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末狂人录

作者:苍穹之鱼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二章 备

书名:唐末狂人录 作者:苍穹之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8

一场秋收如约而至。

汝州上上下下忙碌起来,陈玄烈也没闲着,巡视诸县,很多事情只有亲眼所见,心中才会有底。

黄巢攻破长安,朝廷秩序崩溃,往日的苛捐杂税全都废除,汝州也没有那么多的达官贵人需要供养。

不敢说政通人和,但至少生机勃勃。

各县人口都在不断增加当中,西面、北面的流民潮水一般涌入,一座座村落新建起来。

“依属下之见,明年人口还会翻倍,汝州怕是供养不了这么多人。”李巨川晒的黑黝黝的,穿着一身短褐,脚踩草鞋,与地里的老农一般。

“你有何良策?”

“使君是汝州之主……”李巨川两眼一翻。

陈玄烈莞尔,“此事无需多虑,唐邓陕虢东都,屡遭兵灾,百姓流离,到处都是荒田。”

“使君……毕竟只是汝州刺史,此举不合规矩……”

“司马有所不知,某还是南天垛寨主,粮食长在田地里,不是生在唐邓陕虢东都城池里,靠近汝州周边的田地,你只管耕种,天塌下来,某给你兜着!”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汝州挨着南阳盆地,那些肥沃的土地荒着也是荒着,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

杨复光迟早要走,西边诸州基本就是无主之地。

陈玄烈一直保持着山寨编制,为的就是今日,只要不公然出兵攻城掠地,无论杨复光还是朝廷,都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个月前,李克用还纠集了万余鞑靼骑兵,假借南下平贼的名义,悍然占据了代、忻二州,还大肆劫掠河东。

朝廷非但捏着鼻子认了,还封其为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合法拥有了代北诸州,连沙陀三部都一并赠送了。

李克用振臂一呼,五万步骑滚滚而来……

李巨川一对小眼睛盯着陈玄烈。

陈玄烈笑而不语,自己的底子肯定不能跟朱邪家比,朱邪家在代北经营几十年,还有平定庞勋之乱的红利。

而中原竞争激烈,左有杨复光,右有秦宗权,上有周岌,下有鹿晏弘和王建,后面还有刘巨容,都不是泛泛之辈……

“也算……权宜之计。”李巨川还是妥协了。

“我让梁延寿、贺狼儿协助于你,如今天下大乱,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住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陈玄烈张口就是后世的名言。

“这……”李巨川神色一动,仿佛惊讶于这句名言,一抬头,陈玄烈已经策马走远……

今年风调雨顺,汝州迎来丰收。

鲁山、梁县的粮草都快堆满了,上上下下一片喜气洋洋。

百姓脸上的饥馑去了不少。

秋收一过,寒风一阵阵的吹。

汝州上下又投入备冬之中,漫山遍野的砍伐树木,收集枯草,这年头没有棉衣棉被,冬天冻死人是常态。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汝州别的不多,煤矿铁矿巨多。

汉代就已经将石子、黏土、煤粉混合,制成煤饼,用以冶炼。

只不过到了晚唐,所有的矿藏都收归国有,也就没在普通百姓中流行,跟盐和铁一样,凡事只要经了官府的手,一般百姓也就用不起了。

汝州聚集这么点人不容易,陈玄烈不能让他们冻毙在风雪中。

煤饼这玩意儿没什么技术含量,也就混合些粘土煤粉,以水调匀,制作成圆饼形即可。

在地上挖个坑,预留好空洞,可以烧上一整晚。

陈玄烈花了半天时间就弄出来,让各县推广给百姓,特意提醒一定要在通风环境下使用,不然就会中毒而亡。

取煤比上山砍柴要省事的多,用起来也方便。

柴米油盐,柴排在第一位不是没有原因,这年头砍柴是份职业,樵夫赖以维生。

县令一推广,百姓立即采用,连做饭都用上了煤饼。

陈玄烈心中一动,顺便推广烧开水,勤洗澡。

古代卫生状况低下,跟饮水有很大关系,干柴价格不低,寻常百姓肯定舍不得烧开水喝、洗澡。

不管推广的效果如何,一时片刻难见成效。

眼看着汝州在自己和李巨川治理下蒸蒸日上,陈玄烈的目光挪向东面。

听子都送回的消息,周岌和秦宗权全都安分守己。

反倒是陈州赵犨颇有远见,秋收之后忙的热火朝天,增修城垒,浚沟洫,实仓廪,积柴薪,凡四门之外,两舍之内,民有资粮者,悉令送入郡城中,又大力缮甲兵,利剑槊,弓弩矢石无不毕备,招召劲勇,置之麾下。

以仲弟昶为防遏都指挥使,以季弟珝为亲从都知兵马使,长子赵麓、次子赵霖,皆分领锐兵。

陈玄烈别的不会,依样画葫芦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黄巢一旦兵败,打不打陈州不好说,但一定先从汝州附近路过……

遂下令加固各地关隘、营垒,大力打造兵器,储备煤饼。

秋收之后,非但没有停歇,反而更忙碌了。

汝州上下无论男女,是否残疾,六十以下,十二以上,全部接受军事训练,由叔父陈奉礼督促此事,分驻各县。

青壮男女,上午习练兵阵,下午修缮城池关隘,打造兵器、煤饼。

老人和孩子则上山采摘秋果、山货。拔山都、摧锋都、骁儿军分成几十队,轮流入山打猎,下水捕鱼。

留下来的士卒,陈玄烈与符存一起白天训练,晚上则将自己的兵法所得,悉心教授给中下级,又将自己知道的古今中外大战,根据自己的理解复盘一遍。

谢彦章记忆力最好,进展最快,都快成陈玄烈的得意门生。

其他符存、许德勋、朱简都听的聚精会神。

绮如的商队也忙碌如飞,她在做生意上的确有天分,这么乱的世道,竟然将瓷器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从河北、山东陆续换回十几万石粮食……

忙碌的日子总是飞快,陈玄烈还抽空打造了十一条制煤流水线,正准备也弄几条兵器锻造流水线时,杨复光的军令却来了。

朝廷自然不会让他守孝在家,升其为下诏加封他为天下兵马都监,总诸军。

杨复光只得再次踏上征程,没忘记陈玄烈。

“十一月之前,速至武关会合,不可违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2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