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8章 李翊用兵如神,虽韩、白复生,亦未必至此也

书名: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5

在安排好诸事之后,刘备即召诸将来中军大帐,一同听从李翊安排。

众将皆知李翊韬略,俱是安静听从吩咐。

李翊开口对众人说道:

“袁术为人自负,兵众两倍于我军,本是信心十足。”

“今天白日又叫他胜了一场,更是志得意满。”

“我有十面埋伏之计,明日专欲诱袁术来淮河边厮杀。”

诸将对视一眼,旋即齐齐拱手说道:

“愿从军师之言!”

善!

李翊背着手,唇畔缓缓扬起:

“明日可继续与袁军厮杀。”

“将之诱于河上,然后伏兵十队。”

“左右各分五队。”

“待听得号响,左右两军各自杀出,袁军可破矣。”

众人颔首,又问具体安排。

李翊当即排阵。

左军五队,一队张飞、二队张辽、三队徐晃,四队徐盛、五队曹豹。

右军五队,一队赵云、二队田豫、三队牵招,四队许褚、五队太史慈。

安排既定,李翊又命众人各自回营,点齐军士。

于二更造饭,三更饷军,四更出发,五更劫营。

众人欣然领命,各自按照李翊的吩咐去做了。

至半夜时分,月白风清。

十队人马各自出营,埋伏左右已定。

李翊与刘备亲自带军前去劫营。

袁术卧至榻上,鼾声如雷。

忽闻得寨外喊声大举,惊坐起身。

“何事?”

有下人匆匆来报,说刘兵半夜劫营。

袁术闻言大怒:

“此必是刘备白日败了一场,欲趁夜袭我营寨!”

“传令,各营人马速速出寨,将刘兵杀得片甲不留!”

喏!

传令兵快速将袁术的军令传至各营,各营人马齐出。

袁术也是匆匆忙忙将甲胄披上,提剑盘鞭上马,驱兵出寨。

两军相对,各布成阵势。

李翊引诸军士出阵,大声叫道:

“我大军到处,攻无不克,战无不取。”

“袁公岂不闻识时务者为俊杰,急即下马投降,饶你不死!”

袁术闻言怒道:

“手下败将,也敢大言,人言汝多谋善策。”

“今日一见,虚言耳!”

话落,回顾众将道:

“谁敢出马,为我取李子玉之头?”

部将李丰、梁纲出阵,一人舞双刀,一人持长枪。

率军朝刘军前部杀去,飞马出阵,来往奔驰。

李翊大手一挥,徐州军士迎上,大队人马拥将上去。

两边混战大杀一场。

战不多时,李翊命人鸣金收兵。

袁军哪里肯舍?

似洪水般,席卷过去。

袁术披金甲,腰挎宝剑,骑骏马,亲自领军去追。

一路上喊声不绝,喊打喊杀,高呼擒贼。

比及天明,赶至淮河边上。

刘备按照李翊的计划,命军士弃了辎重,去往河边。

众兵士领命,将值钱之物,一并洒在地上。

袁军将士见此,纷纷扑地争抢。

有将卒更是直接下马抢夺。

袁军只道刘军已黔驴技穷,被追至河边更无退路,是待宰的羔羊罢了。

不足为惧。

谁料当刘军至河边时,李翊飞马往来奔驰,高声大呼:

“前无去路,诸君何不死战?”

众军回身奋力向前。

袁军闻得前方躁动,见是徐州军调头杀来,慌忙仓促迎战。

刘备舞动双剑,亲自催马陷阵。

袁军一时大乱,难撄其锋。

袁术见左右人马自相混乱,乃命军士先向后撤,莫要自乱了阵脚。

袁军正在退军急回之际,行间忽听得一声鼓响。

左边张飞打头,右边赵云出阵,两军冲出,一拥而上。

袁术骇然,忙挥鞭指挥军士迎敌。

三队人马,似包饺子一般,合围住袁军。

“大丈夫立功名只在今日,将士们随我杀!”

