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末狂人录

作者:苍穹之鱼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两百一十二章 殒

书名:唐末狂人录 作者:苍穹之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8

黄巢一面在渭桥布置重兵,作最后的抵抗,一面派孟楷率三万大军控制蓝田道。

再派黄揆、黄思邺顶在华州一线,试图牵制诸道兵马。

不过梁田陂大败之后,这种挣扎只是徒劳的。

李克用与王重荣合军,发动零口大战,大破草贼。

西路、北路唐军趁势而进,围攻长安。

宦官曹知悫屡次从狗洞水门钻入城中,神出鬼没,弄的草贼人心惶惶。

忠武八都与神策军猛攻渭桥,三战三捷,贼军退守长安。

二十余万各路兵马直抵长安城下。

“克复长安!”吼声一浪接着一浪。

当天夜里,黄巢纵火焚烧宫阙,率十五万兵马退出长安,故意将金银财宝散落在地上。

诸道兵马一拥而入,争先恐后争抢财货。

城中遍地都是白骨,没有几个百姓,乱军冲入皇宫之中,争抢宫女……

原本大火只在皇宫中肆虐,诸路兵马入城后,半个长安城都燃烧起来。

仅有的百姓也为乱军所杀。

有些兵马为争夺财货竟自相残杀起来,种种乱象不一而足。

陈玄烈暗自寻思,若是草贼故技重施,杀个回马枪,必定有所斩获。

不过黄巢遭受重创,已经没这个心力,仓皇向东南逃窜,长安已经是座死城,击退唐军也没什么意义。

骁儿军、摧锋都只拣取地上的金银,对烧杀的兴趣不大。

与其他兵马大相径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入关这么长时间,整日唱着军歌,听着鼓手、角手的三国演义,就算是头禽兽也该有些人性了。

舆论宣传之力,身为穿越者的陈玄烈最清楚。

运用得当,能轻易颠覆一个国家。

“五郎,为何不入宫?”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

回头,却是杨复光,一脸的萧索之意,杨守亮、杨守宗等一众义子也不知去向,估计是去劫掠了。

长安是他生长的地方,如今却变成这副样子。

其实这时候皇宫之中已经没什么东西可抢,进去还要跟其他人马争抢。

不过话不能这么说,“末将乃外军,不敢逾制。”

杨复光下马,语气前所未有的平和,仿佛在与晚辈说些家长里短,“如今长安收复,但草贼仍有十余万挺进中原,忧患仍在。”

草贼几次被打趴下,流窜个一年,又会生龙活虎。

这是大唐的两百多年的痼疾,绝非人力可解。

除非……大唐倒下了。

“忧患岂止草贼。”陈玄烈指着那些骑着高头大马胡须浓密的沙陀人。

杨复光驱虎吞狼之计,变成了引狼入室。

李克用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朝廷肯定少不了封赏。

梁田陂一战,沙陀铁骑打出了赫赫声威,即便朝廷不给,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去拿。

“总算收复了长安,这大唐还能再延续二十余载,是非成败自有后人评说。”杨复光抬头吐出了一口浊气,望着黑烟弥漫的天空,眼神深邃而悠远。

陈玄烈忽然感觉今日他有些不一样。

平日一向沉默寡言,今日却这么多话。

“都监凭此功足以名垂青史。”陈玄烈奉承了一句。

杨复光脸上的萧索之意更甚,“可惜呀……”

可惜,就是还有遗憾。

“关中算是平定,黄巢返回关东,中原势必大乱,汝州为中原腹心,必首当其冲,你休整几日,尽快返回汝州,入关战功,某皆上报朝廷,不日将有赏赐下来。”

“谢都监。”

陈玄烈心中一喜,总算要返回汝州了。

“五郎他日若有所成……”话说到一半,忽然又咽了回去,自嘲的笑了笑,翻身上马,在一众心腹的护卫下去了。

陈玄烈有些懵,不知道杨复光今日为何迥异于往常。

不过他的心思不难猜,大概是希望自己能匡扶大唐……

按自己这么走下去,返回忠武,迟早拿下忠武。

陈玄烈扫了一眼狂欢的神策军,这大唐还有半点希望么?

劫掠持续了五天五夜,直到实在没什么东西可抢,诸军这才作罢,此时黄巢已经逃往商州休整,没有一路兵马追击……

朝廷的赏赐诏令也下来了,加封李克用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李国昌为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

如此一来,等于将整个河东道拱手让给沙陀人了……

赐河中镇护国军号,以王重荣为护国军节度使,因功被拜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琅邪郡王!

升陕虢二州为节度使,以王重荣之兄王重盈为节度使。

朱温因血战之功,朝廷大为感动,受封宣武军节度使。

杨复光开府仪同三司、同华制置使,封弘农郡公,赐号“资忠辉武匡国平难功臣”。

如果仔细深究,就会发现杨复光拿到手的都是虚的,唐时的制置使也就安抚百姓维持一方秩序,完全跟杨复光的功勋无法匹配。

连西路监军西门思恭都封了一个神策军中尉的实职。

其他鹿晏弘、王建、韩建、庞从等人到手的也是虚职,军中一片怨言。

陈玄烈如愿以偿拿到了忠武军节度副使。

天下形势从今日起进入一个新阶段。

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也如这长安城一般,残破不堪。

军营外,摧锋都、骁儿军兴高采烈的收拾行囊,准备返回汝州。

每个人多少都得了一些金银财货。

刚收拾好东西,庞从就一脸铁青的带着几十人闯入,“五郎……大事不妙,杨都监……昨夜暴病而亡……”

“什么?”陈玄烈一惊。

怎么就这么巧?

这年头凡是暴病而亡,都大有蹊跷……

杨复光生活极为自律,不好酒,也不近女色,时常舞枪弄剑,身体一向康健,怎么就暴病而亡了?

庞从道:“今早被杨守亮发现,尸体现在还收敛在中军大营之中。”

陈玄烈忽然想到几日之前的那场谈话,似乎杨复光早就预感到了自己的下场。

长安一收复,他就成了关中声望、功劳最大的宦官。

而关中还有几万神策军,必然会唯他马首是瞻。

无论是南衙还是北司,都不愿见到一个强敌的崛起……

杨复光得罪的人太多了。

他赢了明面上的大战,却输了私底下的暗战……

田令孜、王铎、王重荣,还有王建,几个月前就蠢蠢欲动,一直拖到现在。

追究是谁动的手,没有意义,对方处心积虑,谋划了许久,也根本查不出。

查出来又能如何?

敢动手的人,肯定不是简单人物。

这个荒唐而混乱的年代,还能将凶手绳之以法么?

“都监……”

隔壁营垒之中,传来一阵阵的哭泣声,愁云惨淡,令人神伤不已。

杨复光暴病而亡,一个新的问题随之而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94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