于淮右,一个起于淮西,地缘上不死不休。

提前与对手切磋切磋,不是什么坏事。

不过朱温麾下近万人马,自己手上一千七百余,想要灭了他几乎不可能。

“报,朱温扎营于前方三十里楚堰!”斥候每隔一个半时辰,必定回报一次。

楚堰横亘在湍水,高下相承八重。

眼下马上进入五月,差不多进入雨季,随时一场暴雨就能让河水暴涨。

邓州就是南阳盆地的中心,地势低洼。

“朱温莫非是想学关云长水淹七军?”田师侃凑了上来。

听了这么久的三国演义,还是有些用处。

“立即回去禀告杨都监,草贼据楚堰而守,疑似水攻。”

“领命!”陈孝安策马而去。

“我军现在如何?”田师侃睁大一对牛眼。

越往北走,地势越高,朱温现在居高临下,自己这么撞上去,肯定要吃个大亏。

不过这个问题非常容易解决,陈玄烈道:“他打他的,我们打我们的,传令全军转道向西,轻兵直进,溯淅水北上,抢占菊潭,断其后路!”

通常行军之时,只有小部分的人披皮甲。

考虑到草贼都是步卒,己方斥候占有优势,陈玄烈才敢轻兵倍道直进。

令旗挥动,全军向西。

行军鼓节奏加快,士卒的脚步也加快,一路小跑。

拔山都世代牙兵,军事技能过硬,身体素质强,小跑一个时辰,面不改色气不喘。

不过为了保持体力,应对突发状况,陈玄烈让行军鼓慢了下来,变成步行。

顺便等待后面骡车驴车上的盔甲和粮草。

到了傍晚,华洪派人来禀报,朱温从楚堰上退走,继续向北逃窜,先一步占领菊潭。

杨复光的大军刚刚赶到虎遥城。

李师泰道:“这朱温似乎发现我军意图?”

田师侃习惯性的顶了一句,“他又不傻,我军转道向西,肯定是奔他后路去的。”

战略其实都是明摆着的,你能想到,对手肯定也能想到。

不过己方并非没有优势。

武关在菊潭西北,等于陈玄烈走的是直线,朱温走的是弧线。

“传令全军,休整一个时辰,星夜行军,突袭武关!”陈玄烈斗志高昂。

“一个朱温而已,何必如此……”魏弘夫苦着一张脸。

普天下所有人,恐怕只有陈玄烈知道朱温的厉害,若能干掉他,收降其部将,那么中原之地还有谁能与自己争锋?

“此乃军令,违令者斩!”陈玄烈沉着脸。

“领命!”李师泰第一个回应。

军令传下,士卒虽然没有抗命,但全都怨声载道。

陈玄烈道:“兵贵神速,关中数不尽的金银钱帛,早去一日,就能多拿一些!”

老卒们一听,怨声变成了笑声,“杀入关中,收复长安!”

口号喊得一个比一个响亮。

连李师泰麾下的五百蔡军都偃旗息鼓了。

喊了几声,士卒们抓紧时间,往地上一躺,两眼一闭,不到十个呼吸,就响起了鼾声。

陈玄烈心中佩服,不愧是忠武精锐,就连自己都没能养成这种说睡就睡的能力。

一个时辰眨眼就过去了。

行军鼓再次响起。

士卒条件反射一般站起,随着鼓声的节奏一边小跑,一边喝水嚼几口干粮。

华洪斥候也是一夜不眠,不停的传回消息。

一开始朱温大军还在菊潭休整。

但后半夜,似乎己方动向被他们的斥候探查到,连夜动身,奔向武关。

不过已经落后陈玄烈很大一段距离。

“加速行军,攻占武关!”陈玄烈骑在马上,没有矫情的与士卒同甘共苦。

士卒最需要的是一个能率领他们获胜的将军。

行军鼓节奏加快,士卒从小跑变成了奔跑。

不过每奔跑半个时辰就要休息一炷香。

到了第二日,陈玄烈直接让士卒睡上两个时辰。

起来之后又继续行军,累了就原地休整一个时辰。

朱温大军带着抢来的财物,就算彻夜不休,也赶不上陈玄烈的速度。

终于在第三日四更时分,武关坐落在群山之间,沐浴着祥和的月光。

朱温攻打邓州,就是一路从武关杀出。

此时城上挂着几支微弱的火把,在夜风中闪闪烁烁。

城上贼军并不多,而贼军一向松散,并不知道危险的靠近。

“李副兵马使何在!”陈玄烈一刻不停。

“在!”李师泰也是憋了一路,没遇到什么大战,几次求战,都被陈玄烈按了下去。

“给你两个时辰,拿下武关!”

“领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90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