刘备掣剑在手,亲自押阵指挥将士。

中军阵内,数十面牛皮鼓似爆豆一般,敲得震天响。

刘军将士士气大振,喊声大举,奋力向前。

气势如虹,似天塌地崩,岳撼山摧,天地都为之变色。

旷野之上,刘军轰轰然碾向袁军。

转眼间,袁术前军撞上张飞部曲。

张飞手舞蛇矛,抖擞精神,威风凛凛。

连斩袁军十员将领。

袁术见此骇然失色,“不想这环眼贼身负重伤,还能有如此勇力!”

一言蔽,急忙回首对诸军士喊道:

“奉先何在!?”

“奉先何在?!”

一连喊了五六声,未见有人应答。

由于战况焦灼,局面瞬息万变。

袁术当下现在也顾不得细想,忙指挥军队仓促迎敌。

右队赵云军杀到。

赵云白袍银甲,跃马横枪。

“常山赵子龙在此,袁术休走!”

赵云?

袁术只觉毛骨悚然,即命梁纲领军去挡。

赵云来回奔驰,于袁军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衣甲平过,血如泉涌。

梁纲不能胜,兵败如山倒。

那边张飞也已领军杀散袁军前部,与赵云合力冲来。

“……这、这怎会如此?”

“徐州兵卒,战力竟如此彪悍!”

袁术声音沙哑,眼神错愕,仿佛看到了这世上最为诡异的一幕。

明明在昨天他的淮南健儿,还能够碾着徐州军打。

怎么这才过了一天不到,就攻守易型了呢?

袁术身子一颤,感觉自己的三观都受到了冲击,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打仗了。

就在徐州军奋力冲杀之际、

两百步开外,刘军中军处。

刘备正欣赏着眼前这一幕,他一开始还在押阵冲杀。

却发现各队领军将领已能够控制住局面了,自己只需要于中军处押阵指挥便是。

“不想徐州儿郎竟如此悍勇无畏,有此彪悍之战力。”

刘备捋髯一笑,面露惊喜之色。

李翊在旁侧说道:

“亏得主公赏罚分明,将士皆欲报主公之殊遇耳。”

刘备却是自嘲笑道: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

“若无军师相辅,时时教诲,备焉有今日?”

“况军师所推出的《赏罚律》,亦是体任自然,内机分明。”

《赏罚律》这部军法,便是此前李翊推出的军功爵制,在这个基础上改良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与牵招、田豫等多位名将共同商议后,乃有这部律法。

虽然它的赏赐没有秦丰厚,但惩罚却也没有秦严苛。

一定程度上,是能够改变徐州儿郎羸弱的面貌,激发他们的斗志的。

袁术被张飞、赵云杀得大败,乃汇合众将,死冲血路奔走。

又行不到十里地,左边张辽、右边田豫杀出。

此二将一人领并州狼骑,一人领杂胡骑兵。

似闪电般射出,挟着震天杀声,滚滚而至。

铁骑奔行如风,摧枯拉朽,顷刻间将袁军北翼杀穿。

从北翼杀至南翼,来回奔驰,左右冲突,每出必斩首而还。

袁军阵型大乱,直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袁术狼狈出逃,又行不到数里。

左边徐晃,右边牵招,领军过来截杀一阵。

“还有刘军?”

袁术自觉奔已逃出刘备包围圈,却见又有两路军马杀到,不觉胆丧心惊。

领着军士奔回旧寨。

袁术满面血污,全无士人贵气,直恨得牙痒痒。

“李翊实在奸猾,只会使些阴谋诡计,不敢与我正面交战。”

“我非是败于刘备之手,乃是败于徐州人诡诈耳。”

众将皆不言语,他们已奔逃了一上午,又困又饿又乏。

只想躺下来好好睡上一觉。

赶到寨中,袁术正欲领军进寨,忽见寨上一众弓弩手伏出。

拈弓搭箭,射住袁术军马。

袁术见证大惊,忙扬鞭破口骂道:

“尔等失心疯耶?”

“吾乃袁公路也,怎敢以箭弩拒我?!”哈哈哈……

寨上一阵笑声出来,只见吕布身披百袍,手持方天画戟,按寨而立。

“袁公,汝寨已为吾所夺矣!”

