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末狂人录

作者:苍穹之鱼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两百二十一章 决断

书名:唐末狂人录 作者:苍穹之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8

事实上,蔡州以西不止慈丘、朗山两座要塞。

秦宗权还修复了文城栅、马鞍山、路口栅、嵖岈山、冶炉城和西平等据点,以抵御草贼和汝州。

这两年他扩张的方向是东南两面,西北两面则是以防守为主。

但在拿下申光二州之后,便遭到了颍州刺史王敬荛的阻挡。

一杆铁枪,一杆铁胎弓,屡次击退蔡军的进犯,遏止了秦宗权的野心。

北面的陈、许二州皆有精兵猛将,秦宗权有自知之明,现在的他还没实力招惹招惹周岌和赵犨。

如今草贼东归,秦宗权意识到了危机和机遇。

野兽的嗅觉总是无比敏锐。

“孟楷勇猛善战,已经攻破文城、马鞍、路口三栅,即将攻打慈丘,兄长当坚壁清野,收缩兵力于悬瓠城,在延请汝、陈、襄为外援,合击草贼于南阳!”

秦彦晖算是秦家兄弟中最有谋略的一个,性格也比秦宗言、秦宗衡沉稳许多。

“围攻黄巢,于我有何好处?”秦宗权反问。

“若能击杀黄巢,剿灭草贼,封王拜相不在话下!”

李克用、王重荣只是击退黄巢,便一个分土列疆,一个封王拜相。

安史之乱后,大唐一共封了六十位异姓郡王。

绝大多数如王重荣一般,因平叛之功而受封王将。

秦宗权道:“封王拜相确实诱人,然则我蔡州也将油尽灯枯,届时如何抵挡陈玄烈、周岌?”

其实他的优势兵力一直捏在手中,集中在悬瓠城中,否则集淮西三州之力,一个孟楷还是能挡住的。

但问题在于孟楷背后是黄巢的十几万大军。

挡住孟楷,也免不了黄巢的猛攻。

黄巢想要回返关东,就一定会路过蔡州。

“嘿嘿嘿,依在下之见,这大唐已经穷途末路,为蔡州计,不如先降了大齐。”孙儒拱手而出。

秦宗衡道:“不错,替谁卖命不是卖?大唐已经完了,黄巢迟早席卷关东,晚降不如早降。”

孙儒在蔡州到处钻营,跟秦宗衡关系不错,与龙骧都指挥使刘建锋更是相交莫逆。

秦宗权不置可否。

秦宗衡道:“黄巢麾下汇集各路人马,皆不拆散,投奔于他并无损失,我等照样吃香的喝辣,且黄巢在关中遭受重创,我等雪中送炭,兄长必受重用。”

与大唐各大藩镇割据自立一样,大齐内部也是大小山头林立,各路人马凑在一起过日子,黄巢任其自然,从未拆散整合。

以流寇而兴,也就沾染了流寇的痼疾。

秦宗权只要换个名号,便可与黄巢相安无事,甚至能借助黄巢威势。

这么多人赞同投降,秦彦晖识相的闭上了嘴。

这时堂外传来斥候的声音,“禀节帅,孟楷已攻下慈丘!”

“大齐第一猛将果然名不虚传!”孙儒一声惊叹。

现在,孟楷已经一脚踹开了蔡州大门。

是战是降,全看秦宗权抉择。

秦宗权环视堂中诸将,嘴角卷起,发出一阵阵夜枭般的笑声……

鲁阳关沉浸在伏牛山的山影中,而关下的贼军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之中。

黄揆几次攻关,连城墙都没摸到就伤亡惨重。

石头、擂木、箭矢雨点一般泼下,山道上根本站不住人。

黄揆今年可谓时运不济。

沙苑之战,被李克用部将李存贞击败,攻打华州,又被王重荣朱温教训了一顿,损失惨重,若他不是黄巢的胞弟,早就被拉下去砍了脑袋。

黄巢有兄弟八人,可惜都是能力平庸的泛泛之辈。

不过即便如此,黄巢也不得不用他们。

派黄揆攻鲁阳关,完全是死马当活马医,没下死命令,只是试探试探汝州的防守力量,顺便堵住汝州援兵,减轻孟楷攻打蔡州的压力。

“这汝州铜墙铁壁一般,非人力所能攻取,差不多就行了,不如早些回南阳交令,皇帝也没让咱一定攻下汝州。”左卫大将军兼四面游奕使彭攒懒洋洋道。

五月的夕阳照在人身上,山风一吹,人就不想动弹了。

黄揆黑着一张脸,“现在就回去,如何向兄长交代?”

“你是皇弟,难道还能杀你不成?早些回去早些省事。”彭攒勾着黄揆的肩膀。

即便见了黄巢本人,这些曹州旧部们也是如此随意。

义军几次攻关失败,已经没了心劲儿,无心恋战,都准备打道回府。

黄揆叹了一声,“也唯有如此……传令,收拾营寨,明日退军。”

军令一传下去,漫山遍野都是欢呼声,直冲云霄,也惊动了鲁阳关上的人。

夕阳很快沉下伏牛山,暮色四合。

山风乍起,吹乱义军大营中的旌旗。

咚、咚、咚……

沉重的战鼓声随着山风席卷而下。

鲁阳关门大开,一排排甲士杀气腾腾的走出,手中提着五花八门的兵器,刀剑枪斧应有尽有,每人手上一支劲弩或者长弓。

为首两员老将,一人手提双刀,一人手提大斧。

随着鼓点的加快,走路变成了小跑,仿佛秃鹫一般从关上扑下,扑向义军大营……

“怎么回事?”黄揆走出营帐,忠武军来势一场凶恶,又熟悉地形,三两下就冲到了半山腰。

“拔山都!是拔山都!”

营中乱成一团,几次交锋,都是拔山都冲在前面,凶猛残暴,杀伤甚重。

牙兵与地方绑定,天然便有守土之责,比起以往任何一次大战,拔山都都要卖力。

“御敌,防守!”黄揆瞳孔猛地收缩。

彭攒也收起懒散模样,率数百甲士列阵鹿角之后,举起牙纛。

义军逐渐镇定下来,纷纷向牙纛下聚集,熟练的竖起长矛,朝向冲下来的拔山都。

黄揆稍微放下心来,才八九百人,应该跟上几次一样,只是袭扰而已。

不仅他这么想,麾下士卒也这么看。

山风一阵阵的吹拂,长草灌木随着乱风起伏。

鼓声停止,号角声呜咽起来。

就在此时,东面的草木中忽然竖起一支支长枪。

为首一将,二十出头年纪,雄壮威武,举起手中长枪仰天长啸:“骁儿军听令,破敌就在今日!”

“杀!”一名名年轻将士冲出草木,趁着夜色杀向义军大营。

腹背受敌,贼军又慌乱起来。

好在黄揆这么多年南征北战,经验倒是积累了不少,领着千余老卒顶了上去。

只是这次他面对的对手有些不一样。

那些唐军小跑时阵型不乱,明明只有两千人左右,却如一张大网般兜了过来。

这是要将他一网打尽的架势……

“敌将可通姓名!”黄揆感觉有些不妙,令身边心腹喊话。

出生入死多年,直觉还算敏锐。

问话之间,忠武军已经冲到一射之地内。

“忠武符存!”那员唐将鹰隼一般的目光的射了过来。

瞬间,黄揆心底升起一股寒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7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