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末狂人录

作者:苍穹之鱼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十一章 谋士

书名:唐末狂人录 作者:苍穹之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8

大丈夫行于乱世,当光明磊落,身处逆境,亦当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相争也。

陈玄烈脑海中忽然想起这句名言来。

此事的确有些急躁和想当然了,没考虑周全,现在想来,漏洞太多,稍有不慎就是弄巧成拙。

幸好身边有个周庠在。

陈玄烈虽是穿越者,知道历史大势,但历史中的细枝末叶,以及对时势和规则的把握,肯定比不上这时代的有识之士。

转念一想,这样的人才,却只是一个伙长,难怪大唐气数已尽。

在中原闹腾的黄巢,不就是科举屡试不第,心怀怨恨才揭竿而起的么?

朝堂上一半的大臣,天下一半的刺史,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家轮流坐庄……

陈玄烈道:“原州不可谋,史怀操必杀!”

中唐以后,被地方驱逐的节度使、刺史比比皆是,朝廷对他们比较宽仁,大多换个地方为官,没几年又爬上来,继续升官发财,鱼肉一方。

陈玄烈杀了他的从弟,一旦有机会,此人必定会下死手。

甚至等不到以后,此次他潜回来,肯定不会放过自己。

“此人毕竟是朝廷命官……再有两三月戍期满,我等远离此是非之地即可,不必再多生枝节。”周庠却犹豫起来。

这便是文人的禀性,有见识,有谋略,却太过于追求稳妥,缺少动手的魄力。

“李可封放过史怀操,史怀操却不放过他,既有仇怨,当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不杀此人,我等岂能安然回返许州?此事交给我去办。”陈玄烈铭记教训。

李可封沉迷享受,疏于防范。

若是任由史怀操弄下去,到时候会不会的去还是两说。

这厮在原州经营十几年,人脉多,熟悉当地形势,又跟嗢末人有勾结,一旦发动,忠武军四面受敌。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至理名言。

周庠沉吟片刻后道:“不如透露给李师泰,让他顶在明面,我等暗中谋划。”

“如何不动声色的透露给李师泰?”

“此事易尔,华洪不是与李师泰亲近么?可让田克荣田队头透露出去,如此就不会牵扯出我们。”

“妙计!”陈玄烈越发确定周庠是谋士类的人才。

“此事就交给属下。”

“有劳先生。”陈玄烈连称谓都换了。

两人分头行动,无比默契的没有告知陈奉先。

他为人冲动暴躁,知道这事不是什么好事。

周庠行事密不透风,第二日李师泰知晓史怀操潜回原州之事,亲自带着忠武军,全城搜索。

但史怀操既然敢回来,肯定做了万全准备,加上本地乡豪的包庇,李师泰想要抓到他,肯定要费些功夫。

陈玄烈也在秘密打探史怀操踪迹。

梁延寿、牛嚣、贺狼儿、温可速四人倒是竭心尽力,听到些风声。

陈玄烈将这些捕风捉影的消息再透露给李师泰。

每次都慢了一拍,抓到几個喽啰,没抓到史怀操。

不知不觉间,半个月就过去了。

陈玄烈觉得这么找下去不行,人手太少,只有梁延寿、牛嚣、贺狼儿、温可速四人,网太小,困不住史怀操这条大鱼。

“军中有党项兄弟三十余人,都是从各地流落过来,忠厚可信,不如属下拉拢过来?”贺狼儿这几日吃了几顿饱饭,人精神多了。

“嗢……嗢末……在临泾城中也有二十多人,只、只要一口、饱饭,便、可为兄长效、效力!”温可速支支吾吾道。

嗢末大部分都是被吐蕃化的唐人。

即便是现在,嗢末名义上属于大唐子民,只不过大唐没精力经营河西,归化他们。

而党项从隋朝时便不断内附,太宗朝时行羁糜之策,招谕党项归附,设轨、崌、奉、岩、远等州,以党项豪酋为刺史,将他们纳入大唐怀抱之中。

后又开河曲地为十六州,党项内附者三十万口,成为抵挡吐蕃的屏障。

现在的党项,法理上也是大唐治下之民。

河西、陇右、朔方、夏绥都有不少党项人。

“怎么不早说?”陈玄烈一拍大腿。

若能将这五十人纳入麾下,陈家势力大涨。

至于吃饭问题,可以再想办法。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先把人弄到手再说,乱世之中,自然是抓住一切机会壮大自己。

恰好军中正在训练乡兵,可以将他们挂在乡兵名录上。

“我等一时没想过来。”贺狼儿摸着后脑勺。

陈玄烈望了他一眼,几人中就他最滑,估摸着不是没想到,而是在观察陈玄烈靠不靠的住。

“你四人先不急着打探消息,先弄人,城中乞丐、流民、盗匪只要不是傻子疯子,都可以拉拢,广立耳目,总会查到史怀操的踪迹,其中一些忠厚朴实、没有家室拖累之人可以引荐给我。”陈玄烈举一反三。

无论今后要干什么,凭自己一人之力肯定不行。

“领命。”四人齐声道。

刚要走,陈玄烈拿出自己这两年多积攒下的五缗钱,“出门办事没钱不行,这些你们都拿去用,不够再说,你们也吃些好的,不可亏待了自己。”

半个多月的相处,也算跟他们混熟了。

都是走投无路之人,虽然长的歪瓜裂枣,但为人忠厚守信,找到这样的人不容易。

“兄长……”四人受尽了苦难,难得有人真心以待。

“既是自家兄弟,就不要见外。”陈玄烈将钱塞进四人手中。

四人没有多说什么,一脸郑重的转身离去。

两天后,四人就弄来十七人,全都不到二十岁,蓬头垢面、面黄肌瘦,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流民和乞丐。

这与之前说的五十余人相差甚远,但宁缺毋滥。

陈玄烈也不废话,直接上了一锅热粥。

尽管是最粗劣的食物,依旧让他们不停的咽口水。

“吃吧。”陈玄烈温声道。

众人一拥而上,也不管烫不烫,直接用双手往最里面捞,抢不到的还在外面干着急,拼命往里面挤。

望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陈玄烈心中一叹,真正的大乱世才刚刚露出峥嵘一角,未及全貌。

到时候只怕一口热粥都喝不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77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