啊!!?

莫说袁术,便是其身后诸将士听了,都骇然变色。

吕布这厮,竟然趁着他们大军不在,劫了营寨。

难怪此前与刘军对峙之时,未见了吕布人马。

也怪出寨时,天尚未亮,刘军又攻得急。

袁军仓促迎战,竟全然没有注意到这其中的关节。

袁术被吕布摆了一道,又气又怒又懊恼,当即扬鞭骂道:

“吕布,吾待汝不薄,为何叛我!”

吕布朗声笑道:

“我吕布虽算不得忠孝,但也知汉廷尚在。”

“汝倒行逆施,私藏玉玺,是天子亲自下诏要征讨的反贼。”

“我乃大汉温侯,岂能与反贼为伍?”

你!!

袁术气得目眦欲裂,须发倒竖。

他自诩良谋,却被一个无谋之辈给算计了,叫一向自负的他,如何受的了?

“来人,攻寨!攻寨!”

袁术双目血红,嘶声大吼,“我誓将这三姓家奴,碎尸万段!”

话音方落,寨上众弓弩手齐齐弯弓搭箭,将袁军射住。

袁军一时不得进。

有将领在身后劝住袁术道:

“将军,我等拼杀一日,将士们又累又饿,实在打不动了。”

“况且刘军正在身后,万一赶来,与吕布里应外合,我军岂不危险?”

嘶……

袁术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暴动的心平静下来。

吕布见袁术不能进,顿时上嘴脸,说道:

“足下恃军强盛,常言猛将武士多如牛毛。”

“布虽无勇,然视足下将士皆插标卖首耳。”

“布虽无谋,然亦可一夜夺足下九寨。”

说到这儿,吕布又暗自佩服李翊的安排。

他与李翊相去数里远,隔军相望,李翊却能隔空指挥他夺下袁术的军寨。

而吕布仅仅只是依计行事,竟真的如此轻松的便夺下了袁术军寨。

连他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

原来有一个外置大脑是如此厉害。

他现在有点儿理解为何刘备这几年会变得这么强大了。

只恨陈宫不是李翊啊……

“袁公今已计穷力尽,何不尚思早降?”

“待刀临项上,悔无及矣!”

吕布嘲讽的声音还在继续。

袁术只觉闷气填胸,难受不已,扬鞭指吕布骂道:

“背主之贼,何得大言?”

“待吾回寿春之后,点齐人马,势将夷灭汝之三族。”

吕布浑然不惧,只是冷声笑道:

“君大败于淮水,仓皇逃窜,无敢当徐州兵锋者。”

“纵然鼠窜回寿春,猛将武士,为悉何在?”

“待曹司空与刘将军两路军马汇合,公又何以加兵于布?”

唔……

袁术听得此言,顿时两眼一黑,急火攻心。

摔落至马下,众将士大惊,忙起身救起。

既失了营寨,以长史杨弘、主簿阎象为首,皆认为此地不宜久留。

宜当速回寿春。

两边健将搀扶着袁术,行了几里路。

众军士从半夜杀至正午,滴米未进,又累又乏。

已有不少生变者。

阎象见此,乃与诸将商议,先令三军造饭,就地休整。

待快速用过饭食之后,再继续赶路。

诸将皆赞成此提议,既命军士生火做饭。

饭食做好,方欲待食。

只听得一声号响,左边徐盛,右边许褚,领军径直杀来。

袁军早已被徐州军杀破了胆,见此也顾不得吃饭了,各自四散奔逃。

袁家人马,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

“噫!不想此地仍有徐州兵埋伏。”

阎象、杨弘皆瞠目结舌,暗道徐州军拢共不过两万人马。

为何却感觉无处不在?

