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1章 曹操:“他刘备一介匹夫,哪里来的如此胆识白嫖我!”(求追读)

书名: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5

曹操大怒,拍案而起。

“我大仇未报,他刘备一介织席贩履的匹夫,不费一箭之功,便坐得徐州!”

“若无我前日二伐之功,彼安得拥此大州?”

这段时间曹操脾气极为暴躁,情绪也十分地不稳定。

荀彧与程昱皆低着头,任由曹操发泄情绪。

“待我灭了吕布,我必先杀刘备,后戮谦尸,以雪先君之怨!”

荀彧、程昱二人皆知这是曹操的气话,荀彧率先开口劝道:

“曹公息怒,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

“故虽有困,终济大业。”

“明公本首事兖州,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吕布乘虚寇之。”

“是为舍本逐末,弃大取小,以安易危也,愿明公熟思之。”

荀彧不愧为王佐之才,将问题分析得很透彻。

劝曹操一定要分清楚主次矛盾,虽然刘备白嫖了徐州,但他并不是我们的敌人。

相反,他一定希望缓和跟我们的关系,我们不应该在此时树敌。

抓紧时间灭掉吕布,稳固好我们的兖州大本营才是正经。

“哼,若非今岁荒乏粮,军士坐守于此,哪里用得着看他刘备脸色?”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情绪发泄完,很快也冷静了下来。

“不过我大军进伐徐州之时,已将彭城、夏丘、睢陵等地尽行屠戮。”

“他刘备方领徐州不过一年,竟能迎来丰收,委实上天眷顾。”

这确实出乎曹操的意料。

曹操初次征讨陶谦时,其实是陶强曹弱,陶谦当时是大诸侯。

曹操自己都没有把握能打赢陶谦,所以出征前才把妻小托付给张邈。

只是没想到陶谦那么菜,完全不够曹操打的。

于是,曹操开始践行他的“三光”政策,把徐州的生产力、人力破坏下降到零点。

以此来摧毁徐州的战争潜力。

这样即便将来他人得到徐州,也很难对兖州构成威胁。

可没想到刘备这厮,也不知是不是真的走了狗屎运,竟然在接手了一个连连战乱的徐州后,迎来了丰收。

程昱开口说道:

“听闻刘备在徐州开始屯田,兴许是得益于此,方免难于岁荒。”

“屯田?”

曹操眉头皱起,“刘备他哪来那么多钱?徐州许多田地都是士人豪族的,刘备又如何在他们头上动土?”

徐州虽遭屠戮,但被杀的大多还是平头百姓。

徐州真正的士人豪族,都是有能力举家搬迁避祸的。

就比方说被刘备征辟到的鲁肃、徐盛。

还有更早一些的,张昭、张紘,步骘等,以及琅琊赫赫有名的诸葛氏一族。

按道理说,平头百姓的减少,应该会加剧徐州的土地兼并。

刘备要如何说服这些豪强让出土地?

“听说是刘备的军师李翊出面,先后说服了徐州大族陈氏、麋氏。”

“麋家出粮数十万石,更资货币巨万,甚至连妹妹都要嫁给他。”

“……李翊。”曹操眸子凝起,“可是去岁献策刘备追击我军的那个李子玉。”

“正是此人。”荀彧点头道。

嘶……

曹操的表情更加凝重,“糜子仲为人豪气,他出面资助刘备倒也罢了。”

“可陈元龙乃湖海之士,骄纵之气不除,李翊竟能将他也说服!?”

“不止如此,陈元龙不仅被李翊说服,甚至与他结为挚友,现在出任广陵太守,南面威胁袁术侧翼。”

说这话的人,是军师祭酒戏志才。

他领着书卷走了进来。

军师祭酒其实是一个虚职,严格意义上讲是没有太多实权的。

一直到了建安三年,才被曹操设立为正式的官职。

但它并不代表担任此职的人地位不高。

他更像是一个公司老总的秘书。

官职听起来不大,但影响力却不小。

戏志才负责掌管曹营的情报系统,李翊的身份来历就是他在负责调查。

“李子玉此人乃徐州本地人士,师从隐士高人,因为刘备所救,被辟为军师。”

“此前刘备追击我军,打击徐州各派,琅琊收服臧霸,北海救助孔融,乃至徐州的屯田避荒,皆是出自此人之谋。”

戏志才如数家珍,把李翊这一年的事迹娓娓道来。

莫说曹操,便是号称王佐之才的荀彧听了,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从戏志才传回的情报来看,那李翊尚未至而立之年,一年中却干了这么多事。

这谁听了不心惊?

“不想徐州竟有此人……”

曹操站起身,背着手,深深地吸了口气。

“如此奇才,竟为刘备所得。”

“……啧啧,苍天助刘不助曹啊。”

在短暂的气愤之后,曹操定下心神,下令道:

“继续盯着徐州那边,李翊有任何举动,都要来向我汇报。”

“喏!”

……

徐州,下邳。

刘备与李翊正联袂在湖边赏鱼。

他们很难得闲,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

即便今日得空一起赏鱼散心,嘴中却也在聊徐州的政务。

“先生的屯田之策,初见成效,去岁徐州各县均有丰收。”刘备赞赏道。

“这也多亏了糜家出力,还有子敬、子龙,国让他们的不懈于内。”

“不过收上来的粮食,当要还一些给当地的豪强们。”

李翊不忘提醒,他们能在徐州如此顺利的展开屯田,少不了本地士人豪强的支持。

他们让出田地,帮忙聚拢流民,提供种子工具,中间有自愿的,也有糜家、陈家出面斡旋的。

但这些好处当然不是白拿的,政府承诺只要迎来丰收,就将收上来的粮食分一部分给他们。

等于是政府借你们的田地,帮你们耕种。

中间如果遇到战乱、饥荒,这些风险都是由政府承担。

得益于如此良策,徐州的士人豪强才纷纷支持刘备的屯田。

其实按照刘备的性格,他是不愿低头妥协的。

但李翊告诉刘备,徐州本地豪强盘踞百年,不是一朝一夕能拔除的。

一时的忍让不是妥协,而是为了将来能展开更大的宏图。

刘备自是对李翊无条件信任,最后屯田初见成效,也证明了李翊当初的建议是对的。

不过……

“徐州连遭战乱,百姓流离失所,苍生困于水火。”

“如今好不容易收上些粮食,却还要还一部分给本地豪强,委实可叹。”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