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末狂人录

作者:苍穹之鱼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九十九章 枪术

书名:唐末狂人录 作者:苍穹之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8

“中原缺马,难以成军,沙陀以骑兵逞雄,弓马娴熟,来去如飞,而长矛运转不便,易为其寻到破绽,唯有长枪硬弩可以敌之……”

借着微弱的灯火,陈玄烈聚精会神的看着。

庞勋之战,沙陀铁骑名震天下。

这一战让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声名鹊起,赚到了足够的政治资产,成为沙陀诸部中的翘首。

张自勉应该是亲眼领教过沙陀骑兵的战力,所以一直在思索破解之法。

长枪比长矛、长槊短,但更为灵巧,同时需要士卒非常高的熟练度和勇气。

陈玄烈忽然想到五代赫赫有名的银枪效节军,仅凭魏博一镇,便令不可一世的李存勖不敢南望。

决定梁晋命运的胡柳大战,也是这支银枪效节军逆转了局势,为晋国奠定了胜局。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张自勉三十多年宿将,虽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战绩,但见识绝非常人可比。

长枪成为战场主要兵器是历史趋势,也是无数场大战实践而来。

历史上著名的杨家枪、高家枪都出现在五代这一时期,集大成者,是岳飞的岳家枪,以及红袄军的杨妙真,号称“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陈玄烈怦然心动,若是能练出一支“银枪效节军”,可以直接纵横天下了。

不过这年头做任何事都离不开钱粮。

长枪可不是简单的将长矛截去一段就能成。

还有弩机,这玩意一发动,射出去的都是钱……

士卒训练要钱、吃饭要钱,打败了要抚恤,打赢了要赏赐。

陈玄烈想想都头皮发麻……

所以眼下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搞钱,搞很多很多钱!

这个钱自然包括粮食、布帛、盐等硬通货。

经济实力决定一切。

募兵制的出现,让军事变得复杂化,不再如以前那般只需要分点田地,士卒就舍生忘死的往前冲。

这年代牙兵们的胃口都被养刁了。

陈玄烈想要崛起,就必须有稳定的经济体系。

中晚唐这么多牙兵提着节度使的脑袋造反,不就是他们满足不了牙兵的胃口么?

安史之乱后,若不是两税法取代了均田制,大唐将提前一百多年入土……

当然,现阶段自己还是大唐的十将,不需要考虑这么多,只要给那七千多山贼流民一口饭吃就可以。

不过未雨绸缪,一切问题的本质,其实都是经济问题,刀子后面没有钱撑着,弄不好这把刀就掉头了……

“夫君,已经四更天,早些歇息才是。”一件薄衫披在肩膀上,耳边响起苏吟秋温婉的声音。

红袖添香,也算人生一大乐事。

“都这么晚了?”

陈玄烈恍若未决,还是年轻好,身体经得住折腾,睡上两三个时辰,明日又生龙活虎。

“夫君日夜操劳,当多多保重身体。”

“娘子所言甚是。”陈玄烈合上书册。

这些事千头万绪,非一朝一夕之功。

天一亮,陈玄烈就醒来,咬开杨柳枝刷牙。

“晨嚼齿木”,说的就是这种刷牙方式,杨柳枝有消炎解毒,去腐存香之效,算是普通人家的好东西。

富贵人家以皂角、荷叶、青盐熬制的药膏刷牙,有镇痛之效,名为“口齿乌鬃”。

不过这年头盐贵的离谱,不是一般人家能消受的。

苏吟秋体贴的为陈玄烈穿衣。

不得不说,有了女人之后,陈玄烈生活规律了许多,有了烟火气。

“你既然识字,这几日多跟张婶、王嫂亲近亲近,熟悉陈田两家的内事。”

陈玄烈的根基是陈田两家,自然要对两家的内事上些心。

“夫君放心,她们处处护着妾身。”苏吟秋嫣然一笑。

“那便好。”

陈玄烈提起一支步槊出门,在院中使了起来。

长枪比步槊还要短,以刺为主,方便士卒习练,但想要再上一层楼,则需要常年累月的练习。

练了一阵,出了一身汗,正巧周庠寻来,“五郎,私盐遇上些事。”

“哦?”陈玄烈收起步槊,早就知道不会这么容易。

“我们的人与王建的人撞一起去了。”

王建短短几年就从一个偷牛贼混成十将,当然不只是凭借才干,这年头有才干有勇力的人大把,没有一定的财力,怎么可能巴结的上贪财如命的田令孜?

太干净的人就只能跟张自勉一个下场……

“谁吃亏了?”

“有华洪在,吃亏的自然是他们,杀了他们十三人,劫了三千多斤盐。”

“暴露身份没有?”

“华洪提前发觉对方,设下了埋伏,并未暴露。”

以华洪的能力,自然不会让对方察觉。

周庠低声道:“不如将此事透露给崔节帅借刀杀人?”

陈玄烈踱了几步,思索着如何利益最大化。

把事情捅上去,未必就能弄死王建,反而引起崔安潜的警觉。

“若是被崔安潜知晓,只怕这生意谁都做不成,我们不是遇到很多问题么?现在不是有个现成的指路人?以后不必自己摸门路,盯紧王建的人,他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回来的路上黑吃黑!”

人家是业内老手,盯着他准没错。

这叫摸着王建过河。

“五郎高明!”周庠一脸古怪笑意。

“先生就不要取笑我了。”陈玄烈也笑了起来。

没办法,这年头从底层往上爬,没些手段肯定不行。

“对了,给华洪家送些钱粮过去,有事多照应照应。”

华家不是乡豪,一家七口人,住在安昌坊,上有六十老母,下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儿子,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属下省的,还有一事,听说……咱忠武军要换帅了。”周庠神神秘秘道。

“换帅?”陈玄烈一愣。

崔安潜虽然严厉,但还算讲规矩,只要不触犯他的法令,一般也没什么事。

加上他处事还算公正,忠武的大小军头都服他。

若是换一个不知深浅的人过来,一切就都不好说了。

这些年忠武军出生入死,朝廷却只知道厚赏神策军,当忠武军是牛马,军中早就累积着不少怨气。

“数日之前,黄巢渡淮水,为高骈麾下大将张璘、梁缵所破,秦彦、毕师铎、李罕之、许勍等数十将归降,黄巢遭受重创。”

高骈的军功一大半是张璘、梁缵两人挣来的。

高骈重创黄巢,田令孜、卢携一党水涨船高,崔安潜的用处也就不大了,自然要被一脚踢开。

朝廷内外大权掌握在田令孜手上,他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既然崔节帅要走,便无需顾忌,我亲自带人马去弄一票大的!”陈玄烈没忘记这位“老乡”当初怎么坑自己,现在自己穷的眼珠子都红了,还客气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3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