这李翊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但眼下也顾不得许多,二人慌忙上马,径直往西南方向奔去。

未能走脱的袁军将士,被徐盛、许褚领军冲杀一阵。

死伤大半,投河溺死于淮河者,不计其数。

袁军将士领着昏迷不醒的袁术,连续赶路。

人马困乏,军士大半焦头烂额。

实在走不动了,正欲待歇。

后面刘备亲自领大军赶来。

袁术陡然惊醒,不想一睁开眼睛,却见刘备军已经杀至脸上了。

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远在天边的刺猬,赫然来进了裆里。

袁术宁可希望此前是做的一个噩梦。

可惜梦醒了,刘备军确实是杀到脸上来了。

万般无奈,袁术仓促上马,舍命而走。

途径一丛林,正行之间。

左边曹豹,右边太史慈领军杀出,挡住去路。

“还有高手?”

袁术惊不可遏,袁军将士亦皆望风披靡。

唔……

袁术捂住胸口,强忍疼痛,沉吟半晌,眼神逐渐变得果决起来。

拔剑在手,高声喝道:

“今日穷困至此,诸君何不死战?”

话落,乃领着众军士奋力冲突。

双方人马再次混战大杀一场。

无数袁军人马,跌落淮水中,

人马皆下河吃水,人相喧嚷,马尽嘶鸣。

袁术仗着人多,总算得脱重围。

然军中大将尽数殁于阵中。

杨弘、阎象皆被箭矢所伤,

袁术亦是浑身是血,身无完体。

回顾身后,带出来的四万人马,已死伤殆尽矣。

袁术不觉悲从中来,抱着马儿脖颈痛哭,泪流满面。

“……咳咳咳。”

哭着哭着,袁术忽然猛烈咳嗽起来。

然后口吐鲜血不止,再次昏倒,跌落于马下。

众人急忙救起。

仓皇逃回了寿春。

……

天边斜阳一抹,映得岸边浅草鹅黄。

清风拂过,吹不尽血的腥甜。

旷野之上,横七竖八,躺满了袁军的尸骨。

淌入淮河的鲜血,直将江面染红。

大胜的徐州将士们,踩着袁军的尸骨战旗,放声欢呼。

享受着战争胜利的喜悦。

“启禀主公,此战我军斩敌八千级,俘敌一万四千人众。”

“启禀主公,我军缴获粮草二十万斛,战马六百余匹,牛羊辎重无数。”

“启禀主公……”

不断有将士,兴冲冲地跑过来向刘备汇报战果。

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色,没有什么是比打胜仗更令人感到兴奋的事了。

尤以刘备最为高兴,脸上洋溢着从未曾有过的自信笑容。

他此前也打过不少仗,有胜有负。

但这辈子,还没有打过如此大胜仗。

一战歼灭袁军主力,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骄傲的事吗?

“恭喜主公,此次袁术主力尽失,灭亡之日不远矣。”

“待我大军到寿春后,料想淮南百姓定会箪食壶浆,夹道欢迎。”

李翊笑着走了过来,恭贺刘备。

“……呵呵。”

刘备欣慰地拍了拍李翊的肩膀,“亏得军师奇谋,否则我军焉能有如此大胜?”

刘备深吸一口气,不觉间已与李翊相处了有两年多了。

不觉心生感慨,叹道:

“昔者韩信将兵,无敌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见。”

“而先生却能运筹演谋,纵横宇内,揽申、商之术法,该韩、白之奇策。”

“备料想纵韩、白复生,用兵也未必过此也。”

张飞这时扛着蛇矛,走了过来,大声笑道:

“我们有军师这样的水,又有我们这样的鱼。”

“何愁天下不定?”

诸将闻言,无不放声大笑。

刘备两眉亦是得以舒展,这几日他顶着巨大的压力,今日总算可以释放了。

“接下来,我军该如何行动?”

刘备继续询问李翊的建议。

“我军大胜一场,先赏军士,然后进兵寿春。”

“袁术大势已去,淮南唾手可得矣。”

刘备欣然同意,即收聚众军,把所获的粮草辎重,尽数分赏给了将士。

又命人烹羊宰牛,取出好酒来,犒赏三军。

一时间,刘军大营,欢呼叫好声不绝。

次日,清晨。

刘备整合军马,带着胜利之师,浩浩汤汤向寿春奔去。

不表。